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慶勇
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臨沂 276002
摘要: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發(fā)展,作為城市標志性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高層建設對土建工程施工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闡述高層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概況,并對施工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簡要的闡述,重點探析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以期更好的促進我國高層建筑土建施工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
關鍵詞:高層建筑;土建工程;應用分析
引言: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也不斷規(guī)范高層建筑的施工,頒布一系列建筑施工規(guī)范,科學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jīng)驗,并結合我國建筑施工的實際,科學引入建筑工程招投標制、施工監(jiān)理和施工合同制,不斷規(guī)范和約束我國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1.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問題
1.1建筑施工技術不夠科學。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很多施工單位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造成我國建筑施工工藝和技術的多樣化,眾多的施工技術缺乏行之有效的國家規(guī)范管理,很多單位只是借鑒施工技術,對先進的施工技術參數(shù)掌控不足,致使在實際施工中,對先進施工技術的適用性和施工工況與施工實際有出入,導致建筑施工整個周期的延遲,特別是有些單位一味追求高新技術,脫離企業(yè)實際,造成較大的安全和施工隱患,制約企業(yè)的整體發(fā)展。
1.2施工現(xiàn)場存在技術安全問題。高層建筑施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個參與單位必須密切配合,并統(tǒng)一管理,但這需要投入更大的施工成本,更加重施工單位的負擔,導致施工管理層對施工技術和安全規(guī)范的不遵守,施工工藝需要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支持,而施工現(xiàn)場安全管理的制度、技術和設施不完善,對施工技術和安全的監(jiān)理不足,致使在高層建筑土建施工中出現(xiàn)諸多安全隱患和問題,直接影響建筑施工的安全和施工質量,制約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
1.3對人們環(huán)境的影響。城市高層建筑土建施工為周圍居民帶來諸多環(huán)境問題,致使環(huán)境公害的弊端逐漸暴露,給城市的形象帶來諸多影響。諸如粉塵、有害氣體、強噪聲、強光、固體和液體廢棄物以及其它偶然事故等,對城市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2.高層建筑中土建施工技術
2.1對高層建筑土建施工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
土建施工前對高層建筑做充分合理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它一方面關系著建筑質量和功能要求的實現(xiàn),另一方面也是工程造價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土建施工前,應對即將建筑的高層建筑進行功能質量的分析,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充分考慮當?shù)氐牡刭|條件,環(huán)境因素,氣候因素,施工地周邊的建筑分布情況。在前期充分調(diào)研的基礎上進行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并對土建施工階段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對此階段的相關技術做充分的準備。在土建施工階段要嚴格按照項目合同要求進行,對土建施工中的技術要嚴格要求。
2.2保證土建施工材料的質量
保障高層建筑的土建施工階段的正常進行應當對建筑施工材料做嚴格的要求。在施工前,應該對建筑不同的設計要求進行不同等級鋼材結構,混凝土等材料的配置,并將配置方案在法定的建筑試驗機構做級配實驗以滿足實際建筑工程的要求,在實際的土建施工中應嚴格按照級配之后的試驗室配比進行。大量工程實踐和理論研究證明,混凝土中的各成分間的相互影響是比較大的,砂率每降低1%,則混凝土強度下降7%左右,石子砂土級配影響和水泥數(shù)量影響為4~18%。因此應當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既定的級配方案進行,否則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影響是很嚴重的。
