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嚴
(吉林師范大學(xué)博達學(xué)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跨文化視角下的吉菜菜名英譯
張嚴
(吉林師范大學(xué)博達學(xué)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組成部分,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各地地理氣候不同,資源物產(chǎn)多樣,以及由此形成的飲食習(xí)慣上的差異,造就了當今人們所熟知的“四大風(fēng)味”和“八大菜系”。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國間往來合作愈加頻繁,吉林省也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參與到世界交流合作之中。在吉林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如何讓西方受眾通過吉菜菜名英譯了解吉林省的飲食文化、風(fēng)土人情,并借此機會讓吉菜走向世界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跨文化視角具體分析吉菜菜名英譯方法,以期對未來實踐起到指導(dǎo)作用。
吉菜;跨文化;英譯
當代德國翻譯理論家瑪麗·斯內(nèi)爾·霍恩比在《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一書中詳細闡述了跨文化翻譯理論,她認為語言學(xué)研究要關(guān)注文本及其情景和文化背景的翻譯研究,要在特定的文化范疇內(nèi)進行翻譯,做到源語和目的語雙文化的翻譯[1]。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認為,翻譯應(yīng)被廣泛地視作文化交流的行為。由此可見,翻譯是在語義等價基礎(chǔ)上的跨語言翻譯,除了傳遞信息外也要關(guān)注其所蘊含的文化,以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吉菜是吉林菜的簡稱,是在關(guān)東菜的基礎(chǔ)之上發(fā)展起來的地方菜系。在2001年中國舉行的第二屆美食節(jié)上,吉菜以其在原材料選擇,烹飪方法及口味等方面的鮮明特色被納入“新八大菜系”之列。近年來,吉林省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諸如東北亞博覽會、長春瓦薩國際滑雪節(jié)等國際性活動在吉林省的舉辦,更進一步加快了其與世界接軌的步伐。與此同時,來到吉林的外國友人對這里的飲食文化也表現(xiàn)出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因此,規(guī)范吉菜的英文譯名,不但有利于傳播吉林省飲食文化,更將促進更多領(lǐng)域的吉林文化走向世界。
筆者以《現(xiàn)代吉林菜譜》中的菜名為語料,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吉菜菜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不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和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
1、不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
一些吉菜在命名上不涉及文化因素,追求直截了當?shù)伢w現(xiàn)菜品的原材料、烹飪方法及原材料口感和形狀等。其命名方法可分為:
(1)以原料為主
此類菜肴在命名時主要采用了簡單羅列主料與輔料的方法,目的在于著重向食客介紹該菜肴所選用的原材料。
(2)以烹飪方法為主
此類菜肴在命名時主要采用烹飪方法加原材料的方法,使食客不但了解到菜品的原材料,更能通過菜名了解其烹飪方法。
(3)以口味為主
吉菜在吉林特有的民族文化,區(qū)域文化和特色山珍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其獨特的口味,并融入了滿、蒙、漢和朝鮮族的風(fēng)味。在菜名中介紹味形,可以讓食客在看到菜名的同時在味覺上產(chǎn)生共鳴,以吸引食客。
2、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
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即有文化內(nèi)涵的菜名。吉林文化博大精深,許多吉菜也擁有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偨Y(jié)起來,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主要體現(xiàn)以下特點:
(1)以人名、地名、店名命名
以人名、地名或店名命名的吉菜十分常見,這類菜肴或表明了菜肴的首創(chuàng)者或首創(chuàng)店,如“李連貴熏肉大餅”,或反映出了地方的特色菜肴,如“前郭羊腿”、“慶嶺活魚”等。
(2)巧用比喻修辭
吉菜菜名中運用最廣,意境最深遠的修辭手法就是比喻。這類菜名以“色”或“形”為基礎(chǔ),將食材比喻成其他事物,使菜名兼具美感與吸引力。例如“水晶狗肉”一菜,菜名一出,食客紛紛好奇“水晶”代表什么。其實這道菜是蒸狗腿肉和狗皮?!八А倍终怯靡孕稳莨菲さ木К撎尥浮?/p>
(3)多用數(shù)字
數(shù)字在吉菜菜名中也屢見不鮮,多因菜肴中主料或輔料種類繁多或烹飪方法多樣,不宜一一贅述,故多以“三”、“五”、“八”等數(shù)字作概述。例如“三吃林蛙”一菜選用長白山特產(chǎn)林蛙的油、子、腿為主料,進行雪衣炸、冰糖煨制、火靠法制成。這里的“三吃”既指來自林蛙的三種食材,又指三種烹飪技藝。
1、不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
