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給沉悶的課堂帶來活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學習,提高了學生生活實踐的能力。
關(guān)鍵詞:綜合;實踐;課程;教育
綜合實踐課是一門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課,通過課程的開放,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一、綜合實踐活動要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生活
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觀察和發(fā)現(xiàn),只要適當?shù)匾龑Ь湍芗ぐl(fā)他們的興趣,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實踐,豐富他們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使所學的知識與社會生活相統(tǒng)一。
二、從本地區(qū)域特點來選擇研究課題
老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梳理本地區(qū)域資源,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去選擇課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快速入手,容易掌握研究方向。課題要充分貼近日常生活,使研究課題與社會緊密相連,減少社會與學生的距離,使得課題研究得到順利開展。
三、在綜合實踐過程中老師要起主導作用
在綜合實踐的課題研究中,老師的主導作用非常重要,老師要參與整個過程,要和學生共同參與,高度關(guān)注,適時指導,與學生一起研究方案,制訂步驟,引導學生戰(zhàn)勝研究中的困難,從而扎扎實實地開展研究。
四、如何確立和選擇課題
課程確立的原則是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在實踐生活和自然社會中選擇課題,從而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只要與學生息息相關(guān)、能反映學生生活背景的都可以選為研究課題。
五、綜合實踐活動中要注重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去評價、賞識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以欣賞、理解、表揚的語言去支持。在活動中,首先要讓學生進行自評,進行自評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調(diào)節(jié),最后達到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然后是同學互評,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了解他人的長處,學會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促進他們共同進步。
六、在評價中要注意評價的多樣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是整個活動的主體,作為老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學生都是評價對象和評價的主體,因此,要重視讓學生積極地對自己和其他同學的活動經(jīng)歷作出評價,并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使評價過程本身也成為學生學習、經(jīng)驗、發(fā)展的過程。評估通常是教師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和學生評價老師和家長的評價的結(jié)合,評價組內(nèi)的團體和個人評價相結(jié)合,結(jié)合的評價以學生口頭報告書面材料、活動、展示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jié)合為主。
參考文獻:
[1]李雪.淺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構(gòu)想[J].新課程學習:基礎(chǔ)教育,2010(7).
[2]鄧斌熙.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問題及其原因和對策[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8).
[3]龔茂莉.邊疆高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策略[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7).
[4]熊躍根.從社會診斷邁向社會干預:社會工作理論發(fā)展的反思[J].江海學刊,2012(4).
[5].李臣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7]郭元祥,姜平.初中綜合實踐活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6.
[8]劉道溶.綜合實踐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