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云南木薯蠐螬的藥劑防治技術研究

      2015-04-29 02:09:55宋記明等
      熱帶作物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蠐螬田間試驗木薯

      宋記明等

      摘 要 為有效控制木薯園蠐螬的危害,篩選其藥劑防治技術。采用“Z”字型取樣法對云南木薯園蠐螬種類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危害當地木薯的主要地下害蟲種類為痣鱗鰓金龜。選取3種藥劑不同配比及濃度,采用土壤藥劑處理方法進行田間藥效試驗,試驗結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2 520 mL/hm2與1.8%阿維菌素乳油1 680 mL/hm2混合液”對蠐螬有較好的防效,顯著降低了植株死亡率、蟲薯率和蟲害率,增產幅度較大,可作為木薯蠐螬藥劑防治技術推廣應用。

      關鍵詞 木薯;蠐螬;土壤藥劑處理;田間試驗

      中圖分類號 S435.33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hazard of grub and screen out of technology of chemical control. The cassava field grub species was surveied by sampling method of“Z”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ain soil insect is Lepidiota stigma Fabricius. Experiment using application method of soil mixed with 3 different propor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pesticides were arrang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 showed that two treatments the mixture of 40% phoxim EC(2 520 mL/hm2)and 1.8% abamectin EC(1 680 mL/hm2)degraded the rate of plant death,grub-carried root and damage,and promoted yield significantly,which is thought to can be promoted in main producing areas for grub preventing.

      Key words Cassava;Grub;Soil treatment with insecticide;Field experiment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3.025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世界三大薯類作物之一,是全球六億以上人口日常食物的主要熱量來源,是飼養(yǎng)禽畜、魚類的優(yōu)質飼料,也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極具發(fā)展?jié)摿Φ目稍偕茉醋魑铮赜小暗矸壑酢焙汀暗叵录Z倉”的美稱[1-2]。隨著木薯淀粉、酒精及深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加大了市場對木薯原料的需求。發(fā)展木薯生產,對增加糧食產量、促進畜牧業(yè)發(fā)展、為加工業(yè)提供充足的原料、穩(wěn)定糧食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

      蠐螬是金龜子幼蟲的統(tǒng)稱,是地下害蟲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給植物造成損失最大的一個類群[3]。蠐螬可危害花生[4]、甘蔗[5]、甘薯[6]、馬鈴薯[7]等多種作物。在木薯上,蠐螬主要取食種莖和鮮薯,受害植株生長衰弱,葉片枯黃,嚴重時整株死亡[8]。蠐螬在海南、廣東、廣西等多個木薯種植區(qū)發(fā)生,危害嚴重,導致當地木薯減產20%~40%,近年來蠐螬在中國木薯種植區(qū)的危害日趨嚴重,發(fā)生面積不斷擴大,蟲口密度上升,大大影響了木薯的產量,嚴重危害時木薯減產60%~80%,甚至絕收,已成為中國熱區(qū)木薯產業(yè)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對木薯產業(yè)及本地生態(tài)經濟的影響十分嚴重[8-9]。

      蠐螬在云南保山、臨滄、紅河等木薯種植區(qū)的危害也日趨嚴重,發(fā)生面積不斷擴大,蟲口密度上升,大大影響了云南木薯的產量和品質。在云南,關于木薯地下害蟲的防控技術研究起步較晚,相關防控技術十分滯后。目前,云南各木薯種植區(qū)主要在發(fā)現(xiàn)蠐螬危害后采用藥劑灌根的方法防治蠐螬。由于種植結構的調整、品種布局的改變及劇毒高殘留農藥的禁用,蠐螬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原有的防治技術已不能適應當前農業(yè)生產和生態(tài)保護的要求[4]。在木薯蠐螬的綜合防治中,藥劑防治占有重要地位,而高效、低毒藥劑的篩選及有效應用是木薯蠐螬藥劑防治工作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云南省保山市受蠐螬危害嚴重的木薯種植園開展了蠐螬種類調查及藥劑防治技術研究,以其為防控木薯蠐螬的發(fā)生與危害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式木薯品種 華南205(Manihot esculenta Crantz.CV.M.South China 205,SC205),又名細葉木薯,自菲律賓引入廣東,后經廣東傳入海南和廣西等地,其適應性強,已遍布中國各木薯產區(qū),是中國栽培面積最大的高產品種。

      1.1.2 供試藥劑 40%辛硫磷乳油(phoxim),江蘇寶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40%毒死蜱乳油(chlorpyrifos),江西省宜春市信友化工有限公司生產;1.8% 阿維菌素乳油(abamectin),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2 方法