由于不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簡單明了地傳遞了菜肴的主要信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可最大限度地追求“信”,做到準確傳達原文信息。其翻譯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以主料為主,用介詞with或in加輔料的翻譯方法其基本形式為:主料(名稱/形狀)+with/in+配料
例:雞絲蕨菜
Chicken Shreds with Fiddlehead
人參枸杞雪蛤湯
Chinese Wood-frog in Ginseng and Medlar Soup
(2)以烹飪方法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方法其基本形式為:
A.做法(動詞過去分詞)+主料+(配料)
例:干煨哈士蟆
Simmered Chinese Wood-frog
鮑脯扒松茸
Braised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Abalone
B.做法(動詞過去分詞)+主料+with/in+湯汁
例:汆松茸飛龍
Quick-boiled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Hazel Grouse in Soup Stock
生拌松江鯉魚
Shreded Carp in Vinegar
(3)以形狀、口感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方法其基本形式為:做法(動詞過去分詞)+形狀/口感+主料
例:炸菠蘿飛龍
Fried Pineapple Shaped Hazel Grouse Meat
雪衣豆沙
Fried Ball Shaped Bean Paste
2、包含文化因素的菜名
這類菜肴的命名往往較為晦澀,若單純地通過字面意思直譯,恐怕不但不能使西方受眾了解菜品的原材料、烹飪方法,反而會引起誤會,給跨文化交際徒增障礙。因此在對此類菜名進行英譯時,應(yīng)做到在傳達基本信息的基礎(chǔ)之上盡量保留文化內(nèi)涵。
(1)與人名、地名、店名有關(guān)的菜肴
其英譯的基本形式為:
A.人名/地名/店名+主料
例:李連貴熏肉大餅
Li Liangui Bacon Pie
B.做法(動詞過去分詞)+主輔料+人名/地名+style
例:伊通燒鴿子
Roast Pigeon Yitong Style
前郭羊腿
Roast Leg of Lamb,Qianguo Style
(2)運用比喻修辭的菜名
吉菜中許多菜名運用了比喻修辭,這類菜名讀起來妙趣橫生,活靈活現(xiàn),但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外國食客來說,都增加了理解難度,只從菜名本身來看,并起不到傳遞菜肴基本信息的功能。因此在翻譯此類菜名時,應(yīng)“放棄形象的比喻的描寫手段,略其形象色彩,退而求其文本上的不沖突,做到概念意義上的轉(zhuǎn)換”。例如,“金錢鹿肉”一菜中的主料為鹿肉,輔料為雞肉丸和榆黃蘑。這道菜在制作過程中將榆黃蘑中間切出方形孔,然后將雞肉丸逐個放倒榆黃蘑上,外形看起來與金錢極似,因而取名為“金錢鹿肉”。但如果直譯為“Money and Venison”恐怕會使西方食客感到一頭霧水。在英譯過程中,為避免誤會的產(chǎn)生,可盡量弱化甚至放棄比喻象征,避實就虛,重點突出菜肴的原材料和烹飪方法。因此“金錢鹿肉”可英譯為“Steamed Venison with Chicken Meatballs and 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3)帶有數(shù)字的菜名
吉菜名稱中不但包含了一些與制作菜肴相關(guān)的詞語,有相當一部分菜名中也帶有數(shù)字,且多為“三”、“五”或“八”。這些數(shù)字有的代表主配料種類,有的用來表示原材料的多種做法,也有的代表菜肴顏色種類。因而在英譯此類菜名時,應(yīng)盡量將數(shù)字所代表的內(nèi)容細化,必要時可放棄對數(shù)字的翻譯或采用加注的方式進行英譯。例如:“熘三樣”為吉菜中的家常菜,菜名中的“三樣”指豬肚、豬肝和豬腸。如果將“三樣”直譯為“three things”恐怕會顯得十分晦澀,因此筆者建議將數(shù)字“三”舍棄,并具體表現(xiàn)出其所指,將該菜英譯為Sauted Pig’s Tripe,Liver and Chitterlings with Pepper。
菜名看似短小精悍,實則內(nèi)容豐富,若想譯出使西方受眾能接受的英文菜名更是復(fù)雜。因而,為了準確有效的傳遞菜名信息,譯者應(yīng)首先對菜肴進行一番考察,了解其原材料、烹飪方法,尤其是其中是否涉及文化因素。只有對菜肴有了全方位的把握,選擇適當?shù)姆g方法和表達法,才能真正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1]郭聰,顧雅青.基于跨文化視角的杭州旅游景點翻譯策略研究[J].語言文學(xué)研究,2013,18.
[2]朱曉媚.淺釋飲食文化中菜名的翻譯技巧[J].河南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2,(01).
[3]何榮顯.現(xiàn)代吉林菜譜[M].吉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2.
[4]張瑞航.吉菜名稱的詞匯構(gòu)成及其理據(jù)分析[J].語言應(yīng)用研究,2009,10.
[5]金曉紅,孫雪娥.商洛地方特色飲食及其翻譯研究[J].商洛學(xué)院學(xué)報,2011,5.
H315.9
A
1008-7508(2015)03-0145-02
2015-01-19
張嚴(1989~),女,遼寧朝陽人,吉林師范大學(xué)博達學(xué)院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筆譯、英語教學(xu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