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美玲,崔玉忠(淄博市臨淄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淄博255400)
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胰腺癌48例療效觀察
邊美玲,崔玉忠
(淄博市臨淄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淄博255400)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隱匿,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為局部晚期或出現遠處轉移,晚期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有3%~5%[1~3],一般需要接受輔助化療,常規(guī)化療方案對胰腺癌有效率較低。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們采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晚期胰腺癌48例獲得理想療效?,F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隨機選擇同期在本院就診晚期胰腺癌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36~78歲、中位年齡58歲;其中,初治24例,復治24例?;颊呔洸±斫M織學檢查確診為晚期胰腺癌,臨床分期均為Ⅳ期,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治療前KPS評分70~90分,肝腎功能及骨髓功能良好。
治療方法:吉西他濱1 000 mg/m2于化療周期的第1、8天靜脈滴注,奧沙利鉑135 mg/m2于化療周期的第2天靜脈滴注,21天為1個周期。應用奧沙利鉑期間患者應注意保暖并口服維生素B6,以減輕手足綜合征。治療2個周期,根據腹部CT、彩超、臨床表現等結果來判斷治療效果,如果未緩解再繼續(xù)化療,并于1個周期后再次復查CT、彩超,確認療效?;熎陂g每周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觀察有無骨髓抑制及肝腎功能損傷情況,每2周查1次心電圖觀察有無心臟毒性情況。
結果:48例患者化療4~8個周期,平均5.8周期。按WHO推薦的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完全緩解(病灶消失至少維持4周以上) 2例,部分緩解(病灶顯著減小至少50%以上,并維持4周以上) 20例,穩(wěn)定(病灶減小不足50%或增加但不超過25%) 20例,進展(病灶顯著增大或患者死亡) 6例。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為有效,總有效率為45.83%。不良反應主要是消化道反應,發(fā)生率為30% (14/48) ;其次為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為25%(12/48),應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白細胞介素11治療后,均能耐受預定方案化療;周圍神經毒性發(fā)生率為9% (4/48) ;腹瀉、口腔黏膜炎發(fā)生率為5% (2/48)。以上不良反應均為Ⅰ~Ⅱ級,患者均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傷情況。
討論:胰腺癌發(fā)病年齡主要在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胰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早期診斷也十分困難[4]。對于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療模式雖有爭議,但放、化療仍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臨床研究表明,吉西他濱對多種腫瘤均有顯著的療效,特別被推薦用于治療局部進展期或已轉移的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濱單藥化療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化療,已成為治療中晚期胰腺癌的標準藥物[5]。其對胰腺癌細胞具有較高的抗癌活性,目前在胰腺癌治療中的療效也獲臨床研究證實[6]。近年來,胰腺癌的藥物治療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生存期的延長依舊不夠理想。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卡鉑之后的第3代鉑類抗癌藥物,其藥理特性與其他鉑類藥物相似,但抗癌活性高,不良反應小,且與其他抗腫瘤藥物有協(xié)同作用。奧沙利鉑與吉西他濱聯(lián)合應用時不僅具有協(xié)同作用,同時可以克服腫瘤的耐藥性、減少毒副作用。本研究表明,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胰腺癌總有效率較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且程度較輕,患者均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傷,所有不良反應均可耐受。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療效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以5-氟尿嘧啶為主的化療及吉西他濱單藥化療。兩藥不僅具有協(xié)同作用,同時可以克服腫瘤的耐藥性、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Kelber JA,Reno T,Kaushal S,et al.KRas induces a Src/PEAK1/ErbB2 kinase amplification loop that drives metastatic growth and therapy resistance in pancreatic cancer[J].Cancer research,2012,72(10) : 2554-2564.
[2]呂曉彥,汪延明,李寶生.適形放療聯(lián)合化療在晚期胰腺癌中的研究現狀[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0,5(4) : 651-654.
[3]Kern SE,Shi C,Hruban RH.The complexity of pancreatic ductal cancers and multidimensional strategies for therapeutic targeting [J].J Pathol,2011,223(2) : 295-306.
[4]路軍章,李海霞,曹秀堂,等.胰腺癌112例臨床分析及不同治療方法對生存期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1,10(9) :679-681.
[5]朱翔,張偉強,王土興,等.胰腺囊腺瘤與囊腺癌的CT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0,25(4) : 406-409.
[6]鄭偉,聶青,康靜波,等.立體定向放療聯(lián)合吉西他濱治療胰腺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16(11) : 995-1000.
·個案報告·
(收稿日期:2015-04-01)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