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梅
本年度我擔任六年級(3)班的語文課程兼班主任工作,自1984年參加教學工作以來,長期任教帶班。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上,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工作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時代的合格人才,先后帶過8個初中畢業(yè)班,兩個小學畢業(yè)班。其中有5個被評為學校的模范班集體?,F(xiàn)在由于工作需要又安排我接六年級(3)班的班主任工作。2001年我接畢業(yè)班時,這個班的人數(shù)是全校最多的(共計64名學生)。加之六年級(1)班與(2)班合并,班里上課時,紀律太差,甚至課都很難講下去,頑皮的孩子太多,大部分的孩子學習沒有主動性、自覺性,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在種種困難面前,是退縮,還是勇往直前,我面臨著很多考驗。當時,我很爽快地答應了領(lǐng)導的安排。一是領(lǐng)導信任,二是我自己也有幾十年的帶班經(jīng)驗,再者我也非常愛學生,像魚兒離開水不能活下去一樣。我們教育者是不能離開學生的,離開可愛的學生你就不能稱其為教師。有這樣的思想作指導,兩年來我都是早早到校,晚晚回家,認真上課,認真?zhèn)湔n,認真批作業(yè),常常帶病堅持上課,有時學生看不下去,都求我坐在椅子上給他們講課。我的言行感動了這群調(diào)皮的孩子,他們學著懂事了、聽話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現(xiàn)在98%的孩子作業(yè)都能按時完成了。有人說,你有住院證明就可以在家休息幾天再來上課,可我的責任促使我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孩子的進步、家長的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兩名同學的作文在《小學生讀與寫》上發(fā)表,運動會上獲六年級團體總分第一名,六名同學獲全面發(fā)展生的成績等?,F(xiàn)將這幾十年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介紹如下:
一、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努力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一個班里有五十六名學生,他們受不同的環(huán)境和家庭影響,有不同的個性和興趣愛好,班主任要把他們組織起來,形成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集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五十六名孩子大部分是內(nèi)地來新疆的打工子女,剩下就是七紡下崗職工的孩子,他們的生活習性和特點是誠實、積極進取、自由傲慢。針對這些,我首先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掌握他們的個性特點,與他們同喜同悲,做到有的放矢,把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相結(jié)合,進而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良好的班集體。記得2002年5月份,蔡云青、楊朋、鐘冬泉、沙克四人學抽煙,我得知后,首先對四人進行抽煙對人的身體帶來的害處進行講解,接著在班里進行了抽煙對身體有害的主題隊會,特別是對年幼的少年危害大進行主題隊會活動。孩子們認識到了吸煙的不利,改掉了抽煙的壞習慣。開學不久,我兩次召開家長會,召開學生座談會,針對六年級情書滿天飛的情況,專門召開女生座談會,讓女生學會自尊、自愛、自重,學會自我防范,認真調(diào)查研究,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進行個別談話,培育骨干能力,組織學生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抓住班上存在愛打架、罵人、不愛學習等表現(xiàn),進行集體討論,個別談話,使全班學生頭腦里有辨別是非好壞的標準,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正氣。同時我利用課余時間逐個進行細致的談話,當天發(fā)現(xiàn)問題,當天解決,面對個別不遵守紀律,不尊敬師長,經(jīng)反復教育仍不悔改,我還是耐心教育,以理服人,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畢竟還是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一些家長的不良因素致使這些學生產(chǎn)生了不良習慣和壞毛病,如果我們再不教育他們,就是我們教師的失職,我們教師應該本著一顆“救救孩子”的赤誠之心,為了孩子的明天來挽救他們吧!就像我們班的沙克、王斌等,我都是耐心、反復的教育。
