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的名字,早已被億萬中國人民所熟悉、所銘記。她是巾幗英雄,也是一個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流血奮戰(zhàn)而又受盡人間各種痛苦的杰出女性。她曾經(jīng)陪伴革命領袖毛澤東生活了多年。早在1940年代末,即新中國成立前夕,她在沈陽生活過一段時日,而這段時間所發(fā)生的事卻鮮為人知…
同女兒一起致信毛澤東
1948年深秋,隨著遼沈戰(zhàn)役的勝利,人民解放軍于11月2日解放了沈陽。
由于沈陽時局的穩(wěn)定,曾在早些時候從蘇聯(lián)回國,在哈爾濱總工會工作的賀子珍,于1949年初從哈爾濱帶著岸青、嬌嬌(李敏)遷到沈陽。
賀子珍來沈后,其妹賀怡來東北療養(yǎng),分別已十幾年之久的姐妹倆重逢了。
姐妹相見,萬分激動,久久地擁抱在一起,百感交集。隨后的幾天里,姐妹倆互相訴說著離別后的種種遭遇。
賀怡向賀子珍介紹了母親在延安去世前受到毛澤東周到照顧的詳細情況。賀怡說,母親去世后,毛澤東把母親安葬了,并立了碑。胡宗南占領延安后,把母親的墳給挖了。收復后,毛澤東自己拿出10塊銀元,請老鄉(xiāng)重新將她掩埋起來,又立了一塊碑。
賀子珍聽到這些,心里既傷心又激動,禁不住大哭起來。
此后一段時間,賀子珍心里很不平靜。她感念毛澤東對自己和一家人所給予的恩惠和關懷。她對毛澤東的崇敬之心比過去更加強烈了。她想,自己在王稼祥和朱仲麗夫婦的幫助下,能夠離開蘇聯(lián)的瘋人院,回到祖國,重新走進革命隊伍,見到闊別多年的親人,不也是毛澤東的關懷結果嗎?
賀子珍是個知恩圖報的女人。她知道,毛澤東對她們一家人的關懷,自己這一生是無以回報的。此時,她突然產(chǎn)生了寫一封信給毛澤東,表達自己感激之情的想法。
此時,嬌嬌已經(jīng)12歲,比過去懂事多了。她對爸爸有了一點認識?;貒院?,她雖然從未見到過爸爸,但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感到爸爸的存在,報紙上、廣播里,都有毛澤東的名字,而且毛澤東三個字又常常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呀、革命呀、萬歲呀連在一起。此時,嬌嬌像所有的中國人一樣,對毛澤東懷有特殊的崇敬與仰慕之情。她感到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心想:他一定是個非常非常能千的人。
一天,賀子珍對嬌嬌說:“你回國一年多了,還沒有給你爸爸寫信,你應該給你爸爸寫信才是?!甭犃藡寢尩脑?,嬌嬌想:“對呀,既然他是我爸爸,我為什么不能寫信呢?。俊庇谑?,嬌嬌爽快地同意了。
可是,嬌嬌從小是在蘇聯(lián)長大的,不會寫中文,就只好用俄文寫了一封信。這時,嬌嬌還不習慣稱一個陌生人為爸爸,她像所有中國人一樣,稱毛澤東為毛主席。嬌嬌在信中寫道:“毛主席:大家都說您是我的爸爸,我是您的親女兒。但是,我在蘇聯(lián)沒見過您,也不清楚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親爸爸,我是不是您的親女兒?請趕快來信告訴我。嬌嬌”。
賀子珍也攤開信紙,寫了一封信。她第一次像普通人一樣,稱呼毛澤東為主席。她在信中寫道:“主席,我已經(jīng)回到中國來了。身體不大好,還在休養(yǎng),并參加了一些工作。我離開中國9年,對國內(nèi)現(xiàn)在的情況不大了解,我要通過工作來了解情況?!彼又鴮懙溃拔以谔K德戰(zhàn)爭期間,生活很苦……不過,這已經(jīng)過去了?,F(xiàn)在我要好好工作,我正在學習工會工作……”最后,她寫道:“我很感謝您對我妹妹和母親的照顧,代我盡了姐姐和女兒的責任,我將終身銘記在心。”
賀子珍將嬌嬌的信和自己的信裝在同一個信封里,寫上地址,發(fā)出去了。
只有女兒收到回信
毛澤東在收到嬌嬌的信后,打開一看,滿篇是俄文,可把他難住了。他從賀子珍的信中知道,這是他多年未見的女兒嬌嬌寫的,一陣喜悅涌上心頭。于是,毛澤東找來翻譯把信譯成中文,才知道嬌嬌信中的意思。毛澤東被嬌嬌在信中天真的問話逗樂了,在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對這個女兒的懷念之情。
