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儉
(東北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4)
淺談對物理學習興趣培養(yǎng)
趙國儉
(東北大學,遼寧沈陽110004)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并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動學習力量最有效的驅動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興趣,需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動腦筋想辦法,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開發(fā)這種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非智力因素,促進健康快樂學習物理知識。
興趣;多媒體;物理
如何正確的看待物理這門學科?如何培養(yǎng)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這是一個老生常談且又不可回避的客觀問題。心理學研究認為,在學習中只有始終堅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才能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才能產生強大學習動力,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如何使學生從被動接受中解脫出來,并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F以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看法,供同仁參考。
教學是一門藝術,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zhèn)魇谥R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要想辦法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感情基礎,是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的巨大動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要運用包括多媒體工具在內的一切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2]。
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物理學習效果不佳歸結為自己的學習興趣不足,面對枯燥的理論和緊張的考試,學生潛意識里會覺得物理學習是一種負擔。而如何有效提高物理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般來說,人對一些有一定了解事物會有持久的興趣,而物理學作為一個歷史性的學科,一定會有哪個打動學生內心的故事,同時,這也是另一種為學生減負的方式,因為聽故事的時候不用擔心考試的壓力,同時也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此外可以介紹一些科學家們在如何應對挑戰(zhàn)以及探索科學征程中所經歷的歡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這些會使學生精神上受到感染、情操上得到陶冶。我相信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會使學生更深刻體會物理學的概念以及定律的內涵。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又能較長期保持探索新知識興奮點,結果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還能使物理學中抽象概念更形象、親切。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教師總是容易忽略對學科前沿知識的介紹。實際上學生對于學科的發(fā)展狀況之類的東西還是很好奇的,而且,學生對經典物理學已經有一些感性認識,只不過是深度的問題,而這些全新領域還是有十分吸引力的。若能時時插入一些前沿知識的片段,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眼界,還能有效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好奇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很重要興奮點,有了好奇心的推動,就會自覺地探究和思索問題,弄清問題的實質以及解決問題方案,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相信重視新知識、新技術的物理教學,不僅對課堂起到了點綴作用,而且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研究興趣。這樣將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鍛煉,提升思考、研究的能力,有助于學科的發(fā)展。
因為理論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所以現實生活就是物理理論最廣大的驗證平臺。所以教學應該從現實生活出發(fā),讓同學們有章可查,有理可依。中學物理以物理知識點的傳授為主,大學物理則是物理思想和知識整體結構講解為主,側重于物理思想,方法的運用。對于身邊發(fā)生與物理有關的新聞事件,學生一定會是充滿興趣和熱情的,自然會有很強的學習愿望。例如,在講授質點動力學規(guī)律時,可以從近年來中國迅速崛起載人航天事業(yè)為例,生動介紹萬有引力定律在過程中的應用。在講授核能應用時,可以福島核電站的爆炸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入手,著重講解核能產生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等科學問題。這樣引導學生明白人類文明社會的發(fā)展應建立在自然與人、科技、社會實踐的和諧統一基礎上,實現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運用這樣教學方式可以使一些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同學也會被現實所觸動而愿意接受新的物理知識。好奇心會讓同學們主動探究,激發(fā)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由于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的引入,教學方式多元化,是對傳統教學方式很好補充。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靈活性有限,雖然加大了信息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也要考慮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及接受能力,任課教師在講課時必需根據課堂情況來控制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一切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核心,將多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使用,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起到單一媒體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習習慣也是另一個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對此我有以下幾方面建議:①養(yǎng)成預習習慣。通過預習,初步了解所學知識的基本內容、重點、難點,了解教材中描述物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找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重點解決。②上課邊聽邊想、層層深入理解問題的的習慣。聽課時要注意體會老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及時梳理知識的脈絡、總結思想方法,記錄重點和難點。③引導學生討論、辯論、互幫互學良好習慣。討論和辯論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對培養(yǎng)高階思維和積極參與的學習態(tài)度都很有幫助。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實踐證明,小組式合作學習明顯優(yōu)于個人學習,因為不同智慧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小組成員各有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他們通過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見解,相互啟發(fā),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往往能夠拓寬思維,激發(fā)思維的火花。④學習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正確方法和習慣。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學好物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明確相關物理規(guī)律的內涵和外延,掌握并理解它的幾種不同表達形式(文字表述、數學表達式、圖象表示),要反復體會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怎樣在實驗或事實的基礎上抽象和概括出來的,理清前后知識的聯系,從整體上把握物理學的知識結構和一般思維方法。⑤培養(yǎng)良好解題習慣。培養(yǎng)應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分析并解答物理問題的習慣,認真閱讀題目,理論聯系實際在頭腦中建立相關的物理圖景。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形式進行拓寬,體會如何在不同的條件下靈活選用恰當的物理規(guī)律,不斷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授知識只能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則是教會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物理學不僅要繼承前人成果,還要有所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進步。而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培養(yǎng)體會而鍛煉出來,小到一個學科,大到整個民族,世界都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以維持其長久活力,經久不衰。
根據素質教育及現實對學生的要求,老師的教學觀也應與時俱進,教師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教書育人為重要的出發(fā)點,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有益的人。而作為每個社會人,都要有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社會做貢獻決心和愿望。學生具有責任心的更現實的意義是知道自己為何而學以及怎樣去學,不會任由自己墮落,而責任心的大小也將關乎學生眼界心胸的大小??茖W是文化現象、社會現象,我們就需要把學習與社會、國家的發(fā)展聯系起來。比如堅決不能利用所學知識做危害社會的行為,而應該努力積累學問,將所學用于社會建設有用的一面。所以,物理課堂教學中應通過科學造福人類的實際例子出發(fā)探討物理科學與社會人文的緊密聯系,而不應該把它孤立起來。比如,科學帶來的各種污染,人們又是如何利用科學解決這種污染,中間各種理論的相互合作等方面。當然,老師把這些搬進課堂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而且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可以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感到學習物理的趣味性,從而使一門可能曾經覺得乏味的學科變得豐富多彩,生動形象。最后練就一身“學中玩,玩中學”的真本事,從此擺脫學習物理困難的枷鎖。正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傊d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內驅力,學生興趣一旦形成,就會自覺地的去學習、去探索,這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了重要條件。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積極思考,尋找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好的方法,并付諸實踐?!吧畈皇侨鄙倜?,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細心觀察我們的生活,發(fā)現生活與物理的緊密聯系,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習物理快樂輕松。在享受物理世界的同時,其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也一定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增值。
[1]鄭維民,張曉娟.大學物理實驗多層次教學模式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3(1):121-124.
[2]李永濤,毛巍威.提高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J].大學物理實驗,2013(1):110-113.
Introduction to Cultivation of Interest in Physics Learning
ZHAO Guo-jian
(Science College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Liaoning Shenyang 110004)
Interest is the most active and the most realistic factor,which can well promote effective study. Teachers need to cultiv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physics from two aspects,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develop this non-intelligence factor in a variety of way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learn physics in a healthy and happy way.
interest;multi-media;physics
G 642
A
10.14139/j.cnki.cn22-1228.2015.004.033
1007-2934(2015)04-0107-03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