二、培育骨干、鞏固中堅,逐步形成一個堅強的班集體
培養(yǎng)班干部,這是班主任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在實際操作中,總是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并使之組成強有力的骨干隊伍,形成班級核心,進而通過他們有效地把全班學生組織起來,形成堅強的班集體。
陳坤是一名倔強、不服別人的孩子,剛接這個班時,他的學習一般,但他的組織能力強,好打抱不平,在學生中很有威信,很多同學怕他。有一次他與蔡云清打架,蔡云青被他打回家了,蔡云清的母親找到了學校,并打了陳坤,當時陳坤不服氣,順手打了蔡云清的母親,我從中擋住了。恰好陳坤那一拳打在我的身上,當時,我痛得眼淚直流,我勸蔡云清的家長回家,陳坤看沒打到蔡云清母親而打著我,心里也很難過。就此時,我將計就計,對陳坤進行教育:“董老師為此操碎了心,今天又讓你打了一拳,難道你不能為老師分擔一點憂愁嗎?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做個老師信任的好孩子,不要打架了吧。”從此,他的紀律也有好轉(zhuǎn),學習也進步了,只要有打架的孩子,他趕快去拉架。運動會上,他為了報答我,拼命地比賽,奪得了跳遠、男子100米均是第一的好成績。一個班集體積極分子越多,班集體也就越鞏固,教育力量越大。培育壯大班集體的中堅力量,就要經(jīng)常研究班級積極分子的狀況,在工作中要充滿信心,大膽使用,不能求全責備,不能因為一點缺點和毛病而埋沒他們才能的發(fā)揮。我若是不挖掘他們自身的內(nèi)在潛力,就會失去全面發(fā)展的一部分。作為班主任,應該要培養(yǎng)積極分子,加強中堅力量。
三、做好家訪,促進教學,切實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我們都知道,家訪是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和了解孩子的一種重要方式。班主任必須從關(guān)心愛護學生出發(fā),注意工作方法,切忌只登有問題的學生家門,或是帶著厭惡學生、埋怨家長的情緒“登門告狀”。我們不論訪問什么樣的學生,都應實事求是,一分為二,要先介紹學生在學校的成績與進步,再指出他們的某些不足之處,對孩子的優(yōu)點不夸大,也不縮小,要采取與家長共同商討和研究的態(tài)度,力爭對學生取得思想認識上和教育方法相一致,這種平等協(xié)商的態(tài)度和思想認識上的一致,可以使家長同老師的感情變得融洽,這對教育學生是十分有利的。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建立一個模范集體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班里的馮虹劍、劉曉恬、張芳、馬莉四個孩子,我剛帶班時膽子小,學習一般。劉曉恬是七紡下崗職工的孩子,家長不愿意孩子在班里擔任班干部,怕影響學習,我就經(jīng)常對家長講,孩子要多鍛煉,將來要到上社會上闖,光有知識不行,還要有膽識。張芳是內(nèi)地來疆打工的子女,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經(jīng)濟困難,我常培養(yǎng)她的毅力。過生日時,我給她送去生日禮物,促進她學習,經(jīng)過家訪,我肯定孩子是一塊好料,要盡力培養(yǎng),家長也下狠心了,只要她好好學,就是砸鍋賣鐵、撿破爛也要讓她去上學,這樣就更增添了孩子學習的信心。去年馬莉拿了王曉丹家里的100元錢,說是兩人一起去玩,花掉了這些錢。我批評、教育了她,使她認識到不勞而獲甚至偷別人的錢是不能花的,自己掙來的錢才花得心安理得,當時她不敢給家長講,我與她一起回家,講明了事情,家長也認為這樣做對孩子的培養(yǎng)教育有利,我的方法和態(tài)度得到了家長的滿意。馮虹劍的家長總想把孩子轉(zhuǎn)到其他班去,認為這個班里都是打工的子女,壞習慣太多,怕影響了自己孩子的學習,家訪了幾次,又看到馮虹劍的學習一天天進步,家長也取消了轉(zhuǎn)班的念頭。
多年的班主任實踐告訴我,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質(zhì)和先決條件。我們要熱愛這個神圣的職業(yè),要有一股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的精神,辛勤培育更多更好的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學.
[2]心理學.
[3]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筑波大學教育研究會編. 現(xiàn)代教育學基礎(chǔ)[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