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娜 賈紅梅 楊 平
(山東濱州沃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56606)
血凝抑制試驗在實際應用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趙英娜 賈紅梅 楊 平
(山東濱州沃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56606)
血凝抑制試驗作為一種簡便快速的檢測方法應用廣泛,但實際操作中會受溫度、紅細胞懸液配制、結果判定等因素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本文主要對血凝抑制試驗操作的關鍵點進行闡述。
HI試驗在實際應用中首先應注意4單位(HAU)抗原的配制,試驗所用抗原在使用前需作血凝(HA)試驗,根據該抗原的血凝價配制4HAU抗原。每次HI試驗所用4HAU抗原均要現配現用,配好后還應作4HAU抗原校對試驗,以確定抗原配制是否準確。配制出準確的4HAU抗原是血凝抑制試驗成功的首要條件。
溫度對試驗影響較大。溫度的高低決定紅細胞與病毒的凝集速度,同時也決定二者的解脫速度。常用感作溫度為37℃或25℃,溫度過低,反應速度慢,觀察時間較長;溫度過高,反應速度快,應及時觀察結果,防止時間過長導致紅細胞與病毒發(fā)生解脫;
血凝抑制試驗中最常見的是跳孔現象(如第3孔和第5孔均出現血凝抑制,而第4孔卻出現凝集),使結果無法判定。微量血凝板的清潔度對試驗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微量血凝板清潔的正確程序為首先用自來水反復沖洗,然后于1%~2%的稀鹽酸中浸泡24h以上,再用自來水反復沖洗2~3次,最后經蒸餾水浸泡24h后37℃烘干備用。
試驗證明,不同雞的紅細胞對病毒的敏感性不同,所以試驗時最好選用3~4只雞的混合紅細胞,一般要求用2~6月齡公雞。為了保證紅細胞的穩(wěn)定性,在紅細胞懸液的制備過程中需掌握好離心速度與時間。進行紅細胞懸液配制吸取沉淀的紅細胞時,要在試管最底部吸取進行稀釋配制,如隨意從沉淀的紅細胞上層吸取將會導致配制的紅細胞懸液濃度偏低,因為最后一次離心洗滌紅細胞后棄去的PBS液會有一些殘留在沉淀的紅細胞上層。配好的紅細胞懸液4℃保存?zhèn)溆?,一般能保?周,切忌使用已出現溶血的紅細胞進行試驗。試驗時要設紅細胞對照、陽性血清對照和陰性血清對照。一般當陽性血清對照孔出現凝集抑制5min內判定試驗結果較好。判斷結果時,將微量血凝板傾斜45度,孔底沉淀的紅細胞流動性好,呈淚珠樣流淌,邊緣無凝集顆粒的為凝集抑制孔,紅細胞凝集被完全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釋度為待檢樣品的凝集抑制價。
S852.4+5
B
1007-1733(2015)06-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