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衛(wèi)華
(章貢區(qū)公安消防大隊,江西 贛州 341000)
?
基于不規(guī)則建筑的消防撲救面的確定與技術措施探討
彭衛(wèi)華
(章貢區(qū)公安消防大隊,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高層建筑在各大城市中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xiàn),然而對于不規(guī)則建筑來說,一旦發(fā)生火災,火勢蔓延非常快,人員很難及時疏散,同時火災的撲救難度也非常大,增加了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工作難度,本文以某工程為例闡述不規(guī)則形狀建筑消防撲救面確定的相關問題,并提出相關技術措施,提高不規(guī)則建筑滅火救援的能力。
不規(guī)則建筑 消防撲救面 技術措施
不規(guī)則建筑是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標志,也是社會、城市快速發(fā)展的象征。然而,不規(guī)則建筑具有功能復雜、可燃物多、人員密集、管道豎井多、火災荷載密度大的特點,一旦發(fā)生火災就會引發(fā)嚴重的后果。不規(guī)則建筑在建筑結構、布局、應用等方面與普通建筑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其火災的發(fā)展規(guī)律、危險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對于不規(guī)則建筑火災的撲救也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本人結合實例工程和自身的工作經驗,對不規(guī)則建筑火災撲救面的確定和技術措施進行探討。
2.1 分段考慮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
當建筑的總長度超過一輛消防登高車救援范圍時,則應根據(jù)建筑的總長度增加消防登高車的數(shù)量,在開展滅火和救援工作時應采取分段撲救的方式。此時,消防登高面可分段進行計算:
1.一輛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的面積不得小于15×8m。場地內側邊緣到建筑登高面邊緣的直線距離為5~15m。
2.相鄰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的間距不應超過兩輛消防登高車救援范圍。
3.當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存在坡道時,控制坡道的坡度應不超過5%,否則需要在消防車輪下采取防止車輪滑移的有效措施,確保消防車在滅火和救援過程中的安全性。
當建筑內發(fā)生火災發(fā)生時,被困人員所在的位置不確定,同時又不能在本層自由走動時,此時設置分段消防登高面對營救被困人員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當某段消防登高面受烈火濃煙的阻礙而無法進入時,消防人員可通過另一段消防登高面展開救援。因此,筆者認為,對高層或不規(guī)則建筑,如果消防登高面不能連續(xù)布置時,則可分段進行設置,一般情況下可分2~3段,但不能分段過多,分段太多會對消防登高車的滅火和救援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這是因為消防登高車升降速度比較緩慢,移動位置和重新升降都會延誤營救時機。分段后每段的計算方法和上述相同。
2.2 綜合裙房的進深
當建筑存在裙房時,裙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防登高車靠近著火面,進而影響到火災的有效撲救。因此《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2.1條規(guī)定“消防撲火面區(qū)域內裙房的進深不應大于4m”,由此可見裙房進深過大會增加消防登高車靠近主樓實施撲救的難度。此外,由于消防登高車的型號不同,其相關的參數(shù)也有一定的差別,因而在進行裙房進深的設計時,在嚴格遵守消防登高車迅速靠近著火點原則的同時還要結合消防車的型號確定裙房的進深,當火災發(fā)生時能迅速展開滅火救援工作。
某酒店總建筑面積140666m2,地上21層,地下一層,建筑高度為93m,屬一類高層公共建筑。酒店采用了古堡式設計理念,具有獨特的建筑造型和風格,建筑在豎直方向采用的是“下大上小”的設計形式,建筑逐層向上收進,下部裙房較大,而上部的塔樓較小,至頂部就變成了很多個尖塔,這種建筑體型,為酒店營造一種宏偉挺拔的氣勢。但同時也給火災時消防撲救制造了難題。
酒店從結構形式上屬于不規(guī)則建筑,不規(guī)則建筑消防撲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車靠近不規(guī)則建筑主體結構,開展消防車登高作業(yè)和消防隊員進入建筑內部進行救援和撲救火災的建筑立面,該立面在設計上就需要有進入起火層的直通電梯,快速的對該層以及其上、下層開展撲救作業(yè);另一方面,登高消防車輛消防隊員還應能夠從室外進入樓梯間或前室,開展滅火和相關的救援活動。直通室外的樓梯間、登高消防車或樓梯間為消防隊員進入火場進行火災撲救提供了通道,同時也為被困人員的提供一個安全逃生的通道。因此本工程設置消防撲救面所要達到的消防安全目標是:搶救被困人員,安全疏散被困人員,最大化的縮短疏散時間;為消防隊員進入火場提供方便;通過登高車,為消防隊員利用消防設備進行外部滅火提供方便。
