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良
(濰坊碳化硅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 濰坊 261041)
半個多世紀以來,科技界對于宇宙的起源、暗物質、黑洞等宇宙的奧秘有了深入的研究,現(xiàn)在科技界普遍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的理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整個宇宙起源于一個比原子還小的點(奇點),在宇宙大爆炸以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整個宇宙一片空寂。宇宙由一個點(奇點)爆炸以后產生大量的能量,能量轉變成大量的物質(愛因斯坦認為物質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變的,E=mC2),大量的各種物質在萬有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行星、恒星、暗物質、黑洞……等等,從而形成了整個宇宙。
佛教是一門宗教,現(xiàn)代科學把他看作為迷信,但我們仔細閱讀一下佛教經典發(fā)現(xiàn)佛教對宇宙起源的描述與宇宙大爆炸理論驚人的相似,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可以通過修“戒、定、慧”三學,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開“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么佛教對宇宙起源的認識是怎樣得來的呢?他是由“大徹大悟”之人,也就是成佛的人,進入深深的憚定親眼看到的,佛教認為成佛的人進入深深的憚定可以突破空間維次,進入不同的時空,可以看到過去、現(xiàn)在、未來。我們先不要評論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我們先看一下佛教對宇宙起源是怎么描述的?對物質的組成是怎么描述的?
佛教認為人可以通過修“戒、定、慧”,證得“阿羅漢”果位,“菩薩”果位和“佛佗”果位,佛教修學的最高果位是“佛陀”果位,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證得“常寂光”果位。在“常寂光”階段,沒有執(zhí)著,沒有煩惱,沒有習氣,不起心不動念,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現(xiàn)象,也沒有精神現(xiàn)象,整個宇宙一片空寂,這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描述的大爆炸前的景象是完全相同的。大乘佛教認為宇宙是無中生有,整個宇宙是自性(奇點)變來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說凡是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有生有滅的,包括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山河大地都是時時刻刻不停變化的,不斷生滅的,唯有自性是不生不滅的?!缎慕洝飞险f:“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褪钦f任何物質(這里的色當物質講)都是無自性的,都是空性的,都是有生有滅的,大乘佛教認為眾生平等,一切生物包括植物都是平等的。還說“有情無情,同園種智”。也就是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人、生物、植物、山河大地、礦山、礦物都是平等的,都是有靈性的,因為它們都是由一個自性變現(xiàn)出來的,都來自于“常寂光”?!俺<殴狻笔撬麄兊睦霞遥麄€宇宙是一體的,來源于同一個自性,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和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因為起源于同一個點(奇點),所以整個宇宙包括星體、暗物質、黑洞的化學成分是一樣的理論,是完全相同的。
現(xiàn)代科學認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電子、中子、質子、中微子、超玄、夸克等組成。佛教認為物質是由隙游塵(如窗隙間人肉眼可視之光中浮游細塵而言)組成,隙游塵七等分為牛毛塵(能附著在牛毛尖部的浮游細塵),把牛毛塵七等分為羊毛塵,把羊毛塵七等分為兔毫塵,把兔毫塵七等分為水塵(即這種顆粒小到在水分子的間隙中可以自由穿梭)。水塵七等分為金塵(即在金屬塊中,金屬顆粒間可以自由穿梭的微塵),金塵七等分為極微塵,極微塵再細分發(fā)現(xiàn)能量波(意念波)。也就是說物質最終是由能量波(意念波)組成。這也證明了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的一個著名理論“物質是由能量構成,物質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變的E=mc2”,物質是由待于轉變成能量的物質,能量是有待于轉變成物質的能量。這和佛教物質是由能量波(意念波)組成的,物質現(xiàn)象和精神現(xiàn)象是不可分的理論是相通的。
量子糾纏理論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實驗所證實,許多科學實驗證明了量子糾纏理論的科學性,量子糾纏理論是近十幾年來科學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之一,即: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的某種糾纏關系,不管它們分開多遠,對一個粒子進行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距離多遠)立即具有相應的反應。
量子糾纏證明愛因斯坦不喜歡的“超距作用”的存在,“鬼魅”一詞出自愛因斯坦之口,他曾經發(fā)現(xiàn)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眾多的實驗中一再出現(xiàn),似與狹義相對論所謂局域性相違背,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生活的四維空間,不受四維空間的約束,宇宙在冥冥中存在著某種深層的內在聯(lián)系,量子糾纏表明物質具有整體性,就是說屬于一個系統(tǒng)的兩個物體(在物理模型中稱“粒子”),如果把他們分開,一個粒子在這里,另一個粒子在非常遙遠的地方(比喻說相距幾萬光年),如果我們對于粒子甲進行擾動,那么瞬間粒子乙就知道,就有相應的反應,這反應是瞬間的,超越我們的四維空間,不需要等信息傳遞到那邊,這說明看起來互不相干的,相距遙遠的粒子甲和粒子乙在冥冥中存在某種聯(lián)系,這與我們的意識作用極為相似,只有意識作用才能有如此快的速度,如果說象佛教所說物質是由意念波組成的,物質現(xiàn)象和精神現(xiàn)象是不可分的,那么量子糾纏現(xiàn)象就很好解釋了,因粒子甲和粒子乙都是由意念波組成,如果對粒子甲進行擾動,那么它馬上會發(fā)出意念波,粒子乙瞬間就接收到粒子甲的意念波,就會有相應的反應,就象我們的意識作用一樣迅速。
道教對宇宙起源的描述也和宇宙大爆炸理論驚人的相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初開,混混沌沌,清者上升則為天,濁者下降則為地?!边@不就是活生生對宇宙大爆炸場面的描述嗎?道是什么?“道非道,非常道,”道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就象“奇點”、“自性”一樣難以形容,即不是物質現(xiàn)象也不是精神現(xiàn)象,是一種只可意會的東西。
(1)大爆炸理論和佛教理論都認為宇宙是無中生有的,是由一個點(奇點)或自性變現(xiàn)而來的。
(2)在宇宙大爆炸前和宇宙形成前的“常寂光”階段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現(xiàn)象,沒有精神現(xiàn)象,整個宇宙一片空寂。
(3)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各大星體、暗物質、黑洞的化學成分是相同的,因為他們來自同一個“奇點”,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有情無情,同園種智,也就是一切眾生、植物、山河大地、礦物、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無高低貴賤之分,因為他們來自于同一個自性。
(4)量子糾纏現(xiàn)象與人的意識現(xiàn)象極為相似,佛教認為物質是由意念波組成的,那么愛因斯坦所說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現(xiàn)象就很好解釋了,即:如果對粒子甲進行擾動,那么它馬上會發(fā)出意念波,粒子乙瞬間就接收到粒子甲的意念波就會有相應的反應,就象我們的意識作用一樣迅速。這些都充分證明了作為現(xiàn)在科學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與佛教關于宇宙起源的描述是何等的相似,何等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