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qū)五十一公里小學 尹希月
淺談小學階段作文“活性”教學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qū)五十一公里小學 尹希月
作文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作文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占著重要地位。這不僅是重點也是難點,集中表現(xiàn)在作文教學推進緩且難,學生學習困難,作文質量參差不齊。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呢?關鍵在于一個“活”字。
小學作文 日常生活 興趣獎勵 自主評價
作文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從教生涯中,教師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是學生,特別是剛從學齡前進入小學的學生怕寫作文,即便是中高段學生,寫作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座不小的高峰。究其原因,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在對教材重難點的分析上,而小學階段是依照字、詞、句、段、篇的教學順序推進,重點始終集中在字、詞、句及課內閱讀上,大大壓縮了作文教學時間,導致作文教學推進緩且難,學生作文質量參差不齊。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呢?關鍵在于一個“活”字。
作文與積淀有關。文學的創(chuàng)作有其生活化的來源,它往往依賴于個人對日常生活的體悟,低段作文也正是如此。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很有必要。
閱覽報刊雜志,欣賞名勝古跡,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在豐富視野的過程中積累作文的素材。學會從現(xiàn)代化的資訊中汲取有利資源,學會從自然之源里找尋生活的印記,使學生推開自然之窗,面向社會。
學生的語言學習都有一個“模仿”的過程,自牙牙學語到精巧的架構文章,由模仿到內化,這一過程始終存在。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的缺乏是寫作的最大難題,若是想要保持寫作激情,寫作素材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拓寬視野,開闊思維。好詞佳句的積累是對現(xiàn)有知識系統(tǒng)的填充,會明顯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在仿寫訓練中,將好詞句用在恰當?shù)奈恢?,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詞匯的使用方式,還能熟悉寫作的框架,促進知識的遷移與運用。開展仿寫訓練是極有必要的,照貓畫虎,先描其形,再模其骨,使學生更快地觸到作文本質。
心理學認為成功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信心。培養(yǎng)興趣是激活寫作的前提。好動、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在他們擅長熱愛的領域能玩得開心,玩出新意。興趣是名師教學也無法超越的學習原動力,始終圍繞興趣展開的校園活動能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悟能從中提煉出不同個性的作文素材。興趣能引導學生有意識地主動感知學習,內化己用,最終訴于筆端。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及時鼓勵與表揚是必不可少,發(fā)掘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并予以肯定,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繼而有持續(xù)的動力。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對寫作喪失信心繼而毫無興趣,是寫作能力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教師要看到學生點滴進步,要在批改作文時加以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面對自己的錯誤往往是盲目的,然而卻總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伙伴的“小辮子”,課堂上與同學作品的分享與交流,能讓學生在同齡伙伴身上獲得經驗教訓。在評比欄上展示好的作品,使學生的辛勤勞動得到應有肯定,使學生能體會寫作的重要性和樂趣。
人用皮膚感知世界,用哭泣傳達內心,除去一切生存本能,說話是一個人最先學會的技能,遠遠早于思考。說話是鍛煉思維的一個過程,小學生在校時間長,與教師、同學相處及交流時間遠超家人,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和大量的言語交際訓練機會。除了課余時間的隨意交流,課堂上系統(tǒng)的訓練,在日常教學中除去課堂問答外,每周的口語交際訓練中鼓勵學生說“真”話。說自己的真實的生活,說節(jié)假日的歡樂時光,說自己看閱讀書籍的收獲。這些伴有真實情感的畫面流于紙上,使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行文風格及道德觀點。
作文批改是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過程往往注重參與與解讀,極少有學生在“作”后學會“改”。此時,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教師既要在作文批改下工夫,又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修改習慣,引導學生把自己的作文通讀幾遍,發(fā)現(xiàn)錯漏之處,從字、詞、標點入手修改句、段,最終達到“篇”的通順連貫?!白愿摹蹦芰δ軓母旧咸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
同時,教師還可以并行多種評價形式,如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的彈性評價或回避評價。我們應鼓勵學生的自我評價或共同評價,并尊重這種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指導思想更加包容,更加開放。自主評價方法也十分簡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理應將把“評”讓給學生,即不同個體之間的鼓勵與肯定,把“改”同樣讓給學生,即對相同年齡層次的不同思維方式的意見和建議。當然,因受年齡限制,指導意見或許不夠權威與客觀,畢竟同一階段的認知能力具有同一性與局限性。這時,教師可以采取集中班級作文意見進行統(tǒng)一指導的方法,將學生的局限性降到最低。
“活”的作文教學具有極強的彈性和包容性,能更好、更靈活地針對不同特征、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作文教育,能把感性認知融入理性行文中,以此為契點,更好地推行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ISSN2095-6711/Z01-2015-08-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