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珍,趙福勝,熊玉堂,羅德強,周應友,曾 濤
(1.遵義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貴州 遵義 5631002;2.貴州大學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3.貴州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貴州 貴陽 550001;4.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6)
Y 兩優(yōu)6號由湖南希望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選育而成,具有900~1 000kg/667m2潛力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2009年通過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黔審稻2009006號),2013年~2014年在遵義縣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證明,Y 兩優(yōu)6號生育期適中,具有明顯的兩段灌漿現象、穗大粒多、適應性強、豐產性好等特點;高產栽培要充分發(fā)揮其個體生產能力較強的栽培特性,提高群體的生產水平,達到超高產栽培目的。對Y 兩優(yōu)6號在遵義縣的種植表現及其超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旨在進一步提高Y 兩優(yōu)6號超高產栽培技術水平。
Y 兩優(yōu)6號在遵義縣稻油兩熟制下種植,表現生育期適中。4月2日~6日播種,5月22日~28日移栽,9月25日~30日成熟收獲,全生育期153~159d,因此,Y 兩優(yōu)6號適合當地稻油兩熟生產茬口安排。
Y 兩優(yōu)6號株型緊湊、矮桿、桿細堅硬、葉型好,抗倒強,熟期中熟,抗病和抗蟲性強,透光性好,光合作用強,結實率高等優(yōu)點,平均株高105~109cm,分蘗力較強,生長旺盛,繁茂性好,劍葉挺直上舉,葉緣內卷,葉下禾,具有明顯的二次灌漿現象,后期落色好,青枝臘桿,穗大粒多,脫粒性好,谷粒呈金黃色。每667m2有效穗18 萬~20 萬穗,穗長23~30 cm,最高超過30cm,平均每穗總粒數183~195粒,最高超過200粒,結實率85%~90%,最高超95%,千粒重26.8~27.3g。
2013年~2014年在遵義縣進行的超級稻品種比較試驗結果:參加試驗的10個超級稻品種中,Y 兩優(yōu)6號平均產量(869.6kg/667m2)均排在參試品種第1位,均表現比對照品種準兩優(yōu)527(823.4kg/667m2)增產,增產率達5.63%,增產效果顯著。兩年在遵義縣超級稻主產區(qū)的茅栗鎮(zhèn)示范基地建立14hm2示范片。2013年花果村躍進組農戶劉朝金家田理論測 產 面 積1 333m2,種 植 密 度1.3 萬/667m2,有 效 穗18.41萬穗/667m2,穗粒數212.1粒,穗實粒數193.0粒,結實率91.0%,千粒重27.0Vg,理論產量957.4kg/667m2。經農業(yè)部、省、市專家親臨田間測產驗收,最高單產達918.5 kg/667m2;連 片3 333m2平 均 單 產886.39kg/667m2;8.1 hm2平均單產862kg/667m2。2014 年經省市專家組臨田驗收,均表現高產穩(wěn)產,平均單產868.5kg/667m2,比準兩優(yōu)527單產818.8kg/667m2,增產49.7kg/667m2,增產率達6.1%。其中花果村躍進組農戶王中成866.7m2田塊驗收單產分別達906.6kg/667m2。
稻米中長粒型(長寬比2.9),晶瑩透亮,腹白少,外觀漂亮,口感好。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5.2%,糙米率80.2,堊白粒率23.0%,堊白度4.5%,直鏈淀粉含量17%,膠稠度78mm,直鏈淀粉含量16.2%,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3級。
多年多點示范推廣結果表明,Y 兩優(yōu)6號總體表現抗逆性較強。前期無葉瘟發(fā)生,后期穗頸瘟少,紋枯病和稻飛虱輕,稻曲病發(fā)病率低,抽穗期耐熱性中等;莖桿細堅硬,耐肥,抗倒伏能力強。
針對水稻Y 兩優(yōu)6號兩段灌漿現象明顯,穗大粒多,豐產性好,個體生產能力較強等栽培特性,高產栽培必須創(chuàng)設有利于個體生產能力發(fā)揮,提高群體生產水平的栽培環(huán)境條件,有效地改善生長和發(fā)育狀況。前期通過旱育精量播種培育稀播壯秧、合理密植、精量施肥和早施分蘗肥,促進早生快發(fā)形成早發(fā)群體;中期通過控水控氮控苗峰形成高成穗率群體;后期通過適時有效防病蟲害和倒伏、增加營養(yǎng)供應,養(yǎng)根保葉防早衰形成高光合效率群體,使植株穩(wěn)健生育,最終達到高產穩(wěn)產的栽培目的。因此,要選用適合超高產栽培需要的田塊種植,合理確定播種期,施足苗床基肥,稀播勻播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秧田管理培育壯秧;要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精量施肥,精確灌溉,綜合防治病蟲害,有效防倒伏,確保達到超高產栽培目的。
