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技師學院 王修見
山東科技職業(yè)學院 仝令偉
山東省濰坊市技師學院 徐金玉
“學生第一”在技工教育實踐中的運用
山東省濰坊市技師學院 王修見
山東科技職業(yè)學院 仝令偉
山東省濰坊市技師學院 徐金玉
在技工教育實踐中,要大膽運用“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將學生培養(yǎng)成掌握技能、愛崗敬業(yè)、彰顯人生價值社會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學生第一 學業(yè)分析 因材施教
“學生第一”是從教育學的觀點出發(fā),以學生為本,教育根據(jù)學生特點,用適合學生的方法,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由內而發(fā)的學習興趣,從而快樂有效地的學習。為學生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生培養(yǎng)有自信、陽光、勇于擔當、掌握技能、愛崗敬業(yè)、彰顯人生價值的人。
要實現(xiàn)以上教育目標,要把學生放到第一位。詳細地了解學生、熟悉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了學習主動性,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習效果可就不一般。
“學生第一”要對學生做細致分析,全方位地知曉學生情況。通過成績分析、談話交心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立體、多層次地了解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技工院校的生源大多數(shù)是從初中分流的升高中無望的學生,普遍存在學業(yè)成績不高,性格特異等現(xiàn)象。
學業(yè)成績不高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上不去,又不能正確歸因,認為自己笨,自我放棄,失去了學習興趣;家庭因素影響,如父母離異,父母只忙于賺錢,家庭教育跟不上,對孩子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脫節(jié),加上學生的自制力不強,被社會不良因素引誘,玩網(wǎng)絡游戲成癮,分散了學習精力。
對于問題存在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因材施教。對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學生,首先要學習方法。例如,學習英語時,注重課文背誦,背誦多了就會形成語感,學習基礎就會牢固。這時再點出其中的語法因素,學生自然能融會貫通,對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背誦課文也有竅門,如背誦時間要選在睡前、清晨等適宜時段。睡前背誦,入睡后不再有別的事情打擾,大腦有一個最佳的自行記憶過程,學的東西記得好。清晨人的思維清晰,記憶能力強,重復幾遍就記住了。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打消了學習畏難情緒,學習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性格特異,多與家庭不利素因影響有關,特別是父母外出打工、離異家庭因素。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加強關懷,用愛的溫暖融化他們僵硬冷漠的心。關心學生就是心中裝著學生,心中想著學生。學生生活上有困難時及時幫助,學生身體出現(xiàn)不適時,教師及時幫助尋醫(yī)問藥。學生困惑時及時交流,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幫助“清理路障”。學生生活遇到不便時,教師及時幫助排憂解難。學生失落時及時關愛,通過思想指引,情感慰藉,消除孤獨和無助,學生產生歸宿感,為學習提供溫實的后盾。教師對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不尋常的行為不能用定向思維對待”,動輒訓斥,更不能變相體罰。正確的態(tài)度應是:了解學生的動機是出于善意還是惡意,很多時候是學生的不正確行為,是因為對善意的表達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式。同時,需要皮格馬利翁的“期待效應”,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改正錯誤,錯誤的改正過程不可急于求成。
“學生第一”要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切入,切入以后引向學習通道。例如,李希貴在《學生第一》中,在北京任教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舉辦“北京十一學校奧林匹克運動會”,每個班代表不同的國家參加,讓學生從開好“世界運動會”這個目標,主動的去學習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服裝配飾,體育的優(yōu)勢項目等地理人文知識。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開拓了視野,將眼光放遠到世界各國 ,站在這樣高大上的角度上,也能發(fā)覺自身的渺小,產生了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多學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具體到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志向不高。解決這個問題最恰當?shù)姆椒ㄊ翘嵘龑W生視野。囿于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在生活中父母親人的過度眷護,生活的照顧無微不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造成了獨生子女獨立能力差,缺乏自理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缺失了自立、擔當?shù)染?,缺乏對自身正確的認識,存在自大意識的弊病。這樣的學生外強中干,外表看起來很強大,其實內心很空虛。到了叛逆期,急于想擺脫了父母的幫扶,加上對社會的分辨能力、適應能力、自控能力又比較弱,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引誘時很容易誤入歧途,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解決自大的辦法可以是增加歷練,學校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歷練的機會,使學生在歷練中經歷挫折,意識到自身缺點,進而自我蟬變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歷練的機會有:可以組織開展利用科技文化節(jié)、義工服務、做志愿者等活動,用各種有效的激勵措施,吸引學生參加,特別是需要用知識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開始的時候,簡單一點,讓學生逐漸找到自信后再增加難度,激發(fā)學習動力。通過類似的歷練,學生消除了學習厭倦感、放棄感,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從而快樂的學習,最終達到我們的教育目標。教師可以用思想演練引導學生把自身放到宇宙、天地、大自然的視野當中,與之產生強烈的對比,正確認識自身的渺小,思考自身如何生存,通過增加生存危機感激發(fā)學習動力,實現(xiàn)自我突破,掌握本領為社會做貢獻,彰顯人生價值。
技工院校的生源在學業(yè)成績上沒得到學習要領,基本上沒有找到學習的樂趣,或者有的學生不具備學習基本要素。在技工教育的實踐中,教師要大膽運用“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培養(yǎng)社會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ISSN2095-6711/Z01-2015-0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