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軍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 寶雞 721200)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的高發(fā)人群[1],故對該類人員需積極的給予干預措施,以預防艾滋病的發(fā)生。對此,筆者在吸毒人群中開展健康教育以預防艾滋病,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的181例吸毒人員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是否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分成研究組98例和對照組83例。研究組中男52例,女46例;年齡19~53歲,平均(38.76±9.56)歲;吸毒時間8個月~6年,平均(3.16 ±1.08)年;吸毒方式:經口20例,靜脈注射58例,經口及靜脈聯(lián)合20例;文化水平:小學46例,初中33例,中專及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4例。對照組中男52例,女46例;年齡20~55歲,平均(39.13±9.79)歲;吸毒時間7個月~7年,平均(3.05 ±1.12)年;吸毒方式:經口23例,靜脈注射56例,經口及靜脈聯(lián)合19例;文化水平:小學42例,初中35例,中專及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5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干預措施,研究組實行健康教育干預:向吸毒人員發(fā)放含有艾滋病有關知識的宣傳資料,共其閱讀;在走廊顯眼處張貼艾滋病相關知識的海報;定期開辦健康知識講座,并通過電話等方式督促吸毒人員的參加;講師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擔任,講解內容包括艾滋病傳播途徑、臨床表現、預防方式、性行為及安全套使用等,內容從淺至深,以促進吸毒人員的理解和掌握;定期組織吸毒知識、艾滋病知識等的討論與知識競答會,增進患者對有關知識的掌握;搜集一些真實案例資料進行講解,引起吸毒人員的重視;向吸毒人員講解危險行為,囑其正確使用安全套并不與他人合用注射器;為吸毒人員提供咨詢檢測服務;告知患者美沙酮替代治療的優(yōu)點及必要性,督促患者按時進行治療。干預時間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觀察指標為兩組對對吸毒有關知識、艾滋病知識、吸毒與艾滋病的關系的掌握情況。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其中吸毒有關知識包含吸毒危害、吸毒引起的不良癥狀等3項,艾滋病知識包括艾滋病傳播途徑、預防方式等5項,吸毒與艾滋病關系包括吸毒者發(fā)生艾滋病的原因等3項。各單項均采用likert分級[2]計分法,完全知曉記3分,部分知曉記2分,偶有知曉記1分,完全不知曉記0分。故得分越高、掌握越好。
表1 兩組有關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有關情況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吸毒有關知識 艾滋病知識 吸毒與艾滋病關系研究組98 6.09±1.22 12.83±2.46 6.35±1.18對照組83 2.15±1.37 4.06±1.88 1.96±1.25 t值 20.460 26.563 24.270 P值 <0.01 <0.01 <0.01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里所有數據均由SPSS13.0數據分析軟件處理而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吸毒有關知識得分、艾滋病知識得分及吸毒與艾滋病關系得分存在明顯差異,見表1。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致命性傳染性疾病,目前尚無預防及治愈的有效方法,一旦發(fā)生后死亡率極高[3]。吸毒人群是我國目前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而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發(fā)生則主要在于如何改變其危險行為[4]。筆者選取98例吸毒人員作為觀察對象并積極給予健康教育干預,與未采取任何干預措施的另83例吸毒人員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實行健康教育干預的吸毒人員對吸毒有關知識、艾滋病知識、吸毒與艾滋病關系知識得分均比較未給予干預措施的一組高(P<0.01)。吸毒人群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人員構成復雜,文化程度多數較低且參差不齊,對艾滋病的知曉更少。健康教育是目前預防吸毒人群發(fā)生艾滋病的有效方法[5],其通過對吸毒人群進行吸毒知識、艾滋病知識等的指導和宣傳,能使吸毒人員學習到并掌握正確的艾滋病防護知識,并明確哪些行為屬于危險行為及知曉癌病發(fā)生可能造成的后果,從而能夠更加自覺的摒棄危險行為,有助于對艾滋病發(fā)生的預防。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吸毒人群中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對艾滋病知識的認識,從而自覺規(guī)避危險行為,預防艾滋病的發(fā)生。
[1] 高亞軍.洛陽市老城區(qū)吸毒人員艾滋病知識與行為調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25.
[2] 樊宇華,孫 瑾.類風濕關節(jié)炎88例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46.
[3] 蒙啟飛.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0,32(6):937.
[4] 梁 嫻,韓德琳,賈 勇,等.醫(yī)院內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預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6):3032.
[5] 劉祝明,秦 俠,胡 志,等.對我國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0,27(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