      1.2.1 地下害蟲優(yōu)勢種類調查 木薯種植前,采用“Z”字型取樣法對整塊試驗地進行10點取樣,挖土調查地下害蟲,每點取樣1 m2,0.6 m深。

      1.2.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設在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試驗基地內,位于保山市隆陽區(qū)潞江鎮(zhèn)怒江西岸,地處北緯24°57′55′′,東經98°53′03′′,海拔695 m。屬低緯度準熱帶季風雨林偏干熱河谷過渡類型氣候,氣候干熱少雨,地面蒸發(fā)量大,干濕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21.5 ℃,年平均降雨量755.3 mm,絕對最高溫40.4 ℃,絕對最低溫0.2 ℃,全年基本無霜,≥10 ℃活動積溫7 800.0 ℃,年日照時數2 333.7 h,年均空氣濕度70%。土壤為沖積母質發(fā)育的沙壤土,pH值6.5。試驗在木薯蠐螬發(fā)生嚴重、土壤類型、栽培管理條件一致的地塊進行,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共16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個重復30株,株行距0.8 m×1.0 m ,小區(qū)面積24 m2,折合每公頃種植12 500株。2013年5月8日種植,2014年2月18日收獲。

      1.2.3 試驗處理 試驗于木薯種植時,分別將各處理藥劑兌水用噴霧器均勻噴施于播種小區(qū)內,然后深翻平整小區(qū),開溝施肥鋪膜種植,種植方式為斜插,田間管理同大田。

      2 結果與分析

      2.1 云南木薯地下害蟲及其優(yōu)勢種類

      本次調查共發(fā)現(xiàn)地下害蟲38頭,平均蟲口密度為3.8頭/m2,其中蠐螬37頭,占97.37%,螻蛄1頭,占2.63%。經人工飼養(yǎng)鑒定,危害當地木薯的主要地下害蟲種類為痣鱗鰓金龜(Lepidiota stigma Fabricius),又名兩點褐鰓金龜。

      2.2 不同藥劑處理土壤對木薯出苗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木薯出苗率和死亡率與單位面積產量密切相關,提高植株出苗率,降低植株死亡率是保障單位面積產量的必要條件。由表1可知,不同藥劑處理對木薯的出苗率影響不大,除C1與C3處理植株出苗率為98.89%外,其他處理植株出苗率均為100%;不同藥劑處理對木薯的死亡率影響存在差異,其中CK、C2處理死亡率最高,達7.78%,A1、A1+C1、A3+C3處理未發(fā)現(xiàn)死亡植株,死亡率為0,在0.05水平下顯著差異(表1)。

      2.3 不同藥劑處理土壤對木薯地上部分生長的影響

      木薯地上部分的生長與鮮薯產量密切相關,地上部分能夠為地下的塊根生長供應足夠的光合作用積累的營養(yǎng)物質[10]。由表2可知,木薯主莖粗最粗為A3+C3處理,達32.13 mm,比對照提高8.11%,最細為A1處理,比對照提高-7.07%;木薯植株高度最高為A3+C3處理,達318.03 cm,比對照提高14.28%,最矮為B2+C2處理,比對照提高-9.12%;木薯主莖高度最高為B3,達224.91 cm,比對照提高22.38%,最低為B2+C2,比對照提高-10.56%;木薯莖葉重量最重處理為A3+C3處理,達3.53 kg,比對照提高29.78%,最輕的為A1,比對照提高-19.49%。綜合主莖粗、植株高度、主莖高度、莖葉重量均高于對照的處理為B2、B3、C2、C3、A2+C2、A3+C3,其中A3+C3處理明顯高于對照,效果最佳。

      2.4 不同藥劑處理土壤對木薯蟲薯率和蟲害率的影響

      蠐螬將鮮薯取食至僅剩皮層,待地下部分食空后可沿莖基部向上咬食,造成缺株或死苗[11];種莖受蠐螬危害無法正常生根結薯,使得結薯個數減少,產量降低,嚴重時在木質部產生隧道,導致插條腐爛而死亡[12]。由表3及圖1可知,15種藥劑處理土壤木薯蟲薯率和蟲害率均低于對照。植株蟲薯率最低處理為A3+C3,其平均鮮薯條數11.75條/株、高于對照2.84條/株,平均鮮薯受害條數1.23條/株、低于對照1.34條/株,植株蟲薯率10.91%、低于對照18.37%、在0.05水平下顯著差異;植株蟲害率最低處理為A3+C3,平均受害株數為8.67株/30株、比對照減少17.33株/30株、在0.05水平下顯著差異,蟲害率為28.90%、比對照減少57.77%。綜合植株蟲薯率和蟲害率受藥劑處理土壤的影響,效果最佳為A3+C3處理,可為木薯蠐螬防控技術提供一定理論支持。

      2.5 不同藥劑處理土壤每公頃理論產量

      木薯的經濟產量決定單位面積有效植株數和單株的鮮薯產量。每公頃有效株數按“12 500×植株出苗率×(1-植株死亡率)”計算,不同藥劑處理土壤每公頃理論產量見表4。由表4可知,株數、單株產量、每公頃產量均較高的處理為A3+C3,其株數12 500株/hm2、高于對照972株/hm2;單株產量3.21 kg/株、高于對照45.25%;每公頃理論產量由對照的25 476.88 kg顯著提高到40 125.00 kg,增產幅度為57.50%,防控效果十分顯著。

