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帥
(綏化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61)
阿爾伯蒂的美學觀探析
黃帥
(綏化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61)
阿爾伯蒂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詩人、畫家、音樂家、建筑家、科學家。他的著作《論繪畫》、《論建筑》是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社會各方面發(fā)展狀況的重要文獻。他主張美是“適當”,并且把他的美學思想運用到其它領域。他對自然和歷史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認識,沖破了中世紀以來傳統(tǒng)思想對人文主義精神的桎梏。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美學思想發(fā)展的一座里程碑,對于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情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當前的美學研究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適當;和諧
文藝復興,主要是指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在歐洲發(fā)生的思想文化運用。它在中世紀晚期發(fā)源于佛羅倫薩,而后逐漸擴展至歐洲其它國家。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是人文主義精神,即以人為核心而不是以神為核心,肯定人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類生存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人類的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封建神學思想,認為人本身才是現實生活的主體。由此可見,文藝復興運動是中世紀與近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界限,為推動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產生了,這并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阿爾伯蒂認為,美在于“適當”,即和諧、逼真、優(yōu)雅?!八鲝埫涝诤椭C,但他反對把美看作形式上的和諧。”[1](p92)他之所以對美學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主要是由于他在建筑和美術上有著深厚的功底,在認識上實現了由“形而下”向“形而上”的升華。
阿爾伯蒂的名著《論建筑》完成于1452年,出版于1485年,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論著作。在這部書中,他對古典建筑的比例、尺寸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早期的城市規(guī)劃建設經驗進行了全面總結。因此,《論建筑》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學理論的巔峰之作。阿爾伯蒂不僅在建筑理論上造詣精深,在建筑實踐上也尤為擅長。例如,佛羅倫薩的魯奇蘭府邸,圣瑪利亞小教堂正立面,曼圖亞的圣安德烈教堂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因此,在長期的建筑學探索中,他漸漸地認識到了建筑學中的美感。一座好的建筑作品必然是充滿美感的,無論是造型的設計,還是裝飾的搭配,都離不開美學思想的指導?!斑m當”的美學感受就是在建筑實踐的不斷探索中逐漸明晰,完成了“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升華。
與此同時,阿爾伯蒂在《論繪畫》一書中,闡述了他的新藝術理論,他認為藝術立足于現實之上,通過對視覺的科學研究建立起來的。這與傳統(tǒng)藝術只注重技巧和程式,不注重視覺感受相比,有了一個本質的提升和飛躍。和諧、優(yōu)雅、逼真的視覺感受,歸結起來就是一種活生生的美感,是傳統(tǒng)的繪畫技巧和程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阿爾伯蒂在對繪畫理論的研究中,漸漸融入了體驗式的美學感受,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美學思想。
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他在社會實踐中能夠融入個人的主觀感受,建立了一種屬于人的美學體驗,而不是獨立于人之外的美學教條。
阿爾伯蒂認為:“最偉大的藝術品不是巨制,而是istoria?!庇纱丝梢?,阿爾伯蒂對美學的認識和中世紀時期的美學思想不一樣,沒有機械的、教條的因素在里面,而是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認識美學。阿爾伯蒂認為,歷史是最偉大的藝術品。這種觀點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豐富的哲學內涵。在今天看來,對歷史的生成過程仍然存在著必然性與偶然性的不同認識,尚沒有統(tǒng)一的結論。在文藝復興時期,阿爾伯蒂就能夠從哲學視角出發(fā),認識到歷史生成過程的豐富性、愉悅性,認識到歷史的深刻內涵,認識到美存在于歷史過程中,實在是難能可貴。
Istoria的另一個含義,是指人物的特征與靈魂,即一種典型說。但是阿爾伯蒂的這種觀點并不是“美是典型“。1942年,我國著名的美學家蔡儀先生在《新藝術論》中首次提出“美是典型”的觀點,認為藝術的典型形象是美的,藝術的美在于藝術的典型,進而推倒出一切的美都是典型。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與蔡儀先生的美學思想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阿爾伯蒂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出發(fā),揚棄了傳統(tǒng)的中世紀美學思想的桎梏,通過重視人的特征與靈魂,來彰顯人文主義思想傾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認為,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是人文主義美學思想的代表。
因此,無論是歷史的“美”還是人的“美”,都是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生命之美,這種生命之美體現出的是一種人文主義的高貴性,是一種神圣的、豐富的、愉悅的美感。如果僅僅從文字上理解,我們很難發(fā)現阿爾伯蒂這種哲學氣息濃厚的思想傾向。在當時浪漫的文藝復興背景下,阿爾伯蒂從歷史的、人文的角度出發(fā),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統(tǒng)一到美感之中,這也是一種認識論思想的飛躍。雖然過度宣揚人文主義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思想傾向,甚至走向極端。但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對于引導人們走出中世紀思想的迷霧,無疑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阿爾伯蒂認為:“藝術模仿自然的關鍵在于對自然的理解?!盵2](p191)人類要向自然學習,要掌握數學知識,進而發(fā)現藝術之美。阿爾伯蒂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思想觀點,與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有著密切的聯系。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導致資本主義萌芽迅速蔓延。在資產階級力量逐步擴大以后,與傳統(tǒng)的宗教勢力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進而引發(fā)了文藝復興運動。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擺脫了傳統(tǒng)宗教思想控制的人們,迫不及待地開始探索周圍世界。既有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也有對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思考。因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阿爾伯蒂對美的認識逐步加深。他把人的主觀情感在客觀世界中抒發(fā)出來,一掃傳統(tǒng)宗教勢力的統(tǒng)治陰霾,讓他的藝術作品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感染力。
除此之外,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建筑學家和畫家,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有很重要的部分是來自于自然界,而不是“閉門造車”。在建筑和繪畫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基本的數學常識。因此,阿爾伯蒂對于美的認識,是建立在實踐過程中的一種體驗式美學,同樣具有人文主義色彩。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可以看出是他認識論思想的產物,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世紀美學思想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自然、數學與藝術相關聯,是一種體驗式的美學思想。
綜上所述,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在藝術名望上,他沒有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人那樣聲名顯赫,但是他的美學思想對于破除中世紀以來宗教思想的桎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阿爾伯蒂對于美的認識,對于歷史的認識,對于自然的認識,對于綜合指導藝術創(chuàng)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給當時人們的思想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對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有著星火燎原般的意義。但是從當今時代來看,過度強調人文主義思想,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軌跡也恰恰證明了一點,人的發(fā)展始終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自然。人類的自由不能演變成無限制的自我膨脹,人類的發(fā)展更不能以犧牲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社會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人類生存需要平等的格局。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俗話說,重病還需猛藥醫(yī)。沒有強烈的震撼,就不能有徹底的覺悟。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為我們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1]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凌繼堯.西方美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B83-06
A
1007-0125(2015)03-0248-02
黃 帥(1992-),男,黑龍江鶴崗人,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