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飛
(馬鞍山市市政管理處,安徽 馬鞍山 243000)
?
關于城市道路照度標準值的思考與建議
何飛
(馬鞍山市市政管理處,安徽 馬鞍山243000)
摘要:根據(jù)道路等級設計道路亮度(照度)值是現(xiàn)行設計標準要求,通過分析道路照明照度的影響因數(shù),建議按照道路允許的最高車速來確定照度值。同時對于目前部分城市道路出現(xiàn)的盲目追求高亮度的現(xiàn)象,提出照度上限的概念。并結合實際針對當前電瓶車車速過快,建議增加非機動車照度標準值,以實現(xiàn)道路照明設計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節(jié)能環(huán)保。
關鍵詞:道路照明;設計規(guī)范;照度標準值
引言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屬于道路的附屬設施,其主要功能是在夜間為道路提供照明。機動車道照明是為道路上行駛的車輛駕駛人員提供良好的視覺環(huán)境,保障駕駛人員能夠提前發(fā)現(xiàn)前方道路障礙物,并及時制動或避讓,從而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夜間安全。人行道照明則是讓行人能夠看清對面行人的面部特征,保障行人出行安全。CJJ 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后文稱“設計標準”)對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分別提出相應的平均亮度或照度標準值。照度標準值的提出,規(guī)范統(tǒng)一了城市道路照明設計的質量,為道路照明設施的燈具選型、功率選擇、施工安裝和設施管理提供依據(jù)和指導。設計標準是以道路等級作為確定機動車道照度標準值的主要依據(jù)。然而道路等級的劃分并未充分考慮道路照明需求。道路等級只能定性確定照度要求。道路照度標準值的確定應當綜合考慮道路允許的最高車速、路面的摩擦系數(shù)、車輛的平均剎車距離,安全距離來設定下限值,并應結合節(jié)能環(huán)保,在必要安全余量情況下設置照度標準值的上限值。
1照度標準值
現(xiàn)行設計照度標準值按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兩類設定不同的照度標準值。其中機動車道照度標準值按道路類型劃分三個級別,詳見表1[1]。人行道路的照明標準值對商業(yè)區(qū)和居住區(qū)按照人流量大小分為六個標準(見表2)。
表1 現(xiàn)行機動車道照明標準
①含迎賓路、通向政府機關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位于市中心或商業(yè)中心的道路
表2 現(xiàn)行人行道照明標準
2道路等級的劃分
現(xiàn)行《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道路等級的劃分是按照道路在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建筑物和城市居民的服務功能等,將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個等級[2]。
快速路、主干路以交通功能為主;次干路以集散交通的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支路則主要解決局部地區(qū)交通,以服務功能為主。對照設計標準,快速路和主干路對應照明設計標準的Ⅰ級道路,次干道對應Ⅱ級道路,支路則對應為Ⅲ級道路。
3影響照度標準值的因素
表3 不同車速對應的停車視距
由此可見,影響停車視距的因素有駕駛人反應時間、行車速度、路面摩擦系數(shù)、車況、天氣、路面坡度等眾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行車速度。為保證安全,機動車道所設置的照明應使駕駛員在最不利的天氣、最高車速下能發(fā)覺位于停車視距處及其以外的障礙物,即道路照明為駕駛人提供的夜間視距應大于停車視距。不同車速時的停車視距是可以計算的,這為道路照度值的確定提供了具體的數(shù)據(jù)支持。
根據(jù)道路設計規(guī)范,不同等級的道路,其劃分是以其在城市路網中的作用進行劃分的,每一等級道路對應的設計車速并不唯一。具體某條道路的設計速度確定需根據(jù)該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量、地形、地質和投資等因素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確定。Ⅰ、Ⅱ、Ⅲ級道路允許的設計車速分別為100~40km/h、50~30km/h、40~30km/h[2](見表4)。
表4 不同級別道路對應的設計速度
同樣是Ⅰ級道路,其設計速度可以是40km/h,也可以是100km/h,若僅僅按照道路等級確定機動車道道路照度標準值則不夠準確。
4科學確定機動車道照度標準值
隨著城市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建立,道路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標志標牌日趨完善,通過測速設備及交通法規(guī),機動車道的車速度是可以控制的。交通管理部門可根據(jù)道路設計速度結合實際管理需要對城市道路進行限速。對沒有限速標志、標線的道路,且沒有道路中心線的道路,城市道路限速為30km/h;若同方向只有1條機動車道的道路,城市道路限速為50km/h。雨雪等天氣下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30km/h[3]。
因此筆者建議,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可按道路允許的最高車速來確定較為合理。建議結合相關道路法規(guī),按100km/h、60km/h、50km/h、30km/h四級常見速度推薦相應的照度設計標準值。
5照度標準值上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部分城市道路照明出現(xiàn)盲目追求高亮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中小城市。多數(shù)城市道路平均照度超標已是不爭的事實。2005年河南省有關專家與市政等部門工作人員對鄭州市的道路照明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鄭州市的道路照明太過明亮[4]。筆者對所在城市的兩條道路進行實測,平均照度均遠超設計標準值。過度照明與經濟可行、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設計原則相悖,也不符合當前的我國綠色照明規(guī)劃綱要的要求。過度提高路面照度水平對駕駛員的視覺作業(yè)并無作用,反而會造成能源浪費、光污染、光干擾等問題。為避免過度照明的發(fā)生,若能在設計標準里增加照度最高限值,則可指導城市道路照明的設計、建設和維護,并有利于節(jié)能。
6非機動車和人行道照度標準
道路設計規(guī)范對非機動專用車道的設計速度為15~20km/h,設計規(guī)范將其與行人按照統(tǒng)一要求是科學合理的。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普及,80%的電動車速高達40km/h,每年發(fā)生在非機動車道的交通事故量不斷上升。針對這一現(xiàn)象,《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已將最大設計車速超過20公里/小時的電動車將歸類為摩托車納入機動車管理[5]。然而由于配套的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尚未出臺,電動自行車目前仍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為保障非機動車道夜間交通安全,建議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外按照50km/h電動車的停車視距設定非機動車道的照度標準值。
致謝:感謝安徽照明學會馬金柱副秘書長對筆者的大力支持,同時感謝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趙建平先生對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的宣講。
參考文獻
[1]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 45—2006[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2]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 37—2006[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Z].2004:14.
[4] 鄭松波,李佳霖,李文波.照明專家稱鄭州市道路照明過度[N].大河報,2005-7-11.
[5]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Th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f Urban Road Illumination Standard Values
He Fei
(MunicipaladministrationofMaAnshan,MaAnshan243000,China)
Abstract:The value of roadway illumination designed by road grade is the current design standard request. The illumination value is confi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speed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factor of roadway illumination. The concept of illumination upper limit is proposed for the phenomenon of blindly chasing high light. The illumination standard values of non-motor vehicle are proposed aiming at electro mobile high speeding, in order to achieve roadway lighting design safe and reliabl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of .
Key words:roadway lighting; design code; standard value of illumination
中圖分類號:U491.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4-440X.2015.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