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天高云淡。
我靜靜地坐在樹下,看著一只只“枯葉蝶”飄落,覆蓋在大地上,地面漸漸由淺黃變成深黃。看著,看著,仿佛自己也成了它們中的一員。輕輕的,一陣秋風(fēng)吹過,葉子脫離樹枝,借助著風(fēng)的力量,搖擺著身軀,跳著最后一支舞蹈:輕云般慢移,旋風(fēng)般疾轉(zhuǎn),靈動(dòng)而飄逸,舞出了它一生的悲歡離合……漸漸地,它離地面近了,近了,更近了。它見到了自己眾多的兄弟姐妹,與它們一同盤踞在樹根下,靜靜地等待,慢慢地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秋天的情懷是落葉歸根的坦然。
秋濃,瓜熟果香。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農(nóng)人背起竹簍走進(jìn)果園。漫山的橘樹依然郁郁蔥蔥,可翠綠的葉子卻藏不住那一個(gè)個(gè)小巧玲瓏的橘子,它們欲說還羞的模樣,真是喜人!相比而言,柿子就大方多了,沒有綠葉的庇護(hù),它們在高枝上打著燈籠,疏密相間,由下而上,都是那么紅,老遠(yuǎn)就給人一種喜慶的感覺,煞是可愛!葡萄是誘人的,一串串,一簇簇,吊在葡萄架上,借著陽光折射出璀璨的光芒。摘下一顆,丟進(jìn)嘴里,來不及吞咽果汁,也要大贊一聲:“這味道真棒!”
秋天的情懷是農(nóng)人豐收滿園的喜悅。
深秋,日落西山。
傍晚,鴉雀歸巢,遙遠(yuǎn)的村莊的屋頂升起了裊裊炊煙,大地停止了白日的喧囂,一切變得孤寂起來。夜深了,詩人站在窗前,仰望蒼穹,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空中,灑下的銀輝穿過窗欞,打在地上猶如白霜。晚風(fēng)送來陣陣桂香,詩人不由得憶起母親做的桂花糕,金黃的色澤,淡淡的清香,咬一口,唇齒生香,掉了滿襟的屑沫。詩人不禁用手去撣撣衣袖,棉質(zhì)的衣衫,舒適溫暖,這是母親在自己臨行前,就著昏黃的煤油燈一針一線為自己趕制出來的?!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詩人輕聲吟誦著,心底的眷戀更濃了。
秋天的情懷是游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愁思。
秋天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的奉獻(xiàn);秋天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欣喜;秋天有“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這份奉獻(xiàn),這份欣喜,這份牽掛,或許,就是秋天的情懷吧!
【指導(dǎo)教師:鄭燕】
點(diǎn)評
作者以詩化的語言,按時(shí)間順序分別寫了“初秋落葉”“秋濃豐收”“深秋愁思”這三個(gè)階段的景物特征,字里行間將秋天的情懷娓娓道來,表達(dá)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及贊美之情,讀后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