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勝,王銳,陸玲,李正平,湯漢華,何霞
(1.孝感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湖北,432000;2.大悟縣農(nóng)業(yè)局;3.大悟縣城關(guān)鎮(zhèn)農(nóng)技服務(wù)中心)
近年來,孝感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與大悟縣農(nóng)業(yè)局合作,通過引進新品種、配套新技術(shù),成功探索出大棚特早熟紫紅圓茄—早秋地膜蘿卜—越冬萵筍新模式。
在周年生產(chǎn)過程中,該模式能充分利用大棚設(shè)施的溫光資源和時間、空間條件,提高土地資源和大棚設(shè)施的利用率,提高周年生產(chǎn)效益。該模式在大悟縣新城鎮(zhèn)勇創(chuàng)蔬菜合作社和宣化店楚鑫蔬菜合作社連續(xù)兩年示范33.3 多hm2,結(jié)果表明產(chǎn)量高、經(jīng)濟效益好,適合在大悟縣及周邊地區(qū)推廣應(yīng)用。
一年三茬模式,特早熟紫紅圓茄,667 m2產(chǎn)量4 000~5 000 kg,產(chǎn)值12 000~15 000 元;早秋地膜蘿卜,667 m2產(chǎn)量3 000 kg,產(chǎn)值6 000 元;越冬萵筍,每667 m2產(chǎn)量3 000 kg,產(chǎn)值6 000 元。全年667 m2產(chǎn)值24 000~27 000 元,純收入16 000 元以上。
早熟紫紅圓茄,9 月下旬育苗,11 月上中旬移植,翌年1 月中下旬定植,3 月中下旬開始采收,6月下旬至7 月下旬罷園;早秋地膜蘿卜,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直播,9 月中下旬采收;大棚越冬萵筍,9 月上中旬播種,9 月下旬10 月上旬定植,12 月上旬至翌年1 月中旬采收。
宜選用早熟、抗病、豐產(chǎn)、商品性等綜合性狀好的早熟品種,多年品種比較試驗得出,較適宜的紫紅圓茄品種有:大悟紫紅圓茄、千紅早茄、早紅茄一號、湘雜早紅、春茄一號等。
①苗床準備 選擇多年未種植茄科作物的疏松、通透性好、無病蟲害的砂壤地塊,整平畦面,播前澆足底水,每25 kg 底水加5 g 地蟲必殺可防治蚯蚓或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為害,加入苗菌敵可防治苗期病害。
②催芽播種 最佳播期在9 月下旬,利用晚秋余熱在露地采用小拱棚育苗。播前先將種子用55℃溫水浸種15~20 min,冷卻后浸泡24 h,再用1%高錳酸鉀液浸泡10 min,撈起洗凈瀝干后與無污染的細土拌勻,按5 g/m2種子的標準播入苗床后,薄薄地蓋上一層過篩的無污染的營養(yǎng)土,再蓋上地膜保濕增溫,最后加蓋小拱棚,四周用土壓實。勤觀察,待幼苗出齊后,揭去地膜,配上苗病必死澆水一次,后只蓋小拱棚,后期根據(jù)溫濕度揭蓋。在移植前一周注意日揭夜蓋,加強煉苗,培育壯苗。
一般11 月上中旬移植,當幼苗長到3~5 片葉時,選擇晴天移植于大棚營養(yǎng)缽內(nèi)。移植前營養(yǎng)缽澆足底水,移苗后,澆水封土,蓋上小拱棚,促發(fā)新根。
幼苗成活后,大棚內(nèi)注意通風排濕,12 月上旬至翌年1 月下旬,白天棚內(nèi)溫度保持在22~30℃,夜間做好保暖工作,溫度不得低于15℃。
移植后用苗病必死+百菌清+好濕展著劑混合液均勻噴施葉面,預防菌核病、枯(黃)萎病等病害發(fā)生;用大功臣青蟲必殺或阿維菌素與氯氰菊酯混配,防治蚜蟲、煙青蟲、紅蜘蛛等害蟲。