由于該酒店設計著重強調建筑造型,在酒店東側南北兩端自6m標高起各有高度為8m,15m,寬度為7m突出主體的墻面,使得在設置消防撲救面時遇到了很大的難度。
根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2.1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的底邊至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該區(qū)域內裙房的進深不應大于4m”。該酒店的主體周長為525.7m,長邊為198m,因此在進行消防撲救面設置時,如果依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的“主體周邊長度1/4”,則本酒店需要設置的長度至少為131m;當依據(jù)“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時,本酒店需要設置的長度至少為200m。取兩者的較大值,即本工程消防撲救面的長度至少設置200m。本工程主體建筑西側長邊和南北兩側短邊在0.000m標高處需要設置長度不低于185m的消防撲救面作業(yè)場地;在主體建筑東側在6m標高處需要設置長度不小于130m的消防撲救面作業(yè)場地。
綜上,實際設計中本工程的消防撲救面總長度約為185+130=315m大于200m,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但兩個相鄰的消防撲救面水平間距最小也有70m,間隔過大,在加上消防撲救裝備條件的限制,本工程主體結構中部分區(qū)域還存在登高撲救困難的問題。以55m消防登高車為例,在正立面現(xiàn)有的撲救條件下,即使在每個撲火面同時展開沒火救援工作也不能在整個建筑中實現(xiàn)登高撲救,依然存在部分建筑區(qū)域無法顧及到。針對本工程建筑設計的實際情況,在堅持建筑防火和整體施救的原則,同時滿足對整個建筑全面開展登高救援工作,本文對此提出了以下相應技術措施。
6.1 將裙房屋面作為登高作業(yè)場地
由于本工程存在裙房,且裙房的進深都超過了《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2.1條規(guī)定“該區(qū)域內裙房的進深不應大于4m”,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開展登高救援難度比較大,因此本工程將裙房屋面作為登高作業(yè)場地,然后再進行二次登高施救。但在將裙房作為消防撲救面的登高場地使,除了要滿足規(guī)定規(guī)定的要求外,還應滿足以下三個基本條件:第一裙房屋頂結構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即能夠承受大型消防車的荷載;第二裙房屋頂?shù)牟僮鳁l件和室外消防火栓應同地面設置的一樣;第三消防車上屋頂?shù)能嚨雷詈迷O置成雙車道并保證車道的轉彎半徑滿足大型消防車的要求。
6.2 每層設置消火栓
消火栓應每層設置,本工程消火栓的充實水柱為13m。在水泵房內設置至少兩臺室內消火栓加壓泵,當本工程發(fā)生火災時,消防水泵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開關信號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確保消防用水量能夠滿足本工程的撲救工作。此外,還應配備足量的消防器材,消防設備報警系統(tǒng)必須24h處工作狀態(tài),并配備有專人值班,本工程一旦發(fā)生火災,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將火災控制在初期階段。
6.3 消防登高面應靠近住宅的公共樓梯或陽臺、窗
本工程在消防登高操作范圍內,每層都必須設置供消防救援人員直接進入室內的窗口或陽臺,窗口的凈尺寸不得小0.8m×0.8m,窗口距離室內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1.2m。在滿足上述條件要求的情況下也可以設置開啟外窗。當火災發(fā)生時,消防人員無法利用消防樓梯開展救援時,可利用每層的窗口或陽臺,通借助登高消防車快速的進入建筑內部并開展沒火救援工作。
對于不規(guī)則建筑來說,消防撲救面的確定是建筑設計防火審核、消防驗收和消防監(jiān)督管理的主要內容,必須引起設計單位、建審部門、監(jiān)督部門及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確保不規(guī)則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車能夠及時、順利地靠近不規(guī)則建筑開展滅火和救援工作,最大化的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1]梁彥雋,馮曉琦.消防車通道、建筑火災撲救面及撲救作業(yè)場地設計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5(5).
[2]謝景榮.某塔剎建筑火災撲救面設計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12(4).
[3]劉成國.淺談超高層民用建筑火災撲救[J].地球,2014(6).
[4]姜紅.某不規(guī)則建筑消防撲救面的確定及技術措施[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