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黎,王 宏,黃 濤,黃 鋼,沈學善
(1.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6)
?
番茄嫁接紫色春馬鈴薯共生培育方法
王曉黎1,王 宏2,黃 濤2,黃 鋼2,沈學善2
(1.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嫁接不僅使接穗的抗逆性、產(chǎn)量和品質得到改良,還使其后代發(fā)生變異。本文通過試驗總結了番茄嫁接紫色春馬鈴薯的關鍵技術,包括番茄和紫色春馬鈴薯的培育以及嫁接技術。歸納了嫁接對番茄和馬鈴薯生長及抗逆性的影響。
番茄;春馬鈴薯;嫁接;共生
嫁接不僅使接穗的抗逆性、產(chǎn)量和品質得到改良,還使其后代發(fā)生變異,該技術已被成功應用到新品種選育上。如孟昭璜等成功地將綠豆嫁接在甘薯上,并由此培育出了薯綠豆新品種,顯著改良了其品質和產(chǎn)量[1]。張丹華等對綠豆嫁接后代進行長期觀察發(fā)現(xiàn),其變異可穩(wěn)定遺傳[2]。煙草、辣椒、茄子、大豆等作物的嫁接也得到了類似結果[3-7]。
番茄是中國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的果菜之一[8],在蔬菜生產(chǎn)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重茬栽培較為普遍,連作障礙已成為制約設施番茄生產(chǎn)的突出問題。番茄青枯病是一種危害十分嚴重的細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通過土壤傳播侵入病株維管束為害,堵塞輸導組織并產(chǎn)生致病毒素,造成植株萎蔫死亡。該病傳染性強,連作和高溫多雨極易造成番茄大面積發(fā)病,導致減產(chǎn)甚至絕收。目前,選用抗性砧木進行嫁接栽培已成為保證設施番茄抗病、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技術措施。馬鈴薯為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9],是目前位居小麥和大米之后的,作為世界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紫色馬鈴薯是近年興起的朝陽產(chǎn)業(yè)。由于紫色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硒和花青素,而花青素對人類具有許多保健功能,如清除自由基、抗腫瘤、預防糖尿病、保護視力等,紫色作物被視為重要的生理保健食品[10]。紫色馬鈴薯塊莖富含豐富的花青素,作為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中的優(yōu)勢作物,正逐步向效益型作物轉變,在農(nóng)民增產(chǎn)增收、健康食品來源和特色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xiàn)。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第二、三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使我國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尤其在人口增加、食品結構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今社會,現(xiàn)有的種植技術遠不能滿足人們對番茄和馬鈴薯的消費需求。因此,探索新的種植技術,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已成為目前非常重要的課題。
1.1 番茄培育關鍵技術
1.1.1 整地 11月中旬整地、作畦、深翻,施足基肥,為櫻桃番茄種子播種做準備。
1.1.2 番茄種子消毒 用55℃溫水燙種10min(不斷攪動),然后當水溫降到25℃左右,用溫水泡種10h,反復搓洗干凈;把浸好的種子平鋪在干凈濕布上,再蓋上濕布,放在25~28℃條件下催芽,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1.1.3 假植 在種子基本出齊,幼苗開始長出真葉時,進行移苗假植,移苗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把挖出根帶有基質的小苗移栽到營養(yǎng)缽中。
1.2 紫色春馬鈴薯培育關鍵技術
1.2.1 整地 12月中旬,在前作收獲后播種前進行翻耕,耕深20~30cm。140cm開廂,高廂壟作雙行錯窩播種,每壟種植兩行,行距40cm,基肥施在行間,起壟覆土,壟面寬100cm,壟高30cm,溝深25cm。基施復合肥為N∶P2O5∶K2O = 15∶15∶15,復合肥施肥量為1200~1500 kg/hm2。
1.2.2 種薯消毒 優(yōu)選的整小薯用1mg/kg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15 min消毒。塊狀種薯的處理方式為:將種薯切塊,每個薯塊重30~50g,帶有2~3個芽眼,然后用草木灰拌種,放于室內(nèi)通風處晾干;對于未發(fā)芽的種薯,進行催芽處理。
1.2.3 合理密植 紫色馬鈴薯種植密度優(yōu)選為35000窩/hm2。
1.3 番茄嫁接紫色春馬鈴薯共生培育關鍵技術
1.3.1 嫁接時間 2月下旬,當番茄嫁接苗株高達10~15cm或長至6~8片葉時進行嫁接。
1.3.2 嫁接方法 在氣溫10~15℃范圍內(nèi),取嫁接苗頂端莖節(jié)5~6cm,莖端削成刀面平滑的楔形,用嫁接刀從紫色馬鈴薯距離地面7~9cm處切斷,在切口處向下深切1cm左右,將嫁接苗插入切口,使用嫁接夾固定,取過尖的番茄仍可以做苗使用。
