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靖宇中學)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必修2第二章第二課時“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一、教材分析
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是:在直觀認識和理解空間點、線、面的位置關系的基礎上,抽象出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定義。它既是研究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各種位置關系的開始,又是學習這些位置關系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空間意識和空間想象能力,對數(shù)學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研究,但在分析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方面比較欠缺。在合作交流意識方面,發(fā)展不夠均衡,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借助長方體模型,使學生初步體會空間中直線異面的位置關系,并抽象出異面直線的定義。能在簡單幾何體中找出或作出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并會求解。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尋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投入到課堂教學雙邊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讓學生體驗成功,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樹立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過程
本課分為以下四個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首先,學生觀察教室模型及教具,找出直線與直線有幾種位置關系,學生可以輕松地得出有:相交直線、平行直線。但還存在第三種位置關系——它們“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沒有任何一個平面可以使兩直線都在這個面內(nèi),引出異面直線的定義。
2.探索新知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一組學生活動:
第一組:在知道異面直線這種位置關系的基礎上,將空間兩條直線位置關系進行分類,小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
第二組: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公理4和空間等角定理的內(nèi)容。
3.鞏固與提高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我安排了兩個典型例題:
例1.公理4應用,通過本例讓學生理解并學會應用公理4。
例2.以學生熟知的長方體為載體,認識空間中一般的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使學生明確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常規(guī)方法和步驟。
4.歸納提升
為進一步鞏固知識,我從知識和方法兩方面讓學生自主歸納和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并加以補充說明。
五、教學評價
通過學生參加活動是否積極主動,能否與他人合作探索,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通過學生對方法的選擇,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評價;通過題組練習、課后作業(y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各位!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