①施肥整地 定植前20 d 施足基肥,按每30 m×6 m 標準大棚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1 000 kg,商品有機肥60 kg,N、P、K 高效復合肥20 kg,精細耕整,按1.4 m寬開廂(包溝),每棚分成4 廂,整平后鋪地膜待栽。
②適時定植 翌年1 月中下旬選擇晴天定植,每廂栽兩行,株距45 cm,行距80 cm。定植后,澆定根水,蓋上小拱棚,拱棚上蓋無紡布,早揭晚蓋,高溫悶棚,促發(fā)新根,提早緩苗成活。
①增溫措施 采用大棚+中棚+無紡布+小拱棚+地膜多層覆蓋栽培,前期遇到寒流低溫天氣時,注意防寒保暖。晴天中棚膜及小棚上的覆蓋物(無紡布和草簾)早(8:30)揭晚(16:30)蓋,既通風透光,又增溫保暖。
②整枝抹杈 抹掉門茄以下的所有杈枝及側(cè)芽,也可將門茄的花蕾摘除,保留門茄以上的側(cè)枝,適當?shù)卮蛉ダ先~,促進上部杈枝的生長。
③?;ū9?可選用2,4-D+速克靈粉劑,高效坐果靈,復合型2,4-D 進行噴施?;ū9?。
④肥水管理 整地時施足基肥,結(jié)合澆水667 m2分次追施N、P、K 高效復合肥或茄子專用肥共10~20 kg,還可用磷酸二氫鉀、愛多收及醫(yī)用氨基酸進行葉面噴施。澆水應(yīng)小水勤澆,或結(jié)合追肥采用滴灌,見干見濕,切不可大水漫灌。
⑤著色措施 生產(chǎn)中常因栽培措施不當,紫紅圓茄著色不佳,出現(xiàn)紅、白相間顏色不勻,色澤較暗的情況,嚴重影響紫紅圓茄的商品性。
可采用以下措施綜合預防:a.選擇易著色的優(yōu)良品種;b.選用白色、長壽、無滴、抗老化的大棚膜,有利于著色;c.植株生長中后期分次、分批打去老葉,通風透光,有利于均勻著色;d.噴施茄子靚色靈或0.1%的綠芬威葉面肥,可加快果實膨大速度,增強果實紫紅光澤度。
⑥病蟲害的防治 a.用高效低毒的阿維菌素防治煙青蟲;用吡蟲啉防治蚜蟲;用克螨特或1.8%阿維菌素防治紅蜘蛛。
b.用百菌清、腐霉靈或煙劑有效地預防灰霉病、綿疫病、菌核病等病害。
定植后45 d 左右,當蓋片下茄子上的白色帶變得很窄時,果實膨大速度變慢,此時果實富有彈性,顏色紫紅且光亮,是采收的最佳時期。采收過晚果實變硬,影響商品性及品質(zhì)。
宜選用抗高溫、耐熱性好、耐抽薹、抗病性強的青頭蘿卜品種,如大悟地方品種半頭青蘿卜、黃州青頭蘿卜、四月沙罐蘿卜、鄭研719 等青頭蘿卜。
每667 m2施充分腐熟農(nóng)家肥1 500~2 000 kg,商品有機肥80 kg,N、P、K 高效復合肥40 kg,硼肥1.5 kg,再將2 kg 地蟲必殺均勻拌土撒入田間,微耕機精細耕整,按2 m 寬開廂(包溝),每棚3 廂,廂溝做到“溝溝相通,能灌能排”。
播種時間過早,溫度過高,對蘿卜生長不利;播種時間過遲則沒有價格優(yōu)勢,高產(chǎn)但達不到高效。因此,播期的選擇尤為重要。一般選擇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直播,播后立即灌出苗水。
①揭膜遮陽 夏季除掉雙內(nèi)棚,打開裙膜,在外大棚內(nèi)1.5~1.6 m 高處平鋪4 m 寬的遮陽網(wǎng),晴天9:30 蓋,16:30 揭,能起到很好的遮陽降溫作用。
②定苗蓋膜 幼苗期適時間苗,5~6 片葉時按苗距20~25 cm 定苗,定苗后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蓋膜、蓋土壓實、及時破膜。蓋膜有利于保濕、控草和提高蘿卜商品性。
