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紅
(漳浦縣綏安中心學校,福建 漳浦 363200)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從小學生入學開始,就要抓好德育工作。身為母語教育課程的語文,不僅要承擔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任務,還要承擔德育教育、落實德育的重任。那么,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xù)不長,且注意力多與興趣、情感有關,他們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動的、鮮艷的、新穎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于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從“趣”入手滲透德育。
小學生最先接觸的是漢語拼音,它是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學好祖國語言文字的基礎。漢語拼音的教學抽象、枯燥、乏味,針對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教學時,教師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把一個個枯燥無味的拼音編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進行教學。比如:教學“ü”的拼寫規(guī)則時,教師編了一個故事:星期天,小ü高高興興地出門找朋友玩,拼音媽媽告訴它要有禮貌才能找到朋友。它看見“j、q、x”迎面走來,可高興了,趕緊摘下帽子,有禮貌地說:“大家好!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j、q、x”異口同聲說:“歡迎你,我們一起做游戲吧!”當ü不戴帽子時,與j結(jié)朋友成了“ju”;跟 q結(jié)朋友成了“qu”;和x結(jié)朋友成了“xu”;ü自己成音節(jié)時像變魔術般地化成“yu”……它們玩得真高興。玩著玩著,ü淘氣了,戴上了帽子,“j、q、x”就不和它做朋友,都走開了……學生聽到這樣饒有趣味的故事時,不僅記住了ü與“j、q、x”相拼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要去掉上面兩點的拼寫規(guī)則,學會了新知識,還明白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才會受歡迎,才能與人和睦相處的道理。當一個個枯燥的漢語拼音變成了教師口中一個個鮮活故事的主人公,學生就產(chǎn)生了極大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僅學好拼音,也把一個個道理記在心上。
編故事進行拼音教學,寓教于樂,還讓學生從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可謂一舉兩得。教師在教學時也應因勢利導,告訴學生這么有趣的拼音是我們中國語言的特色,讓他們?yōu)橹袊擞羞@樣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并立志把拼音學好。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方方正正的漢字,有其獨特的含義,顯示出中華文字的魅力。教師在教識字時要激發(fā)學生喜歡學習漢字,主動識字的愿望,并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比如:教學“日”字時,教師用課件展示文中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很快,學生就紛紛舉手說:“老師,我知道圖下的字與上面的實物圖很像?!苯處煈o予肯定表揚,因勢利導說:“這種文字叫象形字,是我們的祖先發(fā)明的,是世界上其他語言文字無法比擬的?!睂W生聽了后異常的興奮。教師趁機問:“今天我們要在班級里開展各國語言文字選美比賽,大家有興趣嗎?”頓時,學生像炸開鍋的開水沸騰起來說:“有!”爾后,教師再展示出“日”字的中文、英文 (sun)和日文 (ひ、にち)寫法的課件,問:“你們看哪個國家的文字書寫最美?最有意思?”這樣直觀教學,學生一目了然,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祖國的文字最美!”“我們祖國的文字最有意思!”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使之受到祖國的文化美的熏陶。此時再讓學生學習寫字,學生寫的特別認真。
低年級學生善于模仿,樂于被表揚,他們在識字的同時,受到愛家庭、尊敬長輩的教育,也自覺地把文中小朋友的做法帶到生活中,德育教育的目的自然達到。
古詩短小精悍,歷經(jīng)千百年的歲月淘洗至今依然熠熠生輝,它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和精華,蘊蓄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品格。低年級的古詩學習的目標是:“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教師在教學時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從中滲透德育教育。比如: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草》這首古詩時,教師先配樂范讀,再讓學生反復誦讀,讀準字音,針對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接著讓學生觀看詩的動畫視頻,直觀形象的畫面把學生帶入詩的意境。而后,師問:“你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詩中體會到小草怎么樣?”
生:小草很頑強。
師:為什么?
生:因為大火燒得那么厲害都燒不死它,第二年,春風一吹,小草又長出來了。
師:說得好!你們認為,小草被火燒時害怕嗎?
生:我認為它不害怕,它很勇敢!
師:是啊,小草遇到這么大的困難都挺過去了,多么頑強啊!以后你們遇到困難時,要怎樣做?
生:學習小草,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
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品讀詩句,感悟詩的意境,從而受到德育的熏陶,可謂水到渠成。
小學語文教材選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尤其是一年級教材,圖文并茂,文章簡短,讀來朗朗上口?!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關于低年段閱讀的前兩個目標為: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時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感受祖國的語言文字之美,還要挖掘文章蘊含的德育因素并進行滲透。比如《美麗的小路》,教師范讀后,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喜歡比賽,喜歡新穎的心理特點,采用讓學生賽讀、分角色讀、小組讀、表演讀等多種方法讀課文,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樂在讀中,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讀書中對文章有了較深的理解,此時,教師問:“鴨先生門前的小路以前是什么樣的,后來呢,美麗的小路是怎么不見的,美麗的小路后來找回來了嗎?”這些問題激起學生探究的好奇心,他們經(jīng)過討論交流后,有感而發(fā)地說: “要是我們亂扔垃圾,破壞美景,也會像鴨先生那樣找不到美麗的小路?!薄拔覀円Wo環(huán)境,讓家園永遠美麗?!毕抡n后,學生自覺地撿起教室里、走廊上的垃圾,自覺地為美化校園行動起來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教學生學文,還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弊プ〗逃淖罴褧r機,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獨特育人優(yōu)勢,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滲透德育,可以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種下美德的種子,讓它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
[1]白金聲.語文德育滲透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
[2]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