1.3.3 嫁接后管理 在溫度13~15℃ 、濕度80%的條件下,使嫁接口愈合,7d 后逐漸增強通風、增強光照等煉苗管理,使之發(fā)育成完整一體的紫色馬鈴薯和番茄立體共生的植株。
2.1 嫁接對番茄生長的影響
2.1.1 嫁接對番茄莖粗的影響 番茄經(jīng)過嫁接緩苗后,生長速度明顯加快,1個月后,株高和莖粗明顯超過未嫁接的植株。
2.1.2 嫁接對番茄葉片的影響 嫁接番茄葉片厚度增加,顏色加深,葉裂數(shù)減少,形狀趨向于馬鈴薯葉片。
2.2 嫁接對紫色馬鈴薯生長的影響
嫁接后對紫色馬鈴薯的顏色影響不大,產(chǎn)量稍降低。
2.3 嫁接對番茄青枯病的影響
目前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國內(nèi)外主要致力于無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細菌、內(nèi)生細菌和生物技術等方法的研究。利用無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細菌等方法對青枯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作用,但是在田間條件下的防治效果卻不太穩(wěn)定。大田的番茄青枯病以綜合防治為主,但是效果也不甚理想??共∮N是防病的最有效途徑,但商品性好的抗病品種很少。近幾年,隨著保護地面積的擴大和復種指數(shù)的提高,番茄青枯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嚴重影響其產(chǎn)量和效益。嘗試采用嫁接的方法來提高番茄的產(chǎn)量和抗病性,有一定的防病和增產(chǎn)效果。由于嫁接后砧木根系發(fā)達,吸水吸肥能力增強,可以顯著提高產(chǎn)量,因此在番茄生產(chǎn)中采用優(yōu)良紫色馬鈴薯品種做砧木嫁接是實現(xiàn)優(yōu)質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試驗將不同亞屬的紫色馬鈴薯和番茄通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嫁接培育成不同物種的立體共生體,該嫁接苗的青枯病病株率均小于5.3%,比不嫁接的增產(chǎn)87.9%。且嫁接苗的生長勢強, 對果實的品質無影響。可以同時收獲地上部的番茄和地下部的馬鈴薯,集豐產(chǎn)和奇趣觀賞性于一體,供人們采摘和觀賞,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物種的抗逆性,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中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1] 孟昭璜,蘆翠喬.綠豆與甘薯嫁接的研究[J].華北農(nóng)學報,1998,4(4):34-38.
[2] Zhang D H, Meng Z H, Xiao W M,etal. Graft-induced inheritable variation in mungbean and its application inmungbean breeding [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7):832-837.
[3] Corbett M K, Edwardson J R. Inter -graft transmission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J]. Nature, 2004, 21 (9):47-48.
[4] Yagishita N, Hirata Y.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new cultivar obtained by grafting in Capsicum annuum L[J]. Jpn J Breed, 1999: 58-59.
[5] 張良作,李家文,蔡立奎.番茄嫁接防治青枯病技術[J].長江蔬菜, 2004 , (6):31 -32 .
[6] 尹賢貴,王小佳.我國番茄青枯病及抗病育種研究進展[J]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5 , 20(2):163 -167.
[7] 楊建平.日光溫室番茄嫁接技術[J] .農(nóng)村科技,2015(1).
[8] Zhang Z.F., Fan S.H., Zheng Y.L.,etal. Purple sweet potato color attenuat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D-galactose in mouse liver[J] .Food Chem Toxicol, 2009,47(2):496-501.
[9] Lu J., Wu D.M., Zheng Y.L.,etal. Purple sweet potato color alleviates D-galactose-induced brain aging in old mice by promoting survival of neurons via Pi3k pathway and inhibiting cytochrome C-mediated apoptosis [J] .Brain Pathol, 2009,20(3): 598-612.
[10] Noriaki S, Riichiro O. Healthy alcoholic beverage‘Pa-Puru’from purple-fleshed sweetpotato[J]. Sweetpotato Research Front, 2006,(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