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常常以老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新教材新形勢下我們要運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更加熟練。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通過考試和做題反饋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高中英語;學習興趣
在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雖然嘔心瀝血地進行傳授,但是,學生對老師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很反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這就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現(xiàn)象。而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一、利用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實,學生對于故事都是十分感興趣的,故事一直都是學生熱愛的閱讀內(nèi)容,但是,以往的英語教學中過多地融入了語法、詞匯等相關的教學,忽視了閱讀本身的故事性,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運用故事來培養(yǎng)學生主動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經(jīng)典的英文故事,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遇到認識的單詞,可以通過模糊記憶來進行閱讀,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猜詞能力,還有學生因為強烈的故事吸引,自己就能有意識地去進行翻譯的訓練,并有針對性地查閱單詞。學生在課下進行了充分的自學,那么在課堂上課堂效率也會加強,課堂注意力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
二、利用小組討論增強記憶
其實,英語學習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如果都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記憶,學生一提到英語就會感覺很難、很討厭。其實,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針對進行記憶的知識來找尋規(guī)律。學生把一些知識點進行羅列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記憶的規(guī)律很好找,每個小組進行總結可以和大家分享。比如,我們在學習dealwith和dowith的時候,一個要接how一個要接what,學生總是弄混他們的關系。有個小組的學生運用口訣把這個問題解決,長得對短的,短的對長的,how要對長的deal with,what要對于短的do,這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們開展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的學習更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樣學生可以在快樂學習中提高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楊晨悅.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3-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