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薇
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
(1)阿佛加德羅定律的適用范圍:氣體或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
(2)阿佛加德羅定律的推論:
①由三同推一同,即同溫、同壓、同體積、和相同分子數(shù)這四個量當中有三個量相同則第四個一定相同。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涵義,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涵義。由于關于阿伏加得羅定律有關的題目對思維的嚴密性和準確性有較高的考查要求,所以解題是要注意:
1.若題目給出物質的體積,首先看是否為氣態(tài),只有是氣態(tài)的物質,才能使用阿伏加德羅定律,如果是氣態(tài)物質,則還要看是否為標準狀況,只有在標準狀況下才能使用22.4L/mol作氣體摩爾體積。其物質的量和分子數(shù)目與是混合氣體還是單一氣體無關。
2.若題目給出氣體的質量或物質的量,則求粒子數(shù)目與外界條件是常溫常壓,還是標準狀況無關。
【試題特點及命題方向】
此類題的考查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容易引起學生錯誤的有以下幾點:
1.水:常溫下是液態(tài);
2.稀有氣體:單原子分子;
3.SO3:常溫下是液態(tài)或固態(tài);
4.不是氣體的物質(如非氣體的有機物戊烷,辛烷)不需要標準狀況的條件(以后要學習)
5.氣體的體積:注意標準狀況下才能用22(4 L。
6.把原子序數(shù)當成相對原子質量,把相對原子質量當相對分子質量。
試題難度都不算太大,但概念性強,區(qū)分度好,且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高,且有與物質結構、元素化合物性質、結構特征相結合的題目經常出現(xiàn)。
【經典例題】
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1)常溫常壓下,1mol氮氣含有NA個氮分子
(2)標準狀況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22.4L,所含的氣體的分子數(shù)約為NA個
(3)常溫常壓下,1mol氦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8NA
(4)常溫常壓下,任何金屬和酸反應,若生成2g 氫氣,則有2NA電子發(fā)生轉移
(5)1mol的氯化鐵中鐵離子的數(shù)目為NA
(6)常溫常壓下22.4L水含有10NA個電子
【點撥】(1)正確,1mol氮氣的分子數(shù)與是否標準狀況無關。
(2)正確,任意比例混合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22.4L,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mol,因此含有NA個分子。
(3)不正確,1個氦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氦氣是單原子分子,所以1mol氦氣含有4mol電子,這與外界溫度和壓強無關。
(4)正確,不論在任何條件下,2g氫氣都是1mol,無論什么金屬生成氫氣的反應均可表示為:2H++2e-=H2↑,因此,生成1mol氫氣一定轉移2mol電子。
(5)正確,1mol的氯化鐵是由1mol的鐵離子和3mol的氯離子構成的。
(6)不正確,常溫常壓下水是液體,故22.4L水并不是1mol水.
本題答案為(1)(2)(4)(5)
【強調】溫度和壓強條件只影響氣體的體積,而不影響氣體的質量和物質的量,因此,如果討論物質的量、質量和微粒數(shù)目的關系,則與是否標準狀況無關。
例2:如果ag某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目為b,該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是(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點撥】要求cg該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則必須先求出它的物質的量,則根據質量和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必先求出摩爾質量,由ag氣體含有的分子數(shù)可求出摩爾質量。另外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在同溫同壓下的同一氣體,其質量比等于其體積比,也可以求解。
【強調】對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理解錯誤而導致判斷上的失誤,其主要原因是不理解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靠死記硬背,導致應用上的錯誤,防止出錯的辦法是深刻理解阿伏加德羅定律內容,并根據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進行推導推論的訓練,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規(guī)律總結】
為了加強對考生思維品質、適應性、科學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題者往往有意設置一些陷阱,增大試題的區(qū)分度,陷阱的設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狀況條件:考查氣體時經常給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01×105Pa、25℃時等。
②物質狀態(tài):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苯、四氯化碳等。
③物質結構的考查:高一階段主要是考查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等)時常涉及希有氣體He、Ne等為單原子組成,Cl2、N2、O2、H2為雙原子分子等。
④氧化—還原反應:考查指定物質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時,常設置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被氧化、被還原、電子轉移(得失)數(shù)目方面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