2.3在土建施工中對高層建筑形變進行監(jiān)控
建筑裂縫一直是建筑學上的一個難題,有效的控制建筑裂縫或預防建筑裂縫的發(fā)生是當前建筑工程中常采用的方法。高層建筑由于建筑高度高,結構復雜,建筑地下部分較深,整體建筑的受力較大,因此建筑裂縫更易在高層建筑中出現(xiàn)。目前,裂縫可以劃分為運動型裂縫,不穩(wěn)定型裂縫,閉合裂縫等幾個類型,這些類型經(jīng)常采用抗放方式進行處理。此外在土建施工中要對建筑上的裂縫進行及時的監(jiān)控,對新出現(xiàn)的裂縫進行科學的分析,并及時處理。
2.4對高層建筑的結構進行合理的技術選用
高層建筑的不同高度結構應為受力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具體的土建施工中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也不盡相同。高層建筑的上部樓體受力較小,但風力對樓體的力比較大,下層結構樓體受力很大受風力影響較小。因此在土建施工中應當使建筑下層結構的剛度大,承重墻、承重柱較多,而在對高層建筑的上層減少墻體和承重柱的數(shù)量,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建筑的空間。建筑功能和建筑結構往往是相矛盾的,現(xiàn)實中往往是要求建筑下部空間大,上部建筑空間小,這就需要在建筑結構轉換的樓層合理設置一定功能的轉換層以滿足正常的要求。帶有轉換層的上層建筑剪刀墻結構和帶轉換層的下層簡體結構中轉換層的高度是影響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3.土建工程的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具體應用
3.1建筑結構施工技術。高層建筑的設計模式打破了常規(guī)的結構模式,這要求實現(xiàn)高新技術的引用和優(yōu)化組合,強化施工的技術力度,建筑結構空間設計上遵循“上小下大”的空間布局,上部設計剛度大的剪力墻,下部布置剛度小的框架柱。并在結構轉換的樓層設計轉換層。例如一棟15 層的高樓,地下一層,建筑高度65m,地下室為混凝土結構,其地基基礎的開挖應避免對周圍建筑的影響,施工難度較大,同時要求混凝土筒體垂直度誤差控制在10mm 以下,同時做好地下室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施工,并做到實時監(jiān)測;又如某市改建工程安置房1~11 號樓工程,總建筑面積158879m2,地下室一層17392㎡和下面兩層為混凝土結構,三層為架空結構轉換層,上部為住宅轉換層為梁式轉換最大框支梁KZL- 01,斷面1100×1800,設計滿足建筑抗震要求,并采取一系列施工技術對高層建筑的結構進行強化:加大建筑筒體和落地墻的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并加強與區(qū)域建筑的連體,提高高層建筑的抗震能力。
3.2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高層建筑土建施工具有施工規(guī)模較大、原材料用量大、參與單位較多、設計復雜等特點,特別是大量商品混凝土的供應和澆灌,一直是制約施工進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利用混凝土泵,通過專用管道將商品混凝土輸送至指定的澆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間輸運和澆筑。泵送混凝土技術具有輸送量大、效率高、勞動強度較低、施工文明等特點。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位于天津某處的商住一體綜合性建筑,地上二層、地上為50層主樓,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30~60,混凝土向下輸送為10m,向上最大輸送高度為162m,此工程每層混凝土用量約為1500m3,每天用量約為300m3。由于本工程的泵送混凝土最高達162m,若采用塔吊施工顯然不能滿足工程需要,采用拉力泵送技術,投入大,施工組織難,操作協(xié)調(diào)不易,因此只能采用一次泵送技術來進行施工。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動性和粘聚性,通過輸運設備不斷的攪動,確?;炷敛浑x析、不泌水,確?;炷恋氖┕ば阅?,摩擦力??;常選用性能穩(wěn)定的硅酸鹽水泥。
4 結語
綜上,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但是新技術,尤其是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發(fā)展還不完善,較落后與發(fā)達國家,而對施工新技術的引入必須辯證思維,既要統(tǒng)觀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實際和發(fā)展需要,又要大膽吸收國外先進的施工經(jīng)驗和工藝技術,提升我國建筑行業(yè)在世界上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 淺談當代土木建筑施工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學術論文網(wǎng),2012
[2] 張厚先.高層建筑施工[J].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 王宏偉,刑燕君.淺談土木工程施工的分析[J].工程建設與管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