③肥水管理 短季蘿卜需施足基肥,可以不追肥。整個生育期酌情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
④病蟲害防治 蟲害:幼苗出齊后開始用10%大功臣(吡蟲啉)或10%紅太陽(順式氯氰菊酯)噴霧防治蚜蟲;用5%銳勁特20~30 mL/667 m2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 倍液防治黃曲條跳甲;用40%新農(nóng)寶乳油1 000 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2 000 倍液防蟲菜青蟲和小菜蛾。
病害:用75%的進口百菌清可濕拌粉劑500 倍或53%金雷多米爾600 倍防治霜霉??;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防治軟腐病、黑腐病。
播種后50~55 d 開始分批優(yōu)選能上市的蘿卜采收,8、9 月正值蘿卜上市淡季,經(jīng)濟效益較好。
選擇冬性強、耐寒耐抽薹、綠皮綠肉的品種,例如種都冬青萵筍、種都五號、金棚三號、綠霸等。
播種前需進行低溫催芽。具體方法如下:冷水浸種7~8 h,清水沖洗干凈,取出后室內(nèi)晾干,再放入冰箱5~6℃催芽1~2 d,待70%胚根露白時播種。
本地大棚越冬萵筍最適播期在9 月上旬,苗床寬1.6~1.8 m,播前澆透水,待廂面無明水時,用無污染的細土拌勻種子均勻地撒于廂面,再覆蓋一層薄營養(yǎng)土。
播種后,雨天用薄膜蓋住苗床防暴雨,晴天用遮陽網(wǎng)遮蔭,保持苗床冷涼濕潤,可提高出苗率。出苗后6~7 d 間苗一次,苗距為4~5 cm。定植前7~8 d,揭去遮陽網(wǎng),煉苗,培育壯苗。
萵筍需肥量大,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2 000~3 000 kg,商品有機肥80 kg,N、P、K 高效復合肥50 kg,微耕機精耕細作,使肥料與土壤混勻,按2 m寬(包溝)開廂,每棚3 廂,整平待栽。萵筍苗齡不能過長,一般在25 d 以內(nèi)長出5~6 片真葉即可定植,如秧苗過稀,可延遲至28 d 定植,優(yōu)選健壯苗按行距40 cm、株距35~40 cm 定植,每廂栽4 行。
①及時追肥 萵筍從定植到采收時間較短,特別要重視肥水促進。a.定植前必須施足基肥,定植后輕施苗肥。b.團棵時輕澆腐熟的人糞尿水,以加速葉片的發(fā)生和葉面積擴大。 c.莖基部開始膨大時,追施速效氮肥和鉀肥,一般667 m2施尿素25 kg,硫酸鉀10~15 kg,促進莖部肥大。
②溫度調(diào)控 為確保萵筍在春節(jié)前后上市,10月上旬移栽成活后,及時鋪蓋地膜,10 月下旬蓋外層大棚膜及裙膜,11 月下旬蓋雙層內(nèi)棚膜,早揭晚蓋,保持白天溫度18~25℃,夜間溫度10~15℃。氣溫在0℃以下時,傍晚應(yīng)在中膜上蓋無紡布,同時用草簾圍在大棚內(nèi)圍四周,既增溫又降濕。
萵筍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嚴重時直接影響產(chǎn)量,防治方法主要有通風和排濕,降低空氣濕度和土壤水分。萵筍成株后一般不澆水,陰濕天一般不施肥。在苗期和定植后用0.5%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600 倍液噴施預防,隔7~10 d 噴施一次,共2~3 次。
當萵筍肉質(zhì)莖充分膨大,頂端小葉與植株最高葉片的葉尖齊平時產(chǎn)量最高,此時品質(zhì)最佳,即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