      3 討論與結論

      據陳青等[9]報道的木薯種植前用30 kg/hm2 “掃蟲光”進行土壤藥劑處理,平均產量達33 600 kg/hm2,本研究采用“40%辛硫磷乳油2 520 mL/hm2與1.8% 阿維菌素乳油1 680 mL/hm2混合液”進行土壤藥劑處理,平均產量達40 125 kg/hm2,增產幅度為57.50%。從木薯鮮薯增產方面來看,本研究中“40%辛硫磷乳油2 520 mL/hm2與1.8% 阿維菌素乳油1 680 mL/hm2混合液”防治效果較明顯。

      云南各木薯種植區(qū)主要在發(fā)現(xiàn)蠐螬危害后采用藥劑灌根的方法防治蠐螬,本研究在木薯種植前采用藥劑噴霧,深翻土壤的技術處理。本研究一是操作簡便、節(jié)約勞動力,防治技術在木薯種植前深翻土壤的過程中完成;二是降低薯農損失,防治技術在未發(fā)生蠐螬危害時進行,起到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15種土壤藥劑處理中,“40%辛硫磷乳油2 520 mL/hm2與1.8%阿維菌素乳油1 680 mL/hm2混合液”對蠐螬有較好的防效,顯著降低了植株死亡率、蟲薯率和蟲害率,增產幅度較大,可作為木薯蠐螬藥劑防治技術推廣應用。本研究僅對供試藥劑在木薯種植前,采用兌水噴霧、深翻土壤的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田間藥效試驗,對于供試藥劑的其它施藥時期、施藥方法及在土壤中的殘留動態(tài)等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致謝 本文在成文過程中, 得到了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婁予強助理研究員的熱心幫助。作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

      [1]劉光華. 云南木薯高效栽培技術[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12.

      [2] 嚴 煒, 劉光華, 婁予強, 等.木薯間套作栽培研究概況及產業(yè)發(fā)展對策[J].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1, 42(4): 391-394.

      [3] 劉樹森, 李克斌, 尹 姣, 等. 蠐螬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中國生物防治, 2008, 4(2): 168-173.

      [4] 劉愛芝, 李素娟, 武予清,等. 花生田蠐螬藥劑防治技術研究[J]. 華北農學報, 2002, 17(2): 70-74.

      [5] 尹 炯, 羅志明, 黃應昆, 等. 6種殺蟲劑對甘蔗蠐螬的田間防治效果[J]. 農藥, 2012, 51(4): 298-300.

      [6]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 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 中國甘薯栽培學[M].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 1984.

      [7]馬惠萍, 潘 濤. 馬鈴薯蠐螬的發(fā)生與防治[J]. 農業(yè)科技和信息, 2011(9): 27-28.

      [8] 陳 青, 盧芙萍, 黃貴修, 等.木薯害蟲普查及其安全性評估[J]. 熱帶作物學報, 2010, 31(5): 819-827.

      [9] 陳 青, 盧芙萍, 盧 輝, 等. 木薯主要地下害蟲蠐螬、蔗根鋸天牛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控技術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 2012, 33(2): 332-337.

      [10] 暢 寧, 劉國道, 黃必志. 4個木薯新品種引種試種適應性研究初報[J]. 農藝科學, 2008, 24(2): 180-183.

      [11] 黃貴修, 李開綿. 中國木薯主要病蟲草害識別與防治[M]. 北京: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9.

      [12] 曾小榮, 鄭剛輝. 木薯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及防治[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1(18): 200-205.

      猜你喜歡
      蠐螬田間試驗木薯
      刮木薯
      干旱區(qū)冷季型草坪蠐螬蟲窩診斷與防治
      田間試驗化肥減量增效促農增收
      蠐螬危害藍莓的識別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果農之友(2018年1期)2018-10-29 10:37:00
      柬埔寨拜靈木薯喜獲大豐收,市場價格保持穩(wěn)定
      挖木薯
      增效氮肥田間試驗結果初報
      如何提高基層科技人員撰寫田間試驗報告的水平
      苦參堿B、C防治薊馬和小綠葉蟬田間試驗
      安徽宿州地區(qū)蠐螬時空發(fā)生特點
      植物保護(2013年4期)2013-09-11 07:23:38
      枣阳市| 平潭县| 正安县| 图们市| 凤庆县| 宿松县| 乌兰察布市| 绩溪县| 海丰县| 磐石市| 沁源县| 海晏县| 南昌市| 成安县| 万荣县| 无为县| 酒泉市| 新竹县| 沂源县| 南康市| 广汉市| 讷河市| 洪洞县| 鹤岗市| 永昌县| 安远县| 旺苍县| 金坛市| 石渠县| 鄂伦春自治旗| 县级市| 五河县| 台湾省| 定兴县| 伊金霍洛旗| 新津县| 万年县| 商南县| 南汇区| 小金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