靳玉梅 張鐵琴
大容量肺灌洗術治療煤工塵肺220例
靳玉梅 張鐵琴
目的 評價大容量肺灌洗術治療煤工塵肺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顧分析220例煤工塵肺患者行肺灌洗術的手術方法、手術并發(fā)癥、術后療效。結果 行大容量肺灌洗術后1~2周,患者咳嗽、胸悶、氣促好轉率分別為96%、94%、91%;治療2周及6個月后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肺灌洗療效肯定,相對安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塵肺患者的臨床癥狀。
大容量肺灌洗術;煤工塵肺;療效
塵肺病是從事粉塵作業(yè)的煤礦工人常見的一種職業(yè)病,嚴重降低勞動能力,具有慢性、致殘性、影響壽命的特點。煤工塵肺是由于在職業(yè)活動中長期大量二氧化硅、煤塵或其他粉塵形成肺泡炎,導致肺臟形成彌漫性矽結節(jié),進行性肺間質(zhì)纖維化的一種疾病?;颊甙Y狀多為咳嗽、咳痰,進行性胸悶、氣短,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并發(fā)肺結核、肺氣腫、肺心病,引起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上治療塵肺病仍無特效藥物,大容量肺灌洗術是有效的治療策略[1]。我國自1986年開展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療塵肺病工作。本院自1994年開展大容量全肺灌洗,2005年1月~2013年12月行全肺灌洗治療煤工塵肺220例,安全有效,無意外發(fā)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20例病例中男212例,女8例。年齡31~66歲。其中0+期56例,Ⅰ期90例,Ⅱ期52例,Ⅲ期22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8例,肺氣腫60例,陳舊性肺結核126例,高血壓病32例,糖尿病12例;雙肺同期灌洗64例,單肺灌洗166例。灌洗前均作常規(guī)化驗、X線胸片、心電圖、動脈血氣分析、肺功能測定檢查,所有220例患者均無重大心、肝、腎、腦等損害,無巨大肺大泡,無活動性肺結核,無凝血功能異常等灌洗禁忌證。
1.2 灌洗方法 嚴格按照大容量全肺灌洗術操作規(guī)程[2],患者仰臥于手術臺,靜脈復合麻醉,采用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分隔兩肺,經(jīng)對兩肺呼吸音、氣道壓、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測,確定雙肺分隔滿意。一側肺純氧通氣,另一側肺反復灌入37℃生理鹽水,約1000 ml/次,然后自然引流肺灌洗液,灌洗時間1~2 min/次,引流時間2~3 min,于3、6、9次引流末行加壓通氣,最大壓力≤5 kPa,以灌洗回收液變清亮為止,總量一般為5000~10000 ml。單肺灌洗完畢后規(guī)范使用呼氣末正壓(PEEP)行雙肺純氧通氣。
1.3 術中監(jiān)測 術中予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肺順應性,氣道峰壓,血壓,心率,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Sa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PaCO2),記錄灌洗液出入量及尿量,隨時監(jiān)聽通氣呼吸音。
1.4 氣管拔管條件 意識恢復;自主呼吸、肌力、肌張力恢復; 自主呼吸潮氣量達到6~8 ml/kg;生命體征平穩(wěn),充分吸出肺內(nèi)殘留液,吸進痰液后方可拔管,并鼓勵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
1.5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FEV1(一秒用力呼氣容積)、 FVC(努力肺活量)、 一秒率(FEV1/FVC)、一氧化碳的彌散量(DLCO)、氧分壓(PaO2)、SaO2、PaCO2。并觀察患者并發(fā)癥情況。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0例患者自覺癥狀明顯減輕,行大容量肺灌洗術后1~2周,患者咳嗽、胸悶、氣促好轉率分別為96%、94%、91%。
2.1 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隨訪肺灌洗后2周、6個月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數(shù)值,患者各指標除FEV1/FVC外,均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全肺灌洗后2周及6個月后,患者血氣分析顯示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較灌洗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灌洗前后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20例塵肺患者灌洗前后肺功能變化(s)
表1 220例塵肺患者灌洗前后肺功能變化(s)
注:與灌洗前比較,aP<0.05,bP>0.05
?
