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飛
二胡老師就像心靈雞湯,適合同學聚會時娓娓道來。那種感覺,猶如春天原野上開出的一朵小花,清新,喜悅,還有一種希望。
二胡老師并不姓“二”,他姓“胡”,“二胡”是年少輕狂的我們給他起的綽號,不過有時二胡老師的確像二胡,特別深沉,深沉中又不乏活潑。
開學第一課課前,“二胡”默然地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他像大將軍般銳利地掃過40多個學生,一本正經地把一個神秘方盒子輕放講臺,此時鈴聲響起(以后發(fā)現(xiàn)“二胡”走進教室,鈴聲必會精準奏起)。我們的腦袋禁不住好奇,紛紛立了起來。“二胡”終于拉弦了,渾厚的弦音響起:“同學們,盒子里裝的是我的最愛,猜猜是什么?”同學們天馬行空,猜什么都有,四大調皮之大皮蛋王鵬竟說是外星人。二胡的弦音逐漸輕快:“想知道吧,好,寫下你此時此刻的心情。等下請寫得特好奇的同學一看究竟?!彪S即,我們提筆流瀉心情?!岸弊咦咄M?,看著我們個個埋頭苦寫。一會,“二胡”拉長調:“外星人王鵬寫得不錯,有請朗讀——。”王鵬嬉皮笑臉站定:“你怎么知道我的大名?” “二胡”不搭話,只說“讀”。王鵬立馬認真地朗讀?!岸笨淞怂环?,邀請他上講臺一睹最愛之物,但要他守口如瓶,并提示我們,線索是細觀王鵬的表情?!岸甭蜷_蓋子,王鵬迫不及待探頭張望,不一會兒竟紅起臉,害羞地笑了。
“二胡”又讓我們寫下此情此景與感受,然后再請一位同學一睹為快?!拔?!”二皮蛋自告奮勇宣讀了大作,“二胡”毫不吝嗇地大贊其文。二皮蛋難為情地笑笑上臺打開蓋子,盯了好一會兒?!岸睂Χさ岸Z幾句后請他寫下老師的最愛。我們盯著二皮蛋黑板上的一筆一畫,竟然是二皮蛋的大名:王一鳴?!岸笔疽獯笃さ敖议_謎底,只見大皮蛋用粉筆端正寫下“外星人王鵬”,竟然這么快認領了老師給的綽號。同學們心有領會,但不敢肯定,老師的最愛怎么會是我們呢?“二胡”請每位同學上臺一睹老師的最愛,然后在黑板寫上答案。原來,盒子里有一面明亮的鏡子,我們看到的當然是自己——老師的最愛。黑板上寫滿了我們的大名,“二胡”用一個大愛心把全班同學的名字團團圈起來,旁書“胡老師的最愛”。寫完,“二胡”鄭重地說:“胡老師的最愛是——”我們有些難為情地輕輕地說自己的大名?!岸崩懥讼乙簦骸罢埻瑢W們大聲說,胡老師的最愛是——”同學們在“二胡”的拉動下,熱情高漲,大喊自己的大名。最后“二胡”認真地朗讀名字,總結:“請每個同學都看到自己,每個人都是唯一的,請珍視。老師也會十分珍視每一個珍視自己的同學。下課——”我們剛要起立,二胡接著拉弦:“課后,請大家把這節(jié)課寫成一篇文章,題目自擬?!?同學們沒有抱怨,因為我們的寫作從未如此流暢、歡快過。
那個大皮蛋與二皮蛋自從在開學第一課榮幸登場,喜獲表彰后,似乎與“皮”絕緣。大皮蛋還被破格提升為“二胡”的課代表,從此乖乖學習,語文成績扶搖直上。其余的三個皮蛋再也折騰不起皮,這就是教育的藝術吧。
開學第一課是“二胡”弦拉得最響亮的一節(jié)課,以后“二胡”上課,總是溫婉、輕柔。我們不得不斂聲屏氣地傾聽,似乎大家稍一出聲,就會蓋過“二胡”的拉弦聲。不記得二胡如何講解課文,只記得他常脫離課本,把課本中的成語典故、人物傳說故事解釋得清清楚楚,我們聽得如癡如醉。這是當年課外知識的唯一來源。偶爾,“二胡”會冷不丁地爆發(fā)一個高音,讓人難以忘懷。
試卷分析課上,我因考得不錯,洋洋得意,不由自主地欣賞起窗外的青山綠葉來。忽聽得我的名字,“二胡”弦音有點猛:“國飛雖然考了高分,但仍不驕不躁,專心聽講,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這是最簡單的轉折關系的句子……”我唰地一臉通紅,神經繃緊?!岸钡呐u藝術如此,柔中帶剛,批評蘊含于表揚之中,蘊含于語文知識中,只有當事人讀得懂其中的教誨。
二胡不吼,即使同學吵鬧,也只是低沉地拉弦,但每個同學都能聽出弦外之音,那是嚴肅的。一次自修,鈴響后竟還不見“二胡”,一分鐘后“二胡”依然未露面。同學們的私語聲響起,越來越響。突然二胡閃現(xiàn),眼尖的同學唰地靜下來,二皮蛋與同桌依然沉浸在吵嚷中。“二胡”輕拉弦,但每個弦音清晰無比:“班干部出列,面壁!”未出口的“思過”兩字,足夠讓我們這些班干部好好思索一番,他這 “擒王”之招讓全班同學心服口服。以往凡有鬧騰之事,被批的總是皮蛋們,到了“二胡”手里,竟是班干部,誰還敢不服?
畢業(yè)后,我們斗膽問“二胡”,為什么不會生氣?“二胡”微微一笑,說:“我教書不是為了生氣?!彼麨槲覀冎v了一個故事:有一位禪師云游臨行前吩咐弟子們看護好寺院的蘭花。一天深夜暴雨如注,弟子們將蘭花遺忘在戶外,第二天蘭花一塌糊涂。禪師云游歸來,弟子們準備領受責罰。禪師聽了原委,只道,當初,他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岸闭f,禪師看似平淡的話語,讓他對教育工作剎那通透。他通透了什么,我們當時無法理解。而今當我在工作中欲發(fā)牢騷時,我會想起老師的話“我教書不是為了生氣”。雖然沒有透徹理解,至少讓我有所悟,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為人師,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
不想用蠟燭、園丁來比喻“二胡”,只覺得以“原野上的一朵花”來比擬他更覺熨帖,純凈、樸素,傳遞著無限希望,花上的露珠還閃亮著透亮的光芒,直指心性。(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富盛鎮(zhèn)小學)
本欄責任編輯 甘 甜
E-mail:254229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