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丹
(江蘇省啟東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江蘇 啟東 226200)
目前老年性癡呆病因不明,早期診斷困難,亦缺乏有效治療措施[1]。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8月,對70例老年性癡呆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老年性癡呆患者70 例,其中男性41 例,女性29 例,平均年齡(73.1±5.2)歲。入選標準: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ICD-10)或DSMIV 的診斷標準診斷為老年性癡呆;無嚴重軀體合并癥;接觸合作。
1.2 分組: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綜合康復護理組以及常規(guī)護理組,每組35例。其中實驗組男性21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齡(72.7±4.8)歲;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73.6±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3 方法:實驗組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照組則給予常規(guī)治療護理。評價工具選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改良的巴氏指數(shù)(MBI)。所有患者在入院24h以及進行康復護理3月后分別接受評定。
2.1 康復訓練:其目的是對患者智能以及體能等各方面進行鍛煉,延緩其認知功能損害的速度,訓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由經(jīng)過系統(tǒng)培訓的護士進行康復護理,頻率為每周3-4次,每次60min,每月進行分析總結,根據(jù)結果及時調整患者的訓練內容及進度,連續(xù)3個月。
2.1.1 記憶力訓練:記憶力下降是老年性癡呆患者的最明顯癥狀,康復訓練應首先著重進行此方面訓練??勺尰颊呋貞浲虏⑹鲇H身經(jīng)歷的幾件大事,按時間順序說出近1年來最重要的3件事。用圖片、物品、書籍或音樂等幫助患者回憶激發(fā)患者的記憶;應指導患者記住醫(yī)院名稱、經(jīng)治醫(yī)師姓名、服用藥品名稱、家庭住址、家人姓名電話等關鍵信息,并經(jīng)常讓患者重復,增加印象。還可把患者生活物品、作息時間、用餐時間以及其他相關事物寫成標識牌,放在患者觸目所及之處,以增加記憶力。
2.1.2 定向力訓練:主要包括時間定向力和空間定向力的訓練。在患者病房或臥室設置醒目的、患者熟悉的標志或物品,反復指導患者進行記憶,使患者能逐步記住臥室或者病房的位置,經(jīng)常帶患者散步,幫助患者記住街道或建筑的特點,提高患者空間定向力。通過反復訓練和強化記憶使患者能記住一些時間、日期、季節(jié)、氣候等,使其逐步形成概念,強化空間定向力。
2.1.3 分析、判斷、推理能力訓練:組織患者參加無競爭性的集體活動,做簡單的認圖、折紙,排列數(shù)字和簡單的數(shù)字運算,訓練計算以及推理能力。讓患者認識常用物品、水果等,用積木讓患者辨別幾何圖形。
2.1.4 體能訓練: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肢體功能情況選擇適合的體能訓練,如上下樓梯、散步、做老年體操等,在康復訓練過程中要根據(jù)患者體能情況以及興趣隨時調整訓練時間以及訓練強度,活動量循序漸進,以無不適為度。對其進步以及不適要給與肯定或理解,增強器鍛煉的信心,避免產生負性情緒。
2.2 心理護理:老年性癡呆患者隨著認知功能損傷,對周圍環(huán)境的識別能力不斷下降,因而對他們來說,周圍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會出現(xiàn)煩躁、憂慮、恐懼絕望等負性情緒[2]。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患者心理疏導工作,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熱情關心體貼和尊重患者,安慰鼓勵患者樹立生活信心。
2.3 飲食護理:保證飲食營養(yǎng)均衡,盡量鼓勵患者與家屬共同進餐,認真觀察患者進食情況,培養(yǎng)定時進餐習慣。進食速度宜慢,避免出現(xiàn)誤吸或者嗆咳,但鼓勵患者自行進食。針對患者的特點制定不同的飲食計劃。如暴飲暴食者設在單間內進食,保證熱量的同時控制進食量;對拒食或飲食少者,配合家屬鼓勵并誘導患者進食。
經(jīng)過康復護理訓練3個月后,對照組患者MMSE總分以及MBI得分與訓練前相比無明顯提高(P>0.05),實驗組患者MMMSE 總分以及MBI得分均較訓練前明顯升高(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老年性癡呆患者不同時間點MMSE及MBI得分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性癡呆患者日益增加,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的思維、語言、肢體功能逐步降低,直至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和社會功能同時出現(xiàn)難以逆轉的損害,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經(jīng)濟負擔。另一方面,盡管通過早期診斷老年性癡呆并及時進行康復護理訓練,可預防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生并減緩病情發(fā)展[3],但多數(shù)患者難以得到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康復護理。本研究中我們針對老年性癡呆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MMSE 以及MBI得分均呈上升趨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綜合康復護理可以有效保持和提高患者殘存的認知功能及自理能力,明顯減輕患者殘障程度,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從而延緩疾病進展。本研究證明開展認知功能訓練與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的綜合康復護理訓練應該是延緩或治療老年癡呆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癡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1] 黃彩鳳,楊文明,嚴興亞,陳偉.老年性癡呆的中醫(yī)藥治療研究進展.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04):424-426
[2] 張慶華,趙紅.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現(xiàn)狀及進展.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7.(06):361-362
[3] 呂燕.老年性癡呆患者情感障礙的護理.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09):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