細心的賀子珍在郵寄信的時候,沒忘夾上嬌嬌的兩張照片。這是她產(chǎn)生要給毛澤東寫信的念頭時,特意讓嬌嬌到照相館去照的。毛澤東手里拿著照片,目不轉(zhuǎn)睛地凝視著嬌嬌的神態(tài),他望著照片中一身洋裝的小姑娘,扎著兩個小短辮,抿著小嘴在微笑的天真樣子,想著嬌嬌在信中直率地提問“你是不是我的親爸爸”,不由得笑出聲來。毛澤東把嬌嬌的兩張照片放在身邊,工作累了,就拿出來仔細觀看。
毛澤東沒有給賀子珍回信,只是給嬌嬌發(fā)了封電報。賀子珍接到電報后,把電報的內(nèi)容譯成俄文念給嬌嬌聽,電報上寫道:“嬌嬌:看了你的來信,很高興,你是我的親生女兒。我是你的親生父親。你一定長大長高了吧?爸爸想念你,也很喜歡你,歡迎你來。希望你趕快回到爸爸身邊。毛澤東”
賀子珍雖然沒有收到毛澤東給她的回信,但是她的心意,她對毛澤東的感激之情,毛澤東無疑是明白了解的。
嬌嬌回到毛澤東身邊
1949年3月底,黨中央機關從西柏坡遷到北平(北京)西郊的香山,毛澤東住在雙清別墅。這時,毛澤東身邊除了毛岸英,沒有別的家人。江青因病在蘇聯(lián)治療,把她同毛澤東生的女兒李訥也帶走了。毛澤東突然萌生了要把嬌嬌接到身邊的愿望。
大約過了一個月,毛澤東派了一個警衛(wèi)員帶著他的這個意見來到沈陽,找到了賀子珍說:“毛主席想念嬌嬌和岸青,想把他們接到身邊,讓他們在那里讀書,征求你的意見?!贝藭r,賀子珍毫不猶豫地說:“既然主席想念孩子,希望他們到他身邊去,我完全同意,沒有意見。”
這位警衛(wèi)員又到學校去找到嬌嬌和岸青,問他們愿不愿意到爸爸那里去,兩個孩子都說愿意。
嬌嬌聽說爸爸想念她,要她到爸爸身邊,非常高興地來到賀子珍跟前,焦急地問:“媽媽,你也同我們一起去北平見爸爸嗎?”賀子珍笑了,有點無可奈何地說:“不,媽媽不去,你跟岸青哥哥兩個去見爸爸?!?/p>
這時,站在一旁的賀怡說:“你媽媽現(xiàn)在不去,她要過些日子才去。”賀怡又轉(zhuǎn)過臉對姐姐賀子珍說:“我和兩個孩子一塊去。我要見主席,我會為你把一切事情辦好的?!?/p>
賀子珍沒有說話,只是為他們忙碌著,她雖然希望回到毛澤東的身邊,但理智又告訴她,這件事不大可能成功,這是極渺茫的空想,事情到今天這個樣子,已經(jīng)是覆水難收了。
到北平后,嬌嬌終于見到了她的爸爸,想到從此便要同爸爸一起生活了,她情不自禁地撲上前去,柔聲叫道:“爸爸!”毛澤東興奮地一下抱起嬌嬌,喃喃地說:“嬌嬌,我的小嬌嬌……”從此,嬌嬌便與幾乎毫無印象的爸爸一起生活了。
毛澤東拒絕與賀子珍復婚
隨后幾天里,賀怡同毛澤東談了賀子珍的事兒,希望兩人能恢復夫妻關系。對此,毛澤東明確拒絕了。毛澤東對賀怡說:“你真不懂事,我現(xiàn)在怎么能與你姐姐恢復關系呢,一個黨的領導人,怎么能做這樣的事呢?”
此后,賀怡回到沈陽,她見到了賀子珍。
嬌嬌離開后,賀子珍在沈陽孤身一人,孤獨與寂寞的情緒向她襲來。她一天比一天強烈地思念女兒,這使得原來就患有神經(jīng)衰弱癥的她,更是徹夜難眠。她經(jīng)??吭诖采希犞p眼,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直到天明。
賀怡看到姐姐思念女兒憔悴不堪,心里感到陣陣疼痛。她完全理解姐姐這時的心情。但她認為,嬌嬌留在爸爸身邊,對于她所策劃的毛澤東與姐姐復婚會有好處。于是,賀怡再次回到北平。
這時,毛澤東已住進中南海。毛澤東沒有約見。賀怡只好寫信給毛澤東,信是經(jīng)過中央辦公廳轉(zhuǎn)的。毛澤東沒有復信,只是收下了賀怡送的禮物,同時,也回送了禮物給賀怡。
后來,賀怡離開沈陽不久,賀子珍又給毛澤東寫了第二封信。
不過,賀子珍在信中并沒有明確提出要嬌嬌回到自己身邊。信中說:“主席:嬌嬌和岸青到你那里去了,我一個人感到很寂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他們教育好的……請你要注意身體?!?/p>
毛澤東仍然沒有直接給賀子珍回信,但賀子珍很快收到了女兒嬌嬌的來信。這封信是嬌嬌用中文寫的。信中說:“親愛的媽媽,你好:我在爸爸這里很好。你想念我嗎?我也想念你,爸爸問你好,希望你保重身體?!?/p>
從此以后,嬌嬌給媽媽的信寫得很勤,差不多一個月要寫兩三封。賀子珍每次收到嬌嬌的信之后,都要翻來覆去地看,但她懸著的那顆心,似乎也安定了…
1984年4月19日下午5時,賀子珍因患中風偏癱、肝炎、糖尿病、肝功能衰竭等多種疾病,于上海逝世,享年75歲。賀子珍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據(jù)《黨史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