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jīng)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憑智慧戰(zhàn)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故弄玄虛。馬拉松是考驗體力和意志的運動,身體素質(zhì)好又有毅力的人才有望奪冠,說用智慧取勝,好像有點勉強。
兩年后,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冠軍。記者在采訪中問他:上次在本土比賽,你獲得了世界冠軍;這一次遠征米蘭,在異國他鄉(xiāng)又力壓群雄取得第一名,你能談?wù)劷?jīng)驗嗎?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記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用智慧戰(zhàn)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只是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后,這個謎終于被解開了。他在自傳中是這么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熱情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四十幾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四十幾公里外的終點線上,結(jié)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在山田本一的自傳中發(fā)現(xiàn)這段話的時候,我正在讀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這部花了十六年寫就的七卷本鴻篇巨制,有很多次讓我望而卻步,要不是山田本一給我的啟示,這部書可能還會像一座小山一樣橫在我的眼前,現(xiàn)在它已被我讀完了。
我曾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才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假如我們具備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一些懊悔和惋惜。
(選自《紅蘋果閱讀:聰明是什么》,有改動)
賞析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闭纭蹲咭徊?,再走一步》中所言,所有的大目標都由一個個小目標組成,只有不斷地為自己設(shè)立易于實現(xiàn)的階段性目標,才能為自己積累成功的經(jīng)驗,最終走向勝利。
與《走一步,再走一步》相比,作者同樣運用了倒敘的記敘順序,將山田本一取得勝利的原因和過程詳細地敘述出來。雖然沒有運用大量的描寫手法,卻在平實自然的敘述中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思考
1.請說說文中的馬拉松冠軍山田本一所說的“智慧”具體指的是什么。
2.選文第五段中的畫線句子與文中的哪句話相照應(yīng)?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3.請比較本文與《走一步,再走一步》在立意上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