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探析
馬曉明1,張沖2
(1.吉林建筑大學 黨委宣傳部;2.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長春 130118)
摘要:分析了大學生應用自媒體的特點,論述了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并從輔導員自身素質(zhì)提高、學校平臺建設、思想陣地建設,三個層面探索高校輔導員工作新路徑。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生;高校輔導員;信息傳播
伴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信息傳播方式與日俱新,繼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傳統(tǒng)媒體和以數(shù)字電視、數(shù)字雜志、數(shù)字報紙等為標志的新媒體之后,美國硅谷著名IT專欄作家家丹·吉爾莫最先提出了自媒體的概念,目前對自媒體的通用定義為: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jīng)由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事實和新聞的途徑。自媒體是在新媒體廣泛傳播、便攜式客戶終端與日俱增、無線網(wǎng)絡覆蓋面日益擴大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平民化、多樣化、普范化特點的信息傳播形式,高校大學生作為自媒體應用的重要群體,有著鮮明的應用特點并受其影響深遠,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者在新環(huán)境下要與時俱進,對學生工作要有新的思考。
一、大學生應用自媒體的特點
自媒體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人人都是新聞源、人人都是發(fā)布者,在自媒體廣泛傳播過程中,大學生不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他們對自媒體應用有著鮮明的特點。
在我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大學生年齡基本處在18—22歲之間,雖然多數(shù)大學生達到了法定成人年齡,但是由于初、高中的學習模式和家庭培養(yǎng)方式導致大學生社會化程度普遍不高,他們?nèi)狈硇詫Υ畔⒌哪芰鸵庾R,在信息的接收、加工制造、傳播過程中呈現(xiàn)出了主觀應用多、客觀分析少的特點,即大學生更多的是憑借主觀想法來判斷和應用信息,卻很少在一定思考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客觀分析,對于信息傳播的結(jié)果和影響也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
在媒體資源豐富,信息記錄、傳播方式向無紙化過渡的今天,雖然大學生會在眾多的媒介中瀏覽、關注諸多領域的信息,但并不是應用自媒體進行大范圍、無甄別的轉(zhuǎn)載。大學生對自媒體最主要的應用更多體現(xiàn)在記錄生活上。伴隨著便攜式客戶終端的普及和無線網(wǎng)絡覆蓋面不斷擴大,自媒體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日記本”,他們可以時時通過網(wǎng)絡平臺以圖、文、聲、像等不同形式發(fā)布信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情況、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傾向。
在新媒體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自媒體也具有新媒體傳播過程中載體多元、渠道廣泛的特點。自媒體平臺并不僅限于微博、個人博客主頁、個人日志,Twitter、Facebook、QQ空間、騰訊微博、新浪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朋友圈、貼吧等都是具有代表性而且應用相對廣泛的平臺。眾多平臺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較便捷的方式申請屬于自己的賬戶,形成自媒體空間,并根據(jù)自己的主觀需要通過諸多平臺同步或分別制造傳播信息。
二、自媒體發(fā)展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的機遇
自媒體的發(fā)展與應用為了解大學生提供了重要的新途徑。在自媒體信息的交互性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傾述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不愿跟人面對面交流表達的信息,他們會選擇在網(wǎng)絡論壇、社區(qū)、空間等自媒體平臺上表達出來。自媒體就如同一張“晴雨表”,體現(xiàn)著學生的所思所想,反映著學生的所需所愿。高校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與學生在網(wǎng)上進行互動交流,對學生的網(wǎng)絡言論和網(wǎng)絡行為進行搜集、統(tǒng)計、分析,這將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
在媒體飛速發(fā)展的當前,高校輔導員作為傳統(tǒng)的信息源權威被大大削弱,“家長一言堂”式的引導教育和管理方式已經(jīng)很難得到當代大學生的認同和接受。面對在校大學生是自媒體最主要、最積極的應用群體之一這樣的實際情況,高校輔導員可以順應潮流,借助自媒體能夠突破時空局限、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形成立體化宣傳效應的優(yōu)勢,大力應用自媒體平臺,充分觀察、分析學生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傾向,做好大學生教育引導和管理工作。
發(fā)號召、開會議、搞活動、布任務等組織動員方式,盡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為開展學生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多數(shù)高校輔導員發(fā)現(xiàn)在學生工作中,這些組織動員方式已經(jīng)顯得比較陳舊落后,其效果也逐漸降低。在自媒體快速發(fā)展、大學生群體應用廣泛的今天,高校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喜聞樂見于網(wǎng)絡平臺的優(yōu)勢,借鑒與吸收社會自組織網(wǎng)絡動員的方式,通過QQ、帖子、郵件論壇等方式組織動員學生,開展各項工作。
服務學生是高校輔導員的重要職能和工作重點,只有服務學生,才能影響學生、凝聚學生、管理學生。隨著自媒體平臺的發(fā)展與應用,高校輔導員向?qū)W生服務的平臺越來越廣泛。自媒體的運用可以為輔導員提供更多為學生服務的平臺,如輔導員通過個人自媒體平臺轉(zhuǎn)發(fā)、鏈接大學生所需要的自學網(wǎng)站、在線音樂、娛樂平臺、交友社區(qū)等正向引導信息,積極應用服務學生的新平臺。
三、自媒體發(fā)展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
