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夢想”是個很誘人的字眼,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誰沒有夢想呢?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有自己的夢想;我教過的班里的每一個孩子,即便是學習最差、品行不佳的孩子也都有美好的夢想;而這些孩子背后的家長,哪一個的夢想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啊!教師——我們是一個多么重要的群體,孩子們、家長們的夢想,還有我們的夢想,怎樣才能圓滿地實現呢?我給出的答案是:愛和智慧。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边@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yǎng)優(yōu)秀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生源狀況來講,一個班集體里面不可能都是優(yōu)秀生,肯定還會有一定數量的中等生和后進生。如何充分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作用,使其帶動其他同學往良好甚至是優(yōu)秀生的方向發(fā)展,應該是我們作為班主任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一、以愛育人,營造和諧的班集體氛圍
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優(yōu)秀班主任必須具備的首要品質,是營造班集體和諧氣氛的主要手段。學生只要從心底里感受到老師的愛,那么無論你是熱烈地贊揚他,還是婉轉地提醒他,甚至是嚴厲地批評他,他到都會樂于接受。愛是無聲的語言,是老師與學生溝通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
案例:
高一下學期,我們班一位很文靜的女孩因為和家長慪氣,賭氣私自坐上火車去北京會見網友。事情發(fā)生后班上很多同學都知道這個情況,偷偷向我詢問事情的經過和結果。我利用批改周記時告訴同學們——最恰當的做法就是“視而不見”,昔日如何相處嬉戲,就保持原狀好了,太多言語上的關心反而會讓她覺得有壓力,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同學們明白原因后也很自覺地按照老師的話去做,班上沒有一個人在她回來后詢問關于她離家出走的事情!后來,她媽媽告訴我,她回家后很開心地說:同學們沒有一個孤立她,她在班里過得很快樂,對于自己一時沖動的莽撞后悔莫及!一個學期過去了,現在那女孩子已恢復了身心健康,我想——她在情緒上一直所處于的健康積極狀態(tài),應該對心態(tài)的康復有一定的幫助吧!適當的愛和關心,有時也是一劑良藥!
(在愛的熏陶下,學會了關心集體,關心他人——那么,優(yōu)秀就能成為一種習慣?。?/p>
點評:“三位一體”的德育活動網絡讓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德育工作上目標一致,內容趨同,消除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負面影響,保證德育工作沿著健康的方向健康發(fā)展,是我校辦學理念在德育活動中充分滲透的體現。
二、嚴格要求,樹立班集體優(yōu)秀形象
文理分班的時候,我和新班級的同學經過討論,制定了這樣的班訓:“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要成為級里的表率,乃至學校所有班級的表率,必須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好學上進”是我們班的“標簽”!
案例:
從高三開始,我們班就要求學生周日回校在班自習。當初,對于只在家休息一個晚上就要趕回來自習,班里有些同學不理解,在做思想工作時,我提到了一點:“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要吃苦在前,我們還是重點班,只有一個目標——不到高考不言止!就因為你們是高三級里最優(yōu)秀的同學,覺悟應該是最高的!”這“高帽子”一戴,同學們都樂于接受了任務,并認真地把它完成。
(在嚴格的要求下,學會了維護集體形象,展現自我風采——那么,優(yōu)秀就能成為一種習慣?。?/p>
點評:重視人文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學生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將素質教育拓展到德育活動中,做到自然進行,點滴滲透,細雨潤物;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素質教育結合起來,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滲透科學化、經常化、系列化,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這是學校圍繞辦學理念所進行的新德育實踐活動。
三、持之以恒,習慣訓練無小事
“學校無小事,件件需認真?!睂τ趯W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更是沒有小事可言。簡而言之:“就是注意細節(jié)!”
案例:
關于衛(wèi)生保潔問題,高一開學時令我相當頭疼。搞衛(wèi)生的同學很認真,每天三掃,特別是放學后,把課室打掃得干干凈凈。但到了第二天早讀后,課室就變了樣,地上不是這里散落了一張廢紙,就是那里躺著一個飲料瓶。
我問同學們:“你們的家都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你們會隨便往地上扔垃圾嗎?”
“同學們算一算,一年365天,你們有多少天在學校學習和生活,你們喜歡生活在垃圾堆里嗎?”
通過計算,同學們發(fā)現在學校生活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多,生活在垃圾堆的味道當然不好受,因此大家都注意了保潔工作。與此同時,我還對值日生的工作態(tài)度和保潔意識進行定期評價,表現優(yōu)秀的會給予相應的加分;在大掃除勞動中表現積極的同學除了加分之外,還會發(fā)一封漂亮的“表揚信”予以鼓勵。
從此以后,我們班的教室每天都保持干干凈凈,所有的人都為其他人營造了一個舒適、幽雅的學習環(huán)境!
(注意細節(jié),適時鼓勵,持之以恒——那么,優(yōu)秀就能成為一種習慣?。?/p>
點評:扎實抓好養(yǎng)成教育,對學生提出嚴格而恰當的要求,反復多次地進行養(yǎng)成教育訓練,要求學生在家里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jié)約、熱愛勞動的“好幫手”,在社會上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好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伙伴”。關注環(huán)境保護教育。教育學生牢固樹立“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觀念,深刻認識保護環(huán)境,減少環(huán)境污染,維護生態(tài)平衡,合理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引導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改變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符合環(huán)境道德要求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這些貼近時代要求的主題教育模式正是緊扣我校辦學理念而設計的。
學生的夢想,家長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我們夢想的橋梁是聯通在一起的。 有責任、愛心和智慧的陽光雨露,我相信,我們的夢一定能圓。
(注:本文為廣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重點課題《學校辦學理念與德育系列活動的整合研究》(課題編號:12A13)的研究成果之一。 )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