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煲?/p>
2015年1月15日 晴
于是我們奮力前行,卻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斷地退回過去。
——菲茨杰拉德墓志銘
人活一世,注定了一些要做的事情,即使明知毫無意義,也必須要做,否則就連最根本的活著的價值都找不到了。也正是這種心態(tài),讓整個生活都蒙上了一層無奈與憂郁的色彩。仔細(xì)想想,這種態(tài)度也的確沒錯。我們所付出的,收獲的,為之努力的,為之奮斗的,最終也只能成為生活的一抹幻光,連存在與否都不確定。恰如《三國演義》的開篇:“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薄潭淌嘧郑辣M了這三國,也說完了這古今。
回首古今,過程迷惘不堪,結(jié)果毫無價值,甚至反給自己帶來苦難的例子也不少。
希臘神話中飽受人們嘲諷與懷疑的法埃同為了證明自己是太陽神之子,費盡千辛萬苦來到了他父親太陽神赫里奧斯面前。父親為他的堅毅打動,許諾答應(yīng)他任何請求。法埃同年輕的心里沒有利益的驅(qū)使,也沒有權(quán)力的誘惑,一心只想挽回屬于自己的榮譽?!案赣H,讓我駕駛一天太陽馬車吧!”神靈的誓言不可違逆,此時也成了一條惡毒的詛咒。無法駕駛馬車的法埃同和失控的太陽馬車一起掠過天地,給人間帶來無盡苦難。極怒的宙斯一道閃電就把他化成了灰燼。
他有什么理由如此狂熱地向人們證明自己是太陽神之子呢?又有什么必要呢?沒有。是就是,沒人能改變。他的努力,他的奮斗,毫無意義。
還有蘇洵,“三蘇”的父輩,唐宋八大家之一,教出了兩位名揚千古的大才子,他是個偉人??蛇@位偉人也有自己為之堅持的地方。當(dāng)蘇老泉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入考場后,自己卻無論如何都不去考試,說是不愿與兒子們一起考試也未免牽強。蘇老泉為著他這種文人的清高,一輩子不入考場,飽嘗了一輩子冷落。直到最后皇帝親自下詔書要啟用他,只要他先去考試,他也沒有答應(yīng)。這才有“蘇老泉拒不應(yīng)試”的故事。
他又有什么理由如此堅持呢?才華橫溢的文人若能進朝謀個一官半職,少說也能為百姓征得幾分清政吧?可他不。也許直到今日人們反問他這么做的意義,他也說不出口吧?
再反觀孩童辛辛苦苦堆的城堡,海浪早晚會推翻它;母親仔仔細(xì)細(xì)清洗的嬰兒,一會兒又會變臟;藝術(shù)家費盡心思做出來的藝術(shù)品,也許會被時代遺忘;醫(yī)生全力以赴救活的病人,總會歸于生命的盡頭。這些人,這些事,又有什么意義呢?
可是,哪怕這些都沒有意義,我們也要走下去,跟隨自己的心走下去。我們往往想不了那么多,直到做完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做的事有何意義。人過一生,許多人直到最后也不懂他們活著的意義何在。就像法埃同在尋找他父親的宮殿時一定充滿了憧憬與希冀,他在駕驅(qū)太陽馬車的時候也一定無比快樂。哪怕被宙斯的閃電擊中后,他一定也只是想著:“我就差一點就成功了。”再看蘇洵,他一面忍著世俗的批評與嘲弄,一面耐著無人重用的寂寞與不甘,一面一定也在為自己的清高喝彩。“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我想蘇洵在回絕皇帝的詔旨時,一定也感到了那種飄逸、自得與滿足。還有兒童,母親,藝術(shù)家,醫(yī)生——他們都是快樂的,他們做了他們想做的。
人活一世,若只是糾結(jié)于做這個意義何在,做那個沒有理由,那才真的枉來這人間走一回。我們只要跟著自己的心,做些自己想做的,然后意義就留給后人評說。恰如米蘭·昆德拉所說:“沒有沖動,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只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痹俜糯笮﹣碚f,那些有意義的,沒意義的,一起組成了這個世界。把生命從丑陋推向美麗,從蠻荒推向文明。而我們也在這其中找到了無比的快樂,這也許才是快樂的真正意義所在。
湖南省岳陽市十五中高二305班
指導(dǎo)教師:李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