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觀的態(tài)度
觀,與目同行,出發(fā)點不同,到達的目的,也各有不同。觀有動、靜之別,觀到的事物就會有陰暗和光明。
嘆為觀止,是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加;遷延觀望,說是的猥瑣的樣子,不敢前行;返觀內(nèi)照,指人要運用善性對照檢查,進行自我反省。粲然可觀,形容事物色彩鮮明,寓意成績卓著,達到很高的水平;蔚為大觀,卻是盛大而壯麗的景象,呈現(xiàn)在眼前,讓人流連忘返。同為觀看,美的存在,需要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在黑夜和白晝里,觀察到的竟然大相徑庭。世界觀的形成,離不開教育的引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是牽引我們夢想的風箏,核心價值觀,定能載著夢想,向著光明飛行。
如果每位公民,都能夠牢固樹立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光明就會輻射社會道德的各個角落,目光到達的地方,處處都是明媚陽光,縷縷清風。
需的危險
需,似淅淅瀝瀝的雨聲;需,是雨露的剔透晶瑩;需,是草木的根須,要用雨水來滋潤,露珠來呵護,禾苗才會蔥蘢。需,象征著人立在雨水下面,猶如盡享哺乳的孩童,可愛的樣子還不能獨行??墒?,毫無節(jié)制地享受,貪圖坐享其成,定會肅殺自立的本能。
人類的精神和物質,都有一定程度的所需,就像佇立雨水中,萬物享受沐浴的情形?!靶琛迸c“須”音義相同,寓意著遇雨,停在那里等待,必須用慢慢的時間打消焦慮的心情,等到雨后的彩虹。迫不及待地前行,就會被風雨阻隔了前程。
需的利弊,需要理智的手掌控。不時之需,要求人們平時做好準備,努力工作和學習,增加道德修養(yǎng),做到未雨綢繆,迎接新知識、新技術、新形勢的挑戰(zhàn),決不可以養(yǎng)尊處優(yōu),甘愿做寄生蟲。需沙出穴,借用了古典:“先生已知整屋之為危地,而必為是行,脫一旦有意外之警,居則不安,避則無地,有焚巢喪牛之兇,而無需沙出穴之利。”警告后人,放棄貪婪的欲望,才能免遭兇險的可能。
頤的精彩
頤,是一副意氣風發(fā)的昂揚,是健碩的身體表現(xiàn)出來的勇往;頤,是神采奕奕的風姿,讓山河為之動容;頤,是天地人的和協(xié)共處。頤,具有土的屬性,善于奉獻和包容,并且遇事榮辱不驚。頤,有著圣者的賢明,就像依附大地的萬物,居于大地之上,卻被天地滋養(yǎng)。
頤養(yǎng),是自食其力的精神,是一種吉利,德潤天成。頤養(yǎng),又是慢慢的行程,頤養(yǎng)之道必須謹守正道,則可獲吉祥;觀察頤養(yǎng)之道,必要觀察其所養(yǎng)之人,是否合乎正道,如只為口腹之需而貪婪,則與頤養(yǎng)南轅北轍,道不相同。
頤養(yǎng),涵蓋自養(yǎng)、養(yǎng)人、待養(yǎng)三層法門。頤養(yǎng)者,若合其道,才能通其門,頤養(yǎng),就會成為最壯觀的施樂場、觀賞園。頤養(yǎng)之道經(jīng)過的地方會讓人們仰望,因為那里遍布福音,讓生命的大局呈現(xiàn)一派祥和與安康。
頤養(yǎng),是生命強大的力量,就像通過驗證的馳名商標,為生命品質指引了方向。循著這個方向,每個人都會發(fā)現(xiàn),頤養(yǎng)自有天恩浩蕩,洗刷塵世的紛擾,沖淡世態(tài)炎涼!
益的珍貴
益,是增加、獲得、加強的內(nèi)涵,獨自無法彰顯。益,總是與幸事相關,話語含益,令人笑容燦然。益壽延年,誰不是奮力追求,讓憧憬的目光,望眼欲穿。
與益相伴,字里行間,都帶著能源。開卷有益,告訴人們,只要打開書本,總有益處,多讀書就能受益;相得益彰,不僅說明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更在啟示人們,若想走得遠,前程錦繡,必須結伴同行。而新益求新,提醒人們不能停止努力,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可自滿。
益,常常受公、私牽連,為事物的成長,隱含著公益優(yōu)先;克己奉公,為的是踐行一種核心價值觀,讓眾生受益,回應生民的需要;而投身公益事業(yè),是以公為益,是為天地立心,讓厚德載物的博大精深,永不失傳。
?????? (編輯 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