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輔導員利用班會、團日活動、集中學習等傳統(tǒng)的教育載體開展學生工作已經(jīng)難以滿足現(xiàn)實需求,自媒體空間日漸多元化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豐富了大學生獲取、制造和發(fā)布信息的方式,同時在嶄新的自媒體空間中他們對同一事物的表達方式也發(fā)生變化,這要求高校輔導員不僅要不斷提高自身人文素質(zhì),而且要不斷提升科技素質(zhì),緊跟自媒體發(fā)展步伐,學習網(wǎng)絡科技新知識,在自媒體發(fā)展中熟練運用多元化教育載體、豐富教育手段、提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在社交軟件和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斷增多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大學生每天可以在同一時間不同平臺或同一平臺不同時間內(nèi)發(fā)布、轉(zhuǎn)載諸多信息。對此,在沒有一個綜合性的信息監(jiān)管平臺和專業(yè)性信息篩選隊伍的條件下,一方面輔導員要在海量信息中辨別其內(nèi)容的可信度和發(fā)展趨勢,另一方面還要及時地通過眾多信息分析個別學生的傾向和大部分學生的總體動態(tài),這對于日常工作事物本就瑣雜的輔導員而言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
自媒體的出現(xiàn),大學生群體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開辟了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huán)境,但另一方面我們無法否認,當代大學生在思想更加活躍、視野不斷開闊、信息處理能力增強的同時,因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未完全樹立,紛繁復雜的信息環(huán)境,無序性的信息傳播方式使其徘徊在眾多思想邊緣,難以辨別對錯、無法做出選擇。因此高校輔導員在爆炸性、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難度日漸增大。
四、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新路徑
在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要牢牢抓住機遇,主動迎接挑戰(zhàn),開拓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自媒體打造新的工作平臺。
自媒體空前發(fā)展,當代大學生已經(jīng)打破以往單一的信息獲取、輸送渠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隨意地通過QQ、微信、微博、Qzone等載體表達自己、了解他人,輔導員用開班會下通知等固有的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工作開展的需要。面對新形勢,高校輔導員要提高自媒體應用意識和應用技能的力度,輔導員要從主觀上不斷學習新知識、樂于應用新事物,通過自媒體應用技能來提高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開辟工作路徑。在自媒體平臺中與學生形成良性互動,呈現(xiàn)出作為教育者的親和力,提高自身感染力和影響力。
大學生應用自媒體的特點導致了在龐大的網(wǎng)絡平臺中信息的碎片化,高校輔導員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很難以一己之力掌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網(wǎng)絡輿情,這需要高校間積極合作,打造學生常用自媒體綜合平臺,繼而通過高校輔導員為主管的學生組織以聯(lián)盟的形式對網(wǎng)上信息進行監(jiān)控和引導。一方面以開展線上活動的形式不斷增加自媒體綜合平臺對大學生的凝聚力和引導作用,另一方面著重篩選網(wǎng)絡中可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負面言論和思想傾向,在線下進行及時匯總并對信息源進行尋找和處理。從而提高新形勢下輔導員對自媒體平臺中繁雜信息的有效監(jiān)管和引導的水平。
在媒體資源開放的今天,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還沒完全樹立的學生時代,當代大學生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和使用缺乏一定的甄別和篩選,多元信息的外界刺激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科學思想體系的樹立,這使得部分不法分子妄自認為有機可乘,以各種形式在網(wǎng)絡平臺中注入負面信息,企圖影響學生群體。高校輔導員對此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原有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基礎上,重視自媒體平臺中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引領自媒體平臺輿情,占領自媒體平臺中思想的主陣地。
自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新情況不僅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zhàn),我們要在不斷地探索和學習中完善輔導員隊伍的工作方法、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史迎霞.論“微時代”的高校輔導員“微教育”[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3(3):39-41.
[2]劉云川.善用新媒體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式[J].求是,2014(8):57-59.
[3]徐群.異化視域下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建設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286-294.
DOI:10.3969/j.issn.1009-8976.2015.01.035
收稿日期:2014-10-19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189號)
作者簡介:馬曉明(1970—),男(漢),吉林長春,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976(2015)01-0122-03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analysis since the media age
MA Xiao-ming,et al.
(Dept.ofPartyCommitteePropaganda,JilinArchitectural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media application since the media age.University counselors work fac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nd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ew path for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from the counselor themselves,school platform construction,and ideological fro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since the media;college students;college counselors;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