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耳聞海南的茶是中國最南方的茶,因為緯度低,春天來得更早,加之四面環(huán)海的海島優(yōu)勢,這里的茶就讓人向望了。
海南有什么茶?來旅游的人群都只知道苦丁茶與“蘭貴人”什么的,而這些“非茶之茶”缺少茶味,真正的茶,在海南的產量并不低,它們大多數(shù)是被加工成紅茶與綠茶的,比如海南的白沙綠茶,五指山水滿紅茶等。海島的土壤與熱帶氣候,使得這里的茶有著特別的滋味。
最特別的海南茶長在五指山,在海南島,五指山海撥最高,這里至今仍然生長著古老的大樹茶,與云南一樣,這些在原始密林里的茶樹為了爭奪陽光可生長至十多米,胸徑超過半米,它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已經有千年了。
這一次有機緣尋得幾款海南的古樹茶,就覺得異常珍貴,這幾款茶在市面上沒有銷售,產量極稀少,算得上是“玩家茶”了。在品飲中,能讓人感受到原始密林的氣息,厚醇的茶味。
生長于五指山水滿鄉(xiāng)原始密林的古茶樹,采摘極難,要制作得宜也不易,這次喝的到是以古茶樹制成的綠茶、紅茶和黃茶,之前更是聞所未聞了。
綠茶一貫是海南茶的主產茶類與代表性茶品,本來這里的綠茶就夠香醇,以古樹茶制成的綠茶顯得更有內質與個性。
賞干茶,條索纖細,加之梗細而長,所比普通的綠茶毛峰長得多,采摘的是已經形成駐芽的一芽二葉,可明顯見到星星白點的芽頭。
干茶香氣最濃,既有炒后烘青綠茶特有的豆香,又有古樹普洱那樣的蘭花幽細,在燙熱的蓋碗中,有高含量茶氨酸帶來的鮮爽之氣。
直接用沸水沖泡,高溫并不影響有內質的茶。茶湯透亮黃綠,清澈可人,還沒開喝就已經滿口生津了。
茶湯面上依舊有著幽細的花香,深嗅又鮮爽厚醇,湯面上的泡沫說明此茶的茶皂堿較為豐富。
入口迎面濃濃的森林氣息,綠茶特有豆香已沉入湯,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也能感受到質重厚醇之氣,這是一款有“故事”的綠茶,它濃郁豆香與硬朗的內質表現(xiàn)無遺,而湯水并不粗獷,哪怕七八道之后,依舊細膩滿懷,飲后的杯底,也留著密實的蘭花香。茶湯在最后殘留一絲苦底,正表明它是野生古茶的稟性。
八道之后的葉底仍未完全展開,但可以感受到肥厚軟亮的質感與葉片的韌性,這是一款質直幽香的綠茶。
這些年紅茶漸成新寵,以至于很多重點的綠茶產區(qū)都紛紛“綠改紅”,但由于很多地方綠茶的酚氨比不夠,茶味難免偏薄,三道沖泡之后就已經有明顯水味了。
海南五指山的原生茶葉為喬木大葉種,大葉種茶的多酚類含量一貫很高,再加上此地山高、溫差大使得茶中氨基酸含量也很豐富,所以制成的紅茶也輕易可以泡到十道以上。
賞干茶,外形有著明顯的厚度,似乎膠質感很強,采摘標準依舊是一芽二葉,還雜交一些較為粗老的黃片,估計制茶人因為古樹茶得來不易,也就對每一片茶葉都倍加珍惜了。
高溫沖泡,茶湯橙紅明亮,湯面上就能聞到蜜香,這是甜美的茶湯,入口能感受甜醇的沖擊力,湯內有淡淡花香,苦澀感淺淡,醇和不刺激,這是甜美濃蜜之味。與普通紅茶相比,這款古樹紅茶的韻味更長,在口腔里的表現(xiàn)更加全面厚實,能夠體會喉韻,而不是像某些香高的茶那樣滋味只能刺激到舌尖??磥?,只要是有內質的茶,都容易做成成功的茶品。
一直喝到八九道,每一口都是甜香,就連杯底也是細密的甜醇。
以古樹茶制成的黃茶真是第一次才喝到,如果拿它與古樹普洱相比,它的香氣更高,味道更甜。
我們熟知的黃茶就是“黃茶黃湯帶蜜香”,這款古樹黃茶亦不例外,外形緊實綠黃,條索纖長,但葉略老。
投茶入碗,就能聞到飄出的一絲甜美與果酸之味,蜜香之余還帶著一絲火炒渥黃的火香。
茶湯蜜黃明亮,典型的黃茶之色,入口即甜,與古樹普洱相比,就能判斷出這是高溫炒出的茶,茶的香氣更加突顯張揚,更有“棱角”之感,并不像普洱那樣綿柔內斂。只是因為工藝上采取高溫殺青與后期烘焙,使得這款黃茶并沒有長期儲存的優(yōu)勢,更多表現(xiàn)為當下飲用的美好口感。
每一道的湯水都很細潤,氣韻尤長,想來若不是古樹茶的底質,再好的黃茶工藝也是做不到這種品質的??谇粷M是甘甜,亦有回口而上甜度,更加有陽光硬朗的氣息。
八道之余,茶湯仍舊甜糯細醇,兩頰生津,微微的苦底,展示著山林野性與不拘的品性。
品鑒完這三款茶,不覺已至深夜。在天涯的山峰,古老的茶樹每一年發(fā)芽、堅韌地生長、繁衍,密林里的滋味與芬芳就留給了杯盞,在杯盞中,我體會了南方更南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