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法治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教育進一步改革與發(fā)展的客觀需要。結合依法治教的概念、內(nèi)容和基本原則,探索贛南醫(yī)學院依法治教的主要措施、做法和建議。
關鍵詞 依法治教 措施 做法 建議
實施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辦學活動納入法制軌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發(fā)展的必要途徑,也是完成新時期教育工作歷史使命的重要保障?,F(xiàn)以贛南醫(yī)學院為例,闡述該校依法治教的情況。
一、依法治教的概念、內(nèi)容和基本原則
依法治教,即全部的教育活動都應當符合教育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所有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從事各類教育活動時都應當遵守或不違背教育法律的規(guī)定和精神。依法治教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普法、教育執(zhí)法、教育司法、教育守法、教育法律監(jiān)督、教育法律救濟等方面。其中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核心體現(xiàn)。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教育社會主義方向的原則;受教育機會平等的原則;教育活動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原則;教育法制統(tǒng)一的原則。
二、依法治教的主要措施
1、堅持黨的領導,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堅決貫徹執(zhí)行中辦等《關于堅持和完善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正確處理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的關系,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完善協(xié)調(diào)運行工作機制。
2、堅持依法治校,推進現(xiàn)代大學治理
建立學校依法治校理論學習中心組,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探索,制定和實施學校章程,優(yōu)化學術管理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堅持黨代會、教代會和工代會制度,加強作風建設,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和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進程。
3、堅持法治保障,全面深化綜合改革
深入推進內(nèi)涵發(fā)展和各專業(yè)質量工程建設,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深入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購買公共服務等改革辦法,不斷增強學校辦學活力與核心競爭力。
4、堅持法治教育,提高師生法律素質
認真做好“六五”普法總結和“七五”普法規(guī)劃的制定,扎實推進“法律進課堂”活動,強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教學;堅持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學法普法和法律知識考試制度。以廉潔文化教育活動為抓手,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校園法治文化建設。
5、堅持民主辦學,維護師生合法權益
堅持校領導接待日、下基層調(diào)研和信訪制度,全面推進黨務和校務公開;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完善師生各類申訴、維權渠道;改善師生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加大對困難師生的幫扶力度;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切實保護師生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
三、依法治教的主要做法
1、依法治教,更新理念
與時俱進,更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法制觀念,建立全新的以人為本、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制觀念。通過廣播、網(wǎng)絡、海報等多種形式,及時組織廣大師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習總書記重要系列講話,武裝師生的頭腦,提高廣大師生的德育素質和法治觀念。
2、依法治教,深入學習
以課本為載體,以教師為核心,是普及法律常識的關鍵。面向全校學生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法、在生活中用法,認識法律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提高學法、護法的自覺性。改變自己的錯誤觀念,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依法治教,制度保障
建立教師參與教育計劃和教學管理決策的機制。教師參加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教學工作委員會、教材建設委員會、教學督導組等教育教學組織機構,參與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咨詢與決策。根據(jù)《贛南醫(yī)學院教學管理規(guī)程》,教師參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選用、教學過程組織管理、教學質量管理、教育與教學研究管理等。
4、依法治教,德育結合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有效保障。學校探索建立醫(y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體系。通過重塑德育目標、豐富德育內(nèi)容、轉變德育途徑、完善德育方法、加強德育管理、優(yōu)化德育評價等手段,結合地方特色和醫(yī)學生德育的專業(yè)特點,將依法治教與德育相結合,把法治教育、道德教育、養(yǎng)成教育融為一體,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5、依法治教,開展工作
(1)抓好大學生教育實踐活動。盡快將四中全會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充實教學內(nèi)容;黨校、團校將四中全會精神列入黨、團員及入黨、入團積極分子培訓內(nèi)容;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堅持開展法治教育主題活動,深化育人成效。認真開展“六五”普法教育、12月3日首個憲法日活動和12月9日普法宣傳日活動,舉辦法律文化節(jié),開設法律基礎課,成立法律顧問室,為師生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通過廣播、網(wǎng)絡、宣傳櫥窗等,廣泛開展法律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師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2)抓好理論宣講和理論研究。組織四中全會宣講團,深入學生班級宣講;加強理論研究,力爭推出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把法制和安全教育列入新生的教學課程,做到人員、教材、課時“三落實”。
(3)抓好輿論宣傳和輿論營造。充分利用校報、廣播、微博等媒體,開設專欄專版,營造濃厚氛圍。開展“平安建設宣傳月”活動,組織學生開展防火、防盜、防詐騙及交通、集體活動等安全教育,以案說法,以法育人,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法律觀念和安全意識。充分利用校報、校園網(wǎng)、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進行消防法規(guī)和防火、救生等知識的宣傳教育。
四、依法治教的主要建議
教育相關主體政府部門、教育行政機構、學校教師,甚至學生家長,對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缺乏尊重,致使“有法不依”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解決師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始終是依法治教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建議盡快制定學校章程,從制度上進一步規(guī)范依法治教,為依法治教提供保障。創(chuàng)新普法教育的方式,采取各種手段吸引廣大教職工及學生學習法制知識的興趣,增加其參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