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解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柳梢青 楊花
□周 晉
似霧中花,似風前雪,似雨余云。本自無情,點萍成綠,卻又多情。
西湖南陌東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幸東風,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1)這首詞通過對楊花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詞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加以簡析。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宋詞中思想情感的把握,并考查學生對修辭手法的理解與把握。做此類題,必須在整體理解全詞內(nèi)容的基礎上作答。
答案:(1)這首詞名為描寫楊花,實則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無限惆悵之情。(2)排比,如開始的“似霧中花,似風前雪,似雨余云”,從不同的角度對楊花進行描寫,將楊花漫天飛揚的姿態(tài)形象地描寫出來。比喻,結尾將楊花比作“薄幸東風,薄情游子,薄命佳人”,對楊花的形象作進一步描寫,而且寓情于景,表現(xiàn)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懷。擬人,寫楊花“本自無情”“卻又多情”,對其賦予人的情態(tài),生動形象,升華了詞的思想感情。
【閱讀指導】
宋詞語言精練典雅,表情達意講究意蘊,言外常含不盡之意,故而含蓄蘊藉,意味深長。這給理解宋詞的思想情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那么我們應怎樣感悟宋詞中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呢?學生不妨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論世揣情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因此把握宋詞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宋詞中詞人的情感,就應該“知人論世”,全面了解詞人的個人經(jīng)歷、思想發(fā)展、個性氣質(zhì)等情況,了解其寫作某一首詞時的生活狀況、思想情緒和創(chuàng)作意圖。這樣一來,對詞中思想感情的把握才可能更為準確。如晏殊的《清平樂》:“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边@首詞寫的是戀情,卻工細新巧。作者用精細的筆觸,寫淡淡的愁,看來仿佛全不著力,如用“細細”“葉葉”“初”“易”“一”“小”“殘”“斜”“微”等形狀詞,其實極具匠心。通過這精雕細刻的筆墨,描寫秋風、落葉,紫薇、木槿,和斜陽照耀下的庭院。在精致的小軒窗下,主人公目睹雙燕歸去,感到銀屏微寒……這一系列生動的形象,構成了一種冷清的氛圍和意境,表現(xiàn)了主人公淡淡的愁思。晏殊善于抒寫這種綿密的情思、淡淡的閑愁。他筆下的一切物象都充滿著詩情畫意,幾乎找不出窮苦之音,這和他的身份地位有關。他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下層社會,所以看不到布衣貧民的寒迫,見到的多是歌舞升平的盛景。他的一生也沒有遭受太大的挫折,因此情感也就不太濃烈。
二、摹景悟情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又有言“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色彩”。文人們總喜歡借景抒情,但同樣是美景,作者筆下的景物卻不全相同。如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边@首詞雖然也抒寫羈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傳統(tǒng)的抒寫離愁別恨的詞。詞作上片寫景,雖抒寫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寫的秋景闊遠綺麗,毫無衰颯情味。下片抒情,抒發(fā)了自己的羈旅愁緒、黯然凄愴的思鄉(xiāng)之情。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麗景與柔情的統(tǒng)一,更準確地說,是闊遠之境、綺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tǒng)一。寫鄉(xiāng)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描寫的景色卻闊遠而綺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廣闊的胸襟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又反過來襯托了離情;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于頹靡。這使得這首詞與一般的借助景物抒寫離情別恨的詞有所區(qū)別。
三、披詞析情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币馑际亲髡咭蚯閯佣鴦?chuàng)作的作品,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讀者要想欣賞作品就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由表及里地把握詩詞的意蘊,進而揣摩作者的情感。對于宋詞也是如此,所謂“披詞”最主要的是把握關鍵詞,即“詞眼”。只要把握詞眼,便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如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边@首詞的詞眼無疑是最后一句中的“相思”。詞的開頭借用女性的“我”來直敘,前兩句極寫兩地相隔之遠。一個住在長江頭,一個住在長江尾,既體現(xiàn)雙方空間距離的懸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長。三四兩句進一層抒寫深切的相思,字面意思淺白:日日思君而不得見,卻又共飲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乎可以知道盡管思而不見,但畢竟還能共飲長江之水。這“共飲”又似乎多少能稍微慰藉相思離隔之苦。下片詞人將流水與別恨結合起來,以江水的不斷流淌,比喻離恨的無窮無盡。最后點到了不負相思的主旨,但以“只愿君心似我心”為前提。全詞處處是相思情,層層遞進而又回環(huán)往復,短短數(shù)句卻感情起伏。
【閱讀思考】
1.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賀圣朝 留別
□葉清臣
滿斟綠醑[注]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浪淘沙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偸钱敃r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注]醑:xǔ,美酒。
(1)葉清臣《賀圣朝 留別》中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設想奇特,不落俗套,給人以新穎巧妙的感覺。簡要分析它的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兩首留別詞中的下片,詞人都巧妙地借助花來抒寫別情,請加以簡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梅花引 荊溪阻雪
□蔣 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詞的起筆,詞人幻想一只擬人化的白鷗來設問,這樣寫對全詞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詞中有關內(nèi)容,簡析“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幾句是如何抒發(fā)詞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八六子
□王沂孫
掃芳林,幾番風雨,匆匆老盡春禽。漸薄潤侵衣不斷,嫩涼隨扇初生,晚窗自吟。
沉沉,幽徑芳尋。晻靄苔香簾凈,蕭疏竹影庭深。謾淡卻蛾眉,晨妝慵掃,寶釵蟲散,繡屏鸞破,當時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聽琴。料如今,門前數(shù)重翠陰。
(1)簡要分析“嫩涼隨扇初生”中“嫩”字的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情”與“景”的角度分析“料如今,門前數(shù)重翠陰”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