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由物明理
自然界中的某些現(xiàn)象與人類社會中的某些現(xiàn)象是相通的,人們往往從各種動物或植物身上得到啟發(fā)和感悟。由物明理,就是作文時由某種(某些)事物寫起,再十分自然而巧妙地轉(zhuǎn)到社會現(xiàn)象或某些人物,從而揭示哲理。
1.強化式生發(fā)。先寫多個或多種事物,反復強化,然后生發(fā)出哲理。如沈岳明《瀝青湖的誘惑》,寫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東南端巴哥小島上有一個面積僅0.47平方公里的小湖,湖面覆蓋了一層瀝青,人們之稱為“瀝青湖”。雨季到來,碧波蕩漾;旱季降臨,低洼處水坑里的小魚引來了鳥,鳥被瀝青黏住了雙腳;沖過去吃鳥的狐貍也被瀝青黏住了;鬣狗和狼去爭搶狐貍結果都被瀝青湖牢牢地黏住了;當豹子、老虎、獅子們發(fā)現(xiàn)這么多的獵物時,也忍不住沖過去,想一飽口福,結果無一例外地被瀝青湖吞噬了。盡管每年都有大量動物死于瀝青湖,但仍然有很多動物前仆后繼地朝瀝青湖奔去,原因都是經(jīng)不住那湖里美味食物的誘惑。結尾由物及人生發(fā)哲理:“在這個世界上,對人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其中很多誘惑就像瀝青湖一樣致命。雖然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很難管住自己奔向瀝青湖的雙腳?!蔽恼戮臼廊?,面對致命的誘惑要能夠自控。
2.對比式生發(fā)。先寫形成對比關系的自然事物,然后轉(zhuǎn)到人類社會,從而生發(fā)出深刻的哲理。如劉燕敏《真理常常很簡單》,先寫路旁有兩棵桃樹,一棵在籬笆內(nèi),一棵在籬笆外。籬笆內(nèi)的受保護,枝繁葉茂;籬笆外的常被人攀折,疏枝橫斜。出人意料的是,外面的年年碩果累累,里面的總是稀稀疏疏。有一年去果園參觀,才知道果實的多寡與枝的疏密有關。枝疏者果眾,枝密者果少。“大自然的許多奧妙與人生的某些現(xiàn)象常有相似之處?!庇纱诉^渡,寫兩個畫家朋友:一個是流浪畫家,心無旁騖,專心作畫;一個是專職畫家,有十七個頭銜,公務繁忙。結果呢?在文化藝術節(jié)上,流浪畫家的所有作品都被人高價買走,而專職畫家的畫一幅都沒賣出。最后生發(fā)出哲理:“在這個世界上,簡單而執(zhí)著的人常有充實的生命,把生活復雜化的人常使生命落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