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君
摘 要:由于新課標的深化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更好的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學需求,通過將信息技術引進到小學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通過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便提高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2-0020-01
引言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聲音、圖片、視頻、動畫等傳播形式將語文知識傳遞給小學生,以一種全新的、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將枯燥無味的知識點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展現(xiàn)出來,不僅滿足了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還能夠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以便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1.應用信息技術解決語文中難點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其難點問題和重要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低,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使用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還能夠較好的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由于小學語文中有的課文中所講的內容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無法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無法切身的體會到作者的中心思想,其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其中的內容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以便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例如,教師在講授《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去過雅魯藏布大峽谷,對其比較陌生,也無法體會到文章中所表達的壯麗神奇思想,也無法感受到我國大好河山的壯闊。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教學,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雅魯藏布江》歌曲,吸引學會融入到學習中來,在播放歌曲的同時,還可以展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引導學生一起去游覽和體會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和神奇。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書本上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能夠直觀的體會到它的壯麗和神奇。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印象,同時,能夠深入的體會到作者對我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1]。
2.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通過簡單的講授教學方式向學生講解知識點和技能,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枯燥無味,還無法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由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并且活潑好動,一味的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容易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夠完善和成熟,對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和知識點無法及時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同時,加上枯燥無味的學習氛圍,其教學效率較低。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中《大瀑布的葬禮》這篇課文時,如果只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授課,學生就無法體會到為什么要為瀑布舉行葬禮。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將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之前的宏偉壯闊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小學生體會到其雄偉壯觀的景色。之后可以播放瀑布瀕臨枯竭的景象,以及當時的巴西總統(tǒng)親自為其舉辦葬禮的場景,通過哀樂的配合,將其瀑布瀕臨枯竭的,就猶如生命垂危的老人的形象體現(xiàn)出來,讓小學生感受到作者對其無比眷戀、傷感之情。通過信息技術營造出瀑布有雄偉壯闊到瀕臨枯竭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小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作者對其眷戀之情,同時,需要警醒我們愛護自己的地球,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2]。
3.采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小學生的閱歷和思維受到限制,小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的時候,會遇到許多困難。同時,新課標標準要求小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能夠根據(jù)已有知識來擴充知識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3]。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材料,并且能夠將其教學信息通過各種形式傳遞給學生,從而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思考和想象的空間。例如,在學習《絲綢之路》的時候,由于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西部輝煌的歷史文化,古代人們之間的貿易和交流之路,同時,也是與亞歐各國的友誼之路。小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不夠了解,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古代絲綢之路的地圖,播放相關絲綢之路的記錄短片等,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文化知識,以便豐富教學內容,更好的理解課文知識。激發(fā)出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
4.總結
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范圍在不斷的擴大,為教育的優(yōu)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僅可以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還可以有效的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作者單位:正定縣南牛鄉(xiāng)牛家莊小學)
參考文獻:
[1]鄧廷青.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交流版),2010,23(06):213-214.
[2]李新建,嚴建榮.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融合的作用與原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15(21):234-235.
[3]張會蓮.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J].區(qū)域經(jīng)驗,2012,13(8):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