表2 220例塵肺患者灌洗前后血氣分析變化(s)
表2 220例塵肺患者灌洗前后血氣分析變化(s)
注:與灌洗前比較,aP<0.01,bP>0.05;1 mm Hg=0.133 kPa
?
2.3 術中、術后并發(fā)癥 術中出現(xiàn)通氣肺漏水8例,予及時吸引或調(diào)整支氣管套囊環(huán)等處理糾正。低氧血癥5例,予加快引流速度,加大肺通氣量,徒手正壓通氣交替負壓吸引等處理。支氣管痙攣5例,予靜電氨茶堿擴張支氣管處理。心律失常4例,給予胺碘酮靜脈緩慢靜注處理。術后出現(xiàn)發(fā)熱7例,予抗感染治療處理。低鉀血癥3例,予及時靜脈補鉀處理。消化道應激性出血1例,予奧美拉唑保護胃黏膜處理。以上并發(fā)癥都通過及時處理,患者癥狀緩解,無不良后果。
大容量全肺灌洗術對塵肺病治療的安全性已得到廣泛認可,雖然肺灌洗可使肺順應性降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丟失,但仍是一種相對無損傷的技術。塵肺病是由于長期吸入大量二氧化硅與粉塵,這些粉塵絕大部分被排除,但仍有一部分長期滯留在細支氣管與肺泡內(nèi),長期不斷與肺泡巨噬細胞形成塵細胞,導致巨噬細胞性肺泡炎,進而導致肺間質(zhì)纖維化。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清除殘留在肺泡內(nèi)的游離粉塵,無有效藥物能阻止塵肺病的進展,針對塵肺患者始終存在于肺部的粉塵和巨噬細胞性炎癥,全肺大容量灌洗能夠有效清除殘留在肺泡及間質(zhì)內(nèi)的粉塵、肺泡巨噬細胞以及相關的致纖維因子和炎癥介質(zhì),延緩塵肺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肺泡炎癥發(fā)生率,改善小氣道的通暢程度,降低氣道阻力,增加患者肺臟的有效氣體交換面積,改善通氣血流比值,肺灌洗可以清除肺泡內(nèi)的粉塵,而且可以清除肺泡間質(zhì)中尚未包裹的粉塵,因此灌洗后患者肺泡彌散面積增大、彌散能力增加,肺通氣功能與彌散功能改善,肺功能得以改善。本組220例患者術后2周、6個月肺功能測定結果與灌洗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患者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癥狀明顯減輕,術中術后并發(fā)癥少,手術安全。
治療體會:①完善術前檢查,嚴格篩選適應證,在適應證選擇上,塵肺期別及并發(fā)癥是重要因素。②熟練的插管技術,經(jīng)驗豐富的麻醉與臨床醫(yī)師充分配合。③確保兩肺分隔到位,采用聽診法、氣道壓測定、纖維支氣管鏡、“水杯氣泡法”進行兩肺分隔判斷。④灌洗3、6、9次末采用加壓通氣技術。⑤術中根據(jù)情況應用利尿劑、糖皮質(zhì)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促進殘余液的排除及吸收。⑥嚴格掌握拔管條件。⑦加強術中、術后護理。
綜上所述,肺灌洗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塵肺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肺臟的廓清能力,阻斷塵肺的進行性進展。全肺大容量灌洗術灌洗量大,療效肯定,相對安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為廣大塵肺病患者帶來新的生存希望和更高的生活質(zhì)量。
[1] 談光新,黃怡真,胡樹德,等.全肺灌洗治療矽肺與其它塵肺.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1990,8(4):220-222.
[2] 陳志遠,張志浩,車審言,等.規(guī)范的大容量肺灌洗術治療塵肺病.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85(40):2856-2858.
[3] 談光新,梁云鵬.雙肺大容量灌洗治療煤工塵肺的臨床研究.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1998,7(3):22-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47
2015-05-07]
830091 新疆職業(yè)病醫(yī)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