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摘 要:想象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文章從情感朗讀、促發(fā)學生的想象點、描摹續(xù)寫、發(fā)展學生的想象思維等方面,探討想象在古詩詞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想象;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6-0075-01
愛因斯坦說:“比知識更加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想象力,離開了想象世界就不能進步,知識也就不能得到拓展和更新?!睂W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學生的想象力更是一塊等待開墾的園地。特別是在詩歌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得詩歌教學如魚得水,天馬行空。
一、情感朗讀,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過:“只有用心用情朗讀,才可以用聲音來表達詩的情感,情感才會像電流一樣快速傳遞?!崩首x可以展現(xiàn)出語言文字的魅力,并且在想象的過程中讀出其中的意境。學生在朗讀時,能夠讀出語感是最基本的要求。還應該在朗讀中對涉及的具體事物進行想象,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畫面和生活圖景。在朗讀的過程中,越是善于想象并且想象越生動活潑,心靈的震撼就越大,所激起的情感也就越強烈。如以誦讀《天凈沙·秋思》為例,在想象中朗讀,就會看到一幅畫面,就會讀出詩歌的情感和韻味,還能讀出語氣和節(jié)奏。至于朗讀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因詩因人而異,用不同的方法引起學生朗讀詩歌的興趣。對于沒學過的詩歌,可以先聽聽錄音或者教師進行范讀,也可以全體齊聲朗讀或者小組齊讀,以激起學生朗讀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的發(fā)揮。
二、轉換變通,觸發(fā)學生的想象點
法國詩人儒貝爾說過:“想象是靈魂的眼睛,想象有多遠,眼睛就能看多遠?!钡拇_是這樣,讀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融入心田的是詩中浸潤的情愫。對詩歌進行鑒賞性的閱讀,既離不開想象,也離不開轉換變通。只有轉換變通,才能產(chǎn)生這種閱讀效果,成為讀者心田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以王維的《山居秋暝》為例,王維的詩歌一般都是詩中有畫,特別適合學生在朗讀時展開想象,用心揣摩詩中畫及其含義。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詩詞的精髓,緊接著讓學生馳騁在想象的空間里,任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翱翔。另外,應適當介紹有關王維的思想感情,了解王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純潔的靈魂以及向往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精神境界。在拉近學生與王維的距離之后,讀者與作者的心會貼得更近,心靈更容易溝通,更易于完成身份與情感的轉換變通。至此,學生的情感應該已經(jīng)被調動起來,想象中出現(xiàn)了雨后山居晚景和平淡清幽的生活圖景。但想想還沒有結束,還可以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文字描述出來,寫出一篇散文,達到觸發(fā)學生思想點的初衷。
三、描摹續(xù)寫,拓展學生的想象力
古代詩歌一個較大的特點就是詩中有畫,讀一首詩歌就猶如欣賞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徜徉在恬靜旖旎的山水之中。教學古代詩歌時,可讓學生在體會詩文之美的同時,想象詩歌中閃現(xiàn)出來的畫面,并用簡筆畫的形式將想象到的畫面描述出來,配上色彩。這樣的過程能夠加深學生對詩文的理解,同時又融入了學生想象的元素,填補了詩文中語言文字描述時留下的空白,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延伸了詩詞的意境,讓詩詞的意境最大化。有時我們也可以啟發(fā)學生對詩文意猶未盡之處進行想象和擴寫,讓主人公的命運更加具體化,同樣也可以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以教學《賣炭翁》一文為例,賣炭翁的悲慘命運值得關注,究竟賣炭翁將會有一個怎樣的命運呢?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關注賣炭翁的最終命運?!俺涮恐怠钡膬H僅是“半匹紅綃一丈綾”,拿了這“半匹紅綃一丈綾”之后,有的同學認為他沒有講理的地方,會一死了結生命,做無聲的抵抗。也有同學認為,他會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凍死在街頭。無論是什么樣的結局,學生都能深刻挖掘,并融入學生個體的情感。
四、豐富多彩,發(fā)展學生想象思維
如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用人單位也越來越注重員工的才能,所以,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已經(jīng)成為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詩歌的特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拓展學生的視野,讓思維獲得巨大的飛躍,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在這樣的要求下,對詩歌的教學,我們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詩歌的字詞和含義的理解層面上,而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讓聯(lián)想到的內容更加合情合理,更加豐富多彩。在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想象梨花盛開時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再想象塞北又急又猛的雪又是怎樣的,它們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還有《望廬山瀑布》一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大膽的猜想,夸張的想象,也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聯(lián)想,頭腦中飛速閃現(xiàn)出廬山瀑布那壯觀宏偉的畫面。再比如白居易的“山寺桃花始盛開”,同樣可以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查找原因,腦海中閃現(xiàn)出大林寺桃花盛開的美景。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思維,還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一次陶冶。
總之,在詩歌教學中,想象和聯(lián)想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提升學生的古詩鑒賞力的一對翅膀,任學生天馬行空。作為教師,也應不斷總結,不斷積累經(jīng)驗,采用多種方法及有效途徑,多措并舉,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申世彬.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J].新課程學習,2010(07).
[2]劉素艷.用想象為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J].中學教學參考,2011(02).
[3]王建明.課堂教學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中學語文,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