Y 兩優(yōu)6號屬秈型兩系大穗型雜交稻品種,高產栽培必須采取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個體生產潛力的調控措施。在遵義縣主攻超高產單產目標900kg/667m2,適宜穗粒結構為有效穗18.3萬/667m2,每穗總粒數185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7.2g。
3.1.1 合理確定播種期
在遵義縣,播種早易遭受早春“倒春寒”影響,而遲播易收秋風影響,因此,要合理安排播種期,做到適時播種,充分發(fā)揮溫、光、水氣候資源優(yōu)勢,趨利避害。宜于4月2日~10日播種,8月上中旬齊穗,9月下旬收獲。
3.1.2 旱育稀植培育壯秧
播種前30d進行苗床培肥,用地膜覆蓋發(fā)酵腐熟,空閑田需苗床面積15~20m2/667m2,以保證移栽時帶2~3個分茢以確保大田基本苗;油菜田稀播勻播需苗床面積50~60 m2/667m2,以保證移栽時帶5~6個分茢。苗床培肥按1m2撒干油枯150~200g和普鈣1~1.5kg以及有機肥(沼渣、沼液或糞)50kg,培育矮,壯、粗、分茢多,根系最發(fā)達的秧苗。種子精量抪種1~1.5kg/667m2為宜。
3.1.3 苗床管理
秧苗1葉1心施短奶肥尿素10kg/667m2和用15%多效唑兌水35kg/667m2噴施,防止秧苗徒長,延長秧齡,促進根系發(fā)達,增加分蘗培育壯秧。在秧苗移栽前3~5d施送嫁肥尿素10kg/667m2及“噸田寶”50ml和送嫁藥劑吡蟲啉+阿維菌素、毒死蜱、稻瘟靈等,使秧苗帶肥和藥移栽到大田,預防葉瘟和稻飛虱傳播等。
Y 兩優(yōu)6號適宜在5月22日~28日移栽,葉齡6葉左右,2~3cm 清澈淺水插,密度1.3萬穴/667m2,帶3個分蘗每株插2本苗,帶2個分蘗以下的秧苗,每株插3本苗。確?;久缭?0萬/667m2。采取寬廂窄行移栽模式(26.6×16.6)cm×53.3cm(寬行走道),即栽8行留空行53.3cm 為走道,利于后期施肥,打藥、曬田等田間工作。
結合測土配方施肥,做到精確施肥。原則上,施氮要平穩(wěn),施磷要適當,鉀肥宜增施,微肥可酌施,有機肥、無機肥相結合。一般667m2目標產量900kg的田塊,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1000kg作基肥、普鈣50kg、鉀肥30kg、尿素30kg、硅肥50kg、鋅肥2kg、油枯15kg。有機肥、磷肥、硅肥、鋅肥、油枯等肥料作基肥在耕耙整地時一次性施用;鉀肥50%作基肥,50%作穗肥和粒肥,與氮肥混合均勻施用;氮肥按照基肥∶分蘗肥∶穗肥為2.5∶2.5∶5的比例施用,分蘗肥在移栽后5d施7.5kg,穗肥在7月5日幼穗分化1~2期(倒4葉)施下10kg純氮,粒肥在8月1日齊穗后1~2d(倒2葉)施下5kg純氮;6月16日分蘗盛期和8月5日灌漿期分別葉面施“噸田寶”50ml/667m2,灌漿期并用磷酸二氫鉀250g,加尿素500g兌水30kg葉面噴施。
稻田開好田字形或目字形排水溝,淺水淺插秧,寸水護返青,薄水促分蘗。移栽7d后如遇陰雨天氣,可排水以露田為主,以增加土壤氧氣,促新根和分蘗。當苗數達到10.5葉計劃苗數的80%時,開始采取水層2~3cm 多露輕曬的方式露曬田1~2次(6月16日~7月1日),以促進根系深扎,提高抗性,防止倒伏,控制無效分蘗的產生,使畝有效穗數苗峰控制在18萬/667m2左右,為高產奠定足夠的有效穗數基礎,又能使稻株在幼穗分化前葉色適度轉赤,為施分化肥做好準備。7月5日幼穗分化初期(11.5葉)回淺水,施肥后保持濕潤。8月1日抽穗揚花(13葉)灌回淺水,以后保持濕潤。在灌漿結實期切忌過早斷水,應當采取間歇灌溉方式保持田間干濕交替,以協調根系對水分與氧氣的需求,保持根系活力,防止后三片功能葉早衰,提高功能葉的光合作用,促進后期正常生理代謝,增加干物質積累,提高千粒重和結實率,最終形成超高產。
稻桿潛葉蠅于5月中下旬在苗床用毒死蜱噴施1次;二化螟在移栽后5d667m2施殺蟲霜3包;紋枯病分別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667m2施滿穗2包或愛可4包;稻瘟病分別在6月中旬和7月下旬防治葉瘟和穗頸瘟2次,667m2用藥稻艷(三環(huán)唑)2包;稻曲病在7月下旬667m2用藥戊唑醇克勝得惠4包預防(即露白);稻飛虱根據田間生長表現,達到防治指標時,667m2用毒死啤與阿維甲維鹽100ml混合施用。
水稻超高產栽培要注意防倒伏。要采取寬窄行種植,全程節(jié)水灌溉,科學施肥,適時防治病蟲害,創(chuàng)造有利于Y兩優(yōu)6號正常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促進植株穩(wěn)健生長;同進,在拔節(jié)前7 d,每667m2噴施5%調環(huán)酸鈣(立豐靈)40~60g,可縮短植株基部節(jié)間、矮化植株高度,提高植株防倒伏能力,確保奪超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