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陽/文
中國人的飯局講究最多,這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比肩。從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順序,從誰先動第一筷到什么時候可離席,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把“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在中國人的飯局上,靠里面正中間的位置要給最尊貴的人坐,上菜時依照先涼后熱、先簡后繁的順序。吃飯時,須等坐正中間位置的人動第一筷后,眾人才能跟著各動其筷。
中國歷來都是無酒不成席,勸酒是中國飯局最有特色的部分。飯局開始時,主人常要講上幾句話,之后便開始勸酒。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客人一般也要喝完,不但主人要勸酒,客人與客人之間也要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罰酒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罰酒三杯”。
吃完飯后,人們并不是馬上就散去,往往還要聊上一會兒,以增進感情。等坐中間位置的人流露出想走的意思后,眾人才能隨之散去。
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俄羅斯人干脆把伏特加當成了飯局的代名詞,因為無論誰設的飯局,席上都少不了伏特加酒。
在飯局上,俄羅斯人先在每人的酒杯里倒上一杯伏特加。第一杯通常是一齊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隨意酌飲。不過,俄羅斯人在飯局上喝酒從不像中國人那樣?;^,都極為誠實,一般不勸酒,有多少量喝多少。因為在俄羅斯人看來,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門的醉漢。俄羅斯男人常把伏特加比喻成自己的“第一妻子”。
在飯局上幾杯伏特加下肚,能歌善舞的俄羅斯人就會雅興大發(fā),或翩翩起舞,或盡展歌喉,妙趣橫生。朋友間的飯局一般要持續(xù)3~4h,每隔1h休息10min,煙民可出去過會兒煙癮。席上的祝酒詞也很有意思,第一杯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為愛——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對妻子的愛。接下來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誼等。如果是在朋友家里赴的飯局,最后一杯要獻給女主人,表示對她高超廚藝的贊賞和辛勤勞動的感謝。
俄羅斯人的飯局不太講究菜的質(zhì)量和多少,只要有酒喝就行。喝口酒,吃口面包,再來一小口奶酪就是一桌絕佳的飯局。在俄羅斯的一些餐館里,通常也可以看到成群的人圍著桌子干喝酒,那是俄羅斯的窮人在設飯局,沒錢買菜,喝一口酒后就把油膩的袖口貼近鼻子聞一聞,權當吃菜。盡管如此,飯局的氣氛仍然在酒精的作用下熱烈而快樂。
日本人的飲食一貫樸實簡單,飯局上也如此,常讓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如果在早上設飯局,不過是一杯牛奶,一份熱狗而已。中午可能稍微豐富一點兒,有大米飯、魚、肉、咸菜和西紅柿等。晚餐相對來說是最豐富的,有飯有菜有湯,最重要的是日本人通常只有晚上請客吃飯時才會有酒。因此,日本人的飯局一般都設在晚上,他們習慣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飯館。
日本飯局上的氣氛相對來說隨和且輕松。吃飯前都互相為對方倒酒,他們喜歡喝的酒是啤酒、清酒、威士忌、餐酒和燒酒。第一杯一起飲過后,大家就可以隨意開吃了。一般人的觀念中,日本食品只有魚肉,其實不然,日本飯局上許多新推出的食品于近年來已世界聞名了,比如生魚片,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每年人均吃魚50kg,超過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干腌等各種吃法,而以生魚片最為名貴。一般來說自己在家里是舍不得吃的,只有在設飯局時才會叫上這么一道菜來待客,因為在日本人的飯局上,生魚片象征著最高禮節(jié)。開宴時,從魚缸里現(xiàn)撈現(xiàn)殺,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但客人不能放開肚皮吃,因為菜的數(shù)量極少。
德國人吃得比較簡單。早餐主要是面包、黃油,果醬和咖啡。午餐和晚餐一般只有一個湯或一道菜。只有赴飯局時,餐桌上才相對豐富一些,但通常也不過是香腸和蛋糕等。德國人在飯局上主要是喝啤酒,數(shù)量達到驚人地步,平均每人每年飲啤酒145L。
德國人的飯局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吃豬肉喝啤酒。德國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kg,居世界首位。飯局上的菜大部分都是豬肉制品,最有名的一道菜是“黑森林火腿”,它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飯局上的主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整只豬后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只豬腿,德國人在飯局上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干掉它。
新加坡人對酒局持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他們一般不會邀請初次見面的客人喝酒,需等主人對客人有所了解后,才可能設酒局來款待。而且,新加坡的政府官員不得接受社交性酒局的邀請,不然就會被有關單位嚴加懲處。
新加坡人喜歡清淡,愛微甜味道,酒局上的主食以米飯為主,常有炸板蝦、香酥雞、番茄白菜卷、雞絲豌豆、手抓羊肉等風味菜肴。新加坡人在酒局上愛喝啤酒、東北葡萄酒等飲料,對中國粵菜也十分喜歡。去赴酒局的時候,男士必須穿西裝,系領帶,女士們則要穿晚禮服,這樣主人家會覺得受到尊重。如果酒局是設在主人的家里,吃完飯后,客人不能立即就走,要幫主人做清潔工作,否則就會被視為對主人家的不尊重。而且在赴酒局時,客人通常還要隨身攜帶一份禮物,因為新加坡人有贈送禮品的習慣。在酒局上禮物仍原封不動地被擱在一邊,客人散去后主人才會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