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慕竹
晏嬰是春秋時著名的政治家,可他在齊景公即位之初,并沒有得到重用,只是被派去治理東阿(今山東阿城鎮(zhèn))。
雖然來到的只是一個小地方,但晏嬰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工作起來十分賣力,起早貪黑,一干就是三年。沒想到,有一天,齊景公突然召他入朝,拿出一大堆舉報信,責(zé)備他說:“你看,我?guī)缀跆焯旖拥椒从衬愫鞣菫榈男?,你說說看,這是怎么回事?”
晏嬰沒有為自己辯解,上前謝罪說:“臣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過錯了,請再給臣一次機會,讓臣重新治理東阿,三年后臣保證讓您聽到贊譽的話?!?/p>
晏嬰的態(tài)度讓齊景公很滿意,于是同意給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三年之后,齊景公再次召見了晏嬰,這回他的臉上布滿了笑容,高興地說:“我現(xiàn)在耳朵里聽到的,都是對你的贊揚之聲,知錯能改,不失良臣。”說完,下令重賞晏嬰。
然而,晏嬰說什么也不肯接受獎賞。齊景公很奇怪,問他說:“有過則罰,有功則賞,獎賞是你應(yīng)得的,為什么不肯接受呢?”
晏嬰回答說:“臣三年前治理東阿,盡心竭力,秉公辦事,得罪了許多達官貴人。這些反對臣的人一齊散布臣的謠言,大王聽后自然對臣不滿意。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來說臣壞話的人,自然開始夸獎臣了。臣以為,前三年治理東阿,大王本應(yīng)獎勵臣,反而要懲罰臣;后三年大王應(yīng)懲罰臣,結(jié)果卻要獎勵臣,所以臣實在不敢接受。”
齊景公一聽,恍然大悟,知道是自己錯怪了晏嬰。晏嬰進諫的方式,更讓齊景公感嘆,于是他把晏嬰留在身邊,用之為相,齊國由此大治。
北宋熙寧年間,名臣范仲淹的兒子范堯夫任職慶州。
有一天,范堯夫坐轎在街上行走時,突然幾個遭押解的囚犯攔轎喊冤,他很奇怪,就把他們帶到了衙門。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幾個都是羌人,曾在環(huán)州種古手下做事,種古有違法之事,他們幾個是知情人,為了避罪,種古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將他們以強盜罪名逮捕,判決后流放南方。
照理說范堯夫犯不上趟這渾水,一來環(huán)州并不在他的管轄范圍內(nèi),二來種古是名將種世衡的兒子,種世衡是他父親范仲淹的老部下,兩家可謂世交。然而正直的他還是向朝廷檢舉了此事。
種古聞訊大怒,立刻也舉報范堯夫未經(jīng)中央批準,私自開倉放糧,收買人心。果然,皇帝親自下詔,派出御史坐鎮(zhèn)寧州,調(diào)查審理他們各自的問題。案子很快就審清,種古以誣陷罪流放遠方,但范堯夫也遭到貶職,調(diào)往偏僻的地方。
元祐三年,范堯夫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登上宰相之位。因為有過去的結(jié)子,人們都以為種古倒霉的日子到了,可讓人們想不到的是,范堯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薦種古為永興軍路鈐轄,并任隰州知州。
面對人們質(zhì)疑的眼光,范純?nèi)式忉屨f:“種古天性不錯,當(dāng)初他應(yīng)當(dāng)以他父親的軍功授官,他卻推讓給了弟弟,有‘小隱君之稱。種古也很有軍事才能,在抵御羌族入侵中立有戰(zhàn)功。他雖然犯過錯誤,但不能一棍子打死,應(yīng)該給他改過的機會。至于他與我個人的恩怨,我時常反省自己,先輩與種氏上世有很深的情誼,如今引起種氏子孫訟告,是因為我不肖,哪用去討論其中是非曲直??!”
后來,種古得知事情的原委,十分慚愧,寫信向范純?nèi)实狼?,范、種兩家和好如初。
面對別人的誤解,與其爭辯,莫如道歉。與人發(fā)生沖突或摩擦?xí)r,要有一種“怪我咯”的心態(tài),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拿別人當(dāng)借口。為別人的過錯道歉,不僅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種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