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伍
(新疆兵團建工集團北新國際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我國的房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非常迅速,人民群眾對于房屋建筑的質量要求和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礎,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總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的方法和技術。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要采用一定的地基處理技術來進行地基處理,從而對房屋建筑地基的變形性質和滲透性質進行改善,將房屋建筑地基的承載力提高。
①地基處理具有困難性特點。在進行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的治理時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技術方法,更好的實現(xiàn)預期的效果。地基處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礎,但其具有較大的困難,房屋建筑工程屬于地下工程,建筑的上部結構性能會受到地基的嚴重影響,因此增大了地基處理的難度。
②地基處理具有嚴重性特點。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現(xiàn)地基問題,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處理,地基處理的過程中一旦不慎會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③地基處理具有潛在性特點。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各個施工工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果地基中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被發(fā)現(xiàn),就會給房屋建筑施工留下潛在的地基問題,給今后的施工造成質量和安全方面的隱患。
④地基處理具有多發(fā)性特點。當前我國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的發(fā)生率較高,房屋建筑工程具有較低的整體質量。如果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出現(xiàn)了不當?shù)牡鼗幚恚瑒t會造成房屋的坍塌。
⑤地基處理具有復雜性特點。我國具有國土面積廣、經緯度跨度大的特點,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地質條件,例如鹽堿地、軟土地、凍土地。不同的氣候條件以及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地質災害的頻發(fā)都造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的復雜性。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下環(huán)境是地基處理的整體依據(jù),通過各種方法來對地基進行加固,例如膠結、振密、冷熱處理、排水固結、換填、夯實、擠密等。地基處理技術主要有地基加固技術、地下連續(xù)墻技術、樁基技術等等[1]。
我國比較傳統(tǒng)的地基處理技術主要有樁地基技術、高壓噴射技術、強夯法等。由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出現(xiàn)了越來越復雜的地基處理環(huán)境,而傳統(tǒng)的地基處理方法存在著占用工期、工程造價過高、處理效果不理想的缺點,因此當前出現(xiàn)了一些將多種處理技術進行結合使用的地基處理方法。
2.1.1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和碎石樁的聯(lián)合處理
通過傳統(tǒng)的樁基技術,能夠向地基的深部傳輸來自地基上部的荷載力,并通過緩沖的方法來對沖擊力進行消解[2]。為了提高承載力,可以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來替代傳統(tǒng)的單一碎石樁。碎石樁的作用也由此出現(xiàn)了改變,能夠對上部的地層液化進行消除。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能夠將二者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對地基沉降的速度進行減緩。
2.1.2 碎石樁法和強夯法的聯(lián)合處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處理的過程中,要先處理好填土層中的碎石樁,這是為了對地基土進行擠密和排水固結。進而選定強夯點,利用強大的沖擊力來對碎石樁進行擊散,使碎石沿著樁徑進入附近的護土層,在地基的上部出現(xiàn)了土層和密實的碎石組成的硬殼層,形成了牢固的碎石樁復合地基,從而滿足房屋建筑對地基強度的穩(wěn)定性要求。
在利用強夯法的過程中,要準確的把握夯沉量、夯擊的深處和次數(shù),發(fā)揮最好的夯擊效果。要以土層的厚度等級和實際濕陷的為依據(jù)確定夯擊的加固深度。綜合考慮土壤的屬性、計劃夯擊的深度、地基的結構類型的載荷大小來確定單位夯擊量。夯擊的次數(shù)由地基土的性質決定,在夯擊兩到三遍之后可以再用低能量進行一遍夯擊。
2.1.3 粉噴樁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聯(lián)合處理
利用粉噴樁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固結能力,混合天然的地基土,形成復合地基。該方法能夠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承載力高的特點發(fā)揮出來,并促進粉噴樁的側限約束作用的增強。采用粉噴樁改善上部地基土的變形能力,從而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嵌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后,不會破壞原先固結好的土體。
2.2.1 ⅠFCO強制固結法
ⅠFCO強制固結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使固結的速率得到極大的提高。ⅠFCO強制固結法具有兩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排水系統(tǒng)和加壓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指的是一排排縱向的貫通砂墻,其能夠加快固結的速率,擴大排水的通道。加壓系統(tǒng)主要是利用真空壓力,縮減堵截的時間,使固結的速率加快[3]。
2.2.2 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具有透水性強的特點,在地基處理時主要用于對地基的加固處理,該方法能夠使沖填土的固結速度加快,使將加固處理的費用降低、工程的工期縮短。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將淤泥和粉煤灰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沖填并調勻,改善土的固結性質。
2.2.3 DDC灰土擠密法
該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對地基土的變形進行縮小,并使地基土的承載力得以提高。DDC灰土擠密法的原理是通過孔內深層強夯法,將灰土分層利用螺旋鉆機向孔內灌注,并對樁進行反復的錘擊。這樣可以逐步擴大樁徑,使樁間部分土與樁之間形成復合地基,改變濕陷性黃土的打孔結構,從而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該方法一般用于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在非黃土地區(qū)中的使用效果有限。
地基對于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必須不斷提高地基處理的技術。本文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技術進行了概述,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科學的地基處理新技術和新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地基處理的效果,還能夠降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的成本,提高地基處理的效率,從而提高整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確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使房屋建筑企業(yè)得到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張國強.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的探討[J]. 科技傳播.2011(16)
[2] 王鳳亮.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的探討[J]. 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1(02)
[3] 劉新偉. 保證房屋建筑施工質量與工程的監(jiān)理措施探討[J].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