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一、忌“亂”求“準”
我們寫文章,不能為描寫而描寫,要有明確的目的。什么地方需要描寫,什么地方不需要描寫,什么地方需要詳細描寫,什么地方不需要詳細描寫,都要從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出發(fā),不能興之所至,就大肆描寫一番。
二、忌“泛”求“實”
不論描寫人物還是景物,都要抓住特點、突出特點,這樣,給讀者的印象才能鮮明突出。如果泛泛而談,就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使人感到煩瑣、累贅。寫得多而沒有特點,結(jié)果等于什么也沒有寫。
三、忌“淡”求“鮮”
描寫要力求鮮明、生動。作者的感情,要在描寫中顯露出來,而且顯露要鮮明。通過描寫來抒情的文字,自然是飽含感情的;一般的描寫,也要把傾向性表現(xiàn)出來。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表現(xiàn)出褒貶、愛憎,態(tài)度力求鮮明。描寫人物、景物,都力求使讀者得到生動、具體的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要達到這種生動,并不需要過分雕琢、堆砌,只需要樸實自然地再現(xiàn)事物的形象即可。
四、忌“敘”代“描”
我們寫作時往往缺少“描寫意識”——習慣于敘述,而不善于描寫。因此,作文往往平鋪直敘、干癟乏味。寫作時敘寫結(jié)合、突出描寫,文章才有活力,記敘才能收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片段示例:
一
黑烏烏的棗樹林立,走出一小隊人馬,為首的是一匹高大的棕紅色的駿馬,英武地踏著雪地,發(fā)出沙沙的音響。那上面坐著一個外國人,穿一身灰色的布衣軍裝,胳臂上掛著“八路”的臂章,腰間扎著一條寬皮帶,腳上穿著一雙草鞋——一個地道的中國士兵的裝束。他的身材魁梧而壯碩,面孔卻有點清瘦,顴骨微高,濃眉下面藏著一對炯灼的眼睛,那里面飽含著無邊的慈愛;寬大的嘴角上,浮著意味深長的微笑;他的頭發(fā)和嘴上翹起的短鬢,都已灰白了。他已是快五十的人,但精神卻很矍鑠,像一個活潑健壯的青年。看見村外有人排隊歡迎他,他連忙跳下馬來,高高舉起右手:行了一個西班牙禮。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
技法點讀
作家在刻畫人物的肖像時,首先描繪他的穿著,使人看到他雖然是“一個外國人”,卻有著“一個地道的中國士兵的裝束”,從而親切地感到他是自己人,是和中國人民同甘共苦的人。接著,再具體描繪他的身材和面貌,炯灼的眼睛,嘴角的微笑以及謙和有禮的態(tài)度,透露出他既嚴肅認真又樸實慈祥的性格以及充滿自信、精神矍鑠的風貌。
二
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看右看,結(jié)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zhuǎn)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fā)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
技法點讀
作者把打人的動作細化成幾個小動作,然后分別對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小動作按一定的順序展開描寫,具體而生動。
三
林沖就床上放了包裹被臥,就坐下生些焰火起來。屋邊有一堆柴炭,拿幾塊來,生在地爐里。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林沖道:“這屋如何過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理?!毕蛄艘换鼗?,覺得身上寒冷,尋思:卻才老軍所說,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來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銀子,把花槍挑了酒葫蘆,將火炭蓋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
——施耐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技法點讀
本文段先寫崩墻破屋在朔風中搖撼,極寫風威;再寫林沖孤身向火,火也不能御寒,極寫苦寒;接著寫他用花槍挑著酒葫蘆,離門上鎖,極寫寂寞;然后正面寫到“碎瓊亂玉”“那雪正下得緊”,從全景的角度描寫風雪落難人,層層深入地寫一個已被惡勢力逼到絕路的林沖,反襯出他最后絕路逢生的不易。
【佳作示范】
免 費
□朱玉婷
小時候,總聽奶奶講過去的事,奶奶也總是強調(diào)過去生活的艱苦,處處要花錢,但是活得很踏實。
奶奶來城里這幾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上,奶奶一直囑咐我要注意節(jié)約:“你看,坐車要花錢,上學要花錢,這吃和穿,哪一樣不是錢朝前。”“奶奶,我念書不要錢?!边@是我第三次跟她說了?!败噥砹?,趕緊上車?!蔽姨统隽嗽缕?,奶奶趕緊摸出幾枚溫熱的硬幣很著急地遞給我:“趕緊把車錢給了?!薄袄先思?,您只要付孩子的錢就行了,您啊,有老人證,免費?!彼緳C溫和地說?!吧?,不要錢?”奶奶疑惑地搖頭。
一路上,奶奶坐立不安,好像很著急的樣子,頭上甚至冒出了汗珠。“奶奶,怎么了,身體不舒服嗎?”我擔心地問道?!安皇牵鬃囄疫@心里不踏實?!蹦棠毯苁墙箲],我無奈地笑著,但奶奶依然拘謹。
下了車,奶奶重重地吸了口氣,好似卸下了千斤重的擔子。晚飯后,我領(lǐng)著奶奶去附近的公園轉(zhuǎn)游,伴著和煦的晚風,高興的奶奶還哼起了小調(diào)。可是不久,奶奶又開始著急了:“孩子,這里怎么沒有賣票的?。勘蝗俗プ】删吐闊┝??!薄澳棠?,這公園是免費開放的?!薄吧?,又不要錢?”她不再像剛進園時候那么高興了,甚至有些小心翼翼,更別說唱歌了。出了公園,奶奶伸了一個懶腰,似乎很累。
路過一個化妝品店的時候,一個銷售員正在賣力地宣講。奶奶被說動了,問銷售員:“小姑娘,這套老年裝的多少錢?”奶奶拿著很小的一袋問?!斑@個啊,不要錢。免費送給您回家試用,好了,您再來買這種大包裝的?!薄吧叮质敲赓M的?”奶奶拉著我迅速逃離。
一路上,各種“免費試用”“買一送一”“進店就送”的廣告牌充斥了大街小巷,奶奶將她的擔心和害怕一股腦地傳染給了我,我跟著奶奶飛奔回了家。
那一晚,奶奶沒有睡好,第二天硬逼著爸爸送她回家,問原因只說不習慣。奶奶剛到村口,就見收電費的老周頭手里拿著一張收費單,交了錢的奶奶舒舒服服地喘了一口氣:“還是鄉(xiāng)下好??!”
點評
本文并沒有對社會上的“免費”現(xiàn)象進行簡單的肯定與否定,而是敘述一位農(nóng)村老人在城市的生活經(jīng)歷,描述奶奶進城面對種種免費情景時的表現(xiàn)與心態(tài),反映了老一輩人質(zhì)樸的品質(zhì),追求踏實生活的心態(tài),同時也反映出現(xiàn)實社會存在的誠信危機,角度新,立意深。描述人物經(jīng)歷時,過程清楚,內(nèi)容明白,場景形象生動,運用細節(jié)描寫,突出人物心理,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