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萬忠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感嘆:漢語是世界上最復雜、最難掌握的語言。持這種觀點的人,似乎想強調由于漢語語法規(guī)范的相對簡單和靈活,大大增加了理解和使用漢語的難度。的確,在現(xiàn)實中,不規(guī)范、不正確使用漢語,甚至鬧出笑話的情況屢見不鮮。在非正式交際場合,我們可以適當忽視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規(guī)范,然而,就行業(yè)特點而言,教育工作者必須比廣大普通民眾更加自覺地遵守這些規(guī)范。當然,這個問題比較大,也比較復雜。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在本文中將結合實例概要闡述正確理解和恰當選用現(xiàn)代漢語詞語時必須解決好的幾個問題,希望與同仁相互提醒,共同提高。
一、要弄清詞語的構詞方法
弄清構詞方法對于正確理解和恰當使用漢語詞語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從構詞方法的角度看,現(xiàn)代漢語的詞語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大多數(shù)合成詞的構詞法是合成法,也有少數(shù)是派生法和縮略法。其中合成法包括:并列式(如“動靜”)、偏正式(如“秋天”)、陳述式(如“自信”)、支配式(如“脫水”)、動補式(如“摧殘”);派生法就是在基本語素的基礎上通過加前、后綴的辦法組成新詞語,比如“老虎”“桌子”等;縮略法就是把比較長的短語縮寫成由幾個核心語素構成的新詞語,比如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簡縮成“文革”,將“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簡縮成“嚴打”等。忽視詞語的構詞方法,有時會產生“望文生義”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錯用詞語。比如“效尤”是個支配式合成詞,其中的“效”是仿效的意思,“尤”是“錯誤、過失”的意思,整個詞的意思是“明知道是錯誤的還要按照去做”,而不是單純表示按照別人的行為去做。成語“文不加點”中“點”是“修改、刪改”的意思,整個詞是“形容某個人文思敏捷,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需要修改”的意思,不能理解成“某個人寫的文章格式不規(guī)范,自始至終沒有標點符號”之意。
二、要明了詞語的詞義系統(tǒng)
劃分現(xiàn)代漢語詞語詞義系統(tǒng)的標準有多個,以詞義發(fā)展演變的脈絡為標準,可以將現(xiàn)代漢語詞語的詞義系統(tǒng)劃分為詞語的本意、引申義、比喻(象征)義、語境義等幾個支脈。比如,“中”這個詞,其本意是“納入,置入……中”;隨著語言的演化,引申出“內、里”的意思;以此為基礎,又引申出“中間,一定范圍內適中的位置”“內心”等意思,其原始意義反倒很少使用了。有的詞語,其含義并不是構成這個詞語的兩個語素的意義,有些人忽視或者不了解這個區(qū)別,導致誤用詞語。比如,“染指”一詞源于一個典故:春秋時鄭靈公請大臣們吃甲魚,故意不給子公吃,子公很生氣,用手指在盛甲魚的鼎里蘸了點湯,嘗了嘗滋味。后來用“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正當?shù)胤值没驙幍美娌荒芙小叭局浮薄?999年12月7日,中央電視臺《體育新聞》欄目播出的一條新聞中說“中日韓三國都有染指金牌的實力”,此處“染指”一詞的使用就是錯誤的。
三、要遵守詞語的使用規(guī)則
現(xiàn)代漢語詞語的使用規(guī)則包括詞義、詞性、適用環(huán)境、搭配對象等幾個主要組成部分,是語法學家經長時間研究、總結后固定下來的。先說詞義的準確把握,比如“啟示”是“啟發(fā)指示、使人有所領悟”的意思,“啟事”是指為公開聲明某事而刊登在報刊上或張貼在墻壁上的文字,這兩個詞不能混為一談,但現(xiàn)實中經常有人用錯這兩個詞;再說詞性的恰當使用,比如“反應”是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tài)度或行動”,常用作名詞,而“反映”則是指“反照,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xiàn)出來”,常用作動詞,現(xiàn)實中弄不清這二者區(qū)別的人為數(shù)可觀;接著說詞語的適用環(huán)境,比如成語“美輪美奐”古代用來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眾多與宏麗,現(xiàn)代也常用來形容家里裝飾、布置得漂亮,但不能用來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的美好;最后說說詞語經常的搭配對象,詞語搭配錯誤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2014年9月17日,CCTV-1播出這樣一條新聞“美國將擴大打擊敘利亞極端組織的力度和規(guī)?!?,“擴大”的意思是“使規(guī)模和范圍增大”,不能與“力度”搭配在一起使用,這句話應該表述為“美國將擴大打擊敘利亞極端組織的規(guī)模,加大打擊力度”或“美國將加大打擊敘利亞極端組織的力度,擴大打擊規(guī)模”。在正式交際場合,這些規(guī)范是使用現(xiàn)代漢語的人必須遵守的,不允許任何人隨意地、甚至主觀臆斷地加以處置。否則,如果人人都自說自話,輕則達不到人際交流的目的,重則會人為地制造交際對象之間的誤會。
四、慎重使用新造的詞語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大量新生事物不斷涌現(xiàn),一些新造詞語也由此產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造詞語都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盡管直到目前,國家仍然沒有出臺新造詞語的使用規(guī)范,但是,為了嚴肅起見,在會議交流、學術研討、撰寫公文等正式交際場合,對于新造詞語,我們還是應該區(qū)別對待,慎重使用。如對于“房奴”“給力”等隨著社會發(fā)展產生、內涵明確、外延清晰、完全符合現(xiàn)有漢語語法規(guī)范的詞語,可以使用;對于“大哥大”“康普特”等等已經被官方廢止,或者被社會大眾淘汰的詞語,就不應該再使用;對于“88”“mm”“醬紫”這些很難獲得官方認可成為正式詞語的網絡詞語,堅決不能使用。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