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明
(福建省建甌市吉陽林業(yè)站 353106)
毛竹黃脊蝗蟲的防治措施
謝小明
(福建省建甌市吉陽林業(yè)站 353106)
介紹毛竹黃脊蝗蟲的形態(tài)特征與發(fā)生規(guī)律,從生物防治、煙劑防治及藥尿誘殺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毛竹;黃脊蝗蟲;形態(tài)特征;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措施
毛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是竹子中最大的竹種。毛竹產業(yè)開發(fā)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效益高的優(yōu)點,是集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短平快項目,也是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福建省氣候條件很適宜毛竹生長,竹類資源豐富,竹林面積占全國的15%以上。近幾年來,因竹林只營造毛竹純林,物種單調,毛竹害蟲天敵缺乏,導致竹林害蟲大量發(fā)生,嚴重危脅到毛竹生長,影響了毛竹筍的產量與品質。黃脊蝗蟲是危害毛竹最嚴重的蟲害之一,輕者影響毛竹生長,重者造成竹林毀滅性的災害。為保證竹林的高產豐產,在毛竹栽培管理上應加強黃脊蝗蟲的防治。
黃脊蝗蟲屬直翅目蝗科害蟲,又名蝗蟲、蚱蜢,黃脊蝗蟲分布于福建省閩北各地毛竹林區(qū),黃脊蝗蟲除為害竹子外,還為害水稻、玉米和高粱等禾本科農作物,以危害毛竹最為嚴重。林區(qū)毛竹林黃脊蝗蟲大發(fā)生,會造成竹山成片枯黃,毛竹不能生長,枯死的毛竹外表呈現紫褐色,莖內積水,纖維敗死。
黃脊蝗蟲卵長橢圓形,稍彎曲,一端稍尖,赭黃色,有蜂巢狀網紋,卵長6~8mm,寬2.0~2.5 mm。若蟲 (跳蝻):初孵若蟲頭灰色,額頂突出頭成三角形。觸角肉色,尖端淡黃色。成蟲:體綠色,雌蟲體長31~40mm,雄蟲體長30~33mm。黃脊蝗蟲以卵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上旬開始孵化,6月下旬為孵化末期。7月底開始產卵,8月中旬為產卵盛期,成蟲開始死亡,9月底為死亡盛期。卵蟲發(fā)育中略增大,顏色逐漸變深,最后成黃褐色,孵化前可見復眼。孵化與氣、地溫關系密切。一天中以14:00~16:00孵化最多,陰雨天以16:00~19:00孵化最多。成蟲羽化多在白天,以8:00~10:00為最盛期,約占30%。
黃脊蝗蟲1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5月初至6月下旬孵化。剛出土幼蟲稱為跳蝻,多群集在小竹或禾本科雜草上,第2d才開始取食。跳蝻經4次蛻皮后羽化成蟲。4齡至成蟲交尾前食量最大,約占總食量60%以上。3齡后跳蝻全部上大竹,先集中為害竹梢,后向周圍擴散為害。跳蝻和成蟲均有嗜好人糞尿和腐臭咸味食物的習性。一般雄成蟲先羽化。黃脊蝗蟲卵產于土中,產卵前成蟲需選擇背北向陽、柴草稀少、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土質較松的竹山山腰或林中空地,也有選擇山窩的斜坡上。
黃脊蝗蟲天敵很多,利用鳥類捕食、紅頭蕪菁取食蝗卵,寄生蜂、寄生蠅寄生于蝗卵,可有效遏制竹蝗的危害。
3.1.1 鳥類 竹林內鳥的種類很多,都可捕食黃脊蝗蟲的跳蝻及成蟲。常見的有小噪鳥、畫鹛、燕子、喜鵲、黑臉噪鹛、竹雞、烏鴉等。尤以小噪鳥及畫鹛捕食量大。
3.1.2 捕食性昆蟲 紅頭蕪青幼蟲可取食黃脊蝗卵,食蟲椿象、步行蟲、食蟲虻、螞蟻可捕食跳蝻。螳螂、胡蜂捕食黃脊蝗蟲成蟲及跳蝻。
3.1.3 寄生性昆蟲 黑卵蜂寄生黃脊蝗蟲的卵,寄生率約5%;小寄生蠅寄生跳蝻,寄生率為4%;追寄蠅寄生黃脊蝗蟲成蟲,寄生率約11%。
3.1.4 寄生菌 抱草瘟,被寄生的黃脊蝗蟲發(fā)病時抱竹而死,尤以秋季氣溫高的條件下寄生率最高。藻菌綱中有一種屬蟲生菌目的寄生菌,被寄生的黃脊蝗蟲死時復眼呈現灰白色,各胸前節(jié)間及背板橫溝中長出成簇不易拭去的霉。
可采用背負式噴粉機噴施復合生物殺蟲粉劑進行防治,粉劑需借助清晨林內的上坡風或傍晚的下坡風將其帶入林內,并在飄移的過程中沉降于葉面,防治時間選擇在日出前后到9:00和日落前1h為好。噴施粉劑時應采取橫向帶狀作業(yè),根據行走的難易程度和速度適當調整噴粉機出藥量,每667m2用藥量約1kg。
利用黃脊蝗蟲喜食帶尿味和腐臭咸味食物的取食習性,將稻草放入2.5kg復合生物殺蟲粉加入50kg尿中浸透,堆放于竹山數堆,竹蚯跳蝻及成蟲趨味取食后中毒而死。
Control measure for Ceracris kingsu Tasi in Moso bamboo
XIE Xiao-ming
( Jiyang Forestry Station of Jian’ou City,Fujian Province 353106)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for Ceracris kingsu Tasi were introduced,and control measures,including biological control,smoke agent,and urine trap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Moso bamboo; Ceracris kingsu Tasi. ;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ccurrence regularity; control measures
10.13651/j.cnki.fjnykj.2015.07.025
2015-03-15
謝小明,男,1971年生,林業(yè)工程師。
(責任編輯:林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