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
【摘 要】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已深入人心。教育專家的課精彩互動,教學藝術高超。他們在課堂中善于引導,恰當評價;個性的交流,睿智的對話;巧妙地疏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法指導,真正“授人以漁”。最終讓學生在數(shù)學思考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快樂,實現(xiàn)“愉快教學”。
【關鍵詞】引導;評價;交流;主體地位;學法指導
小學數(shù)學課改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十幾年,新課改提倡的種種新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名師們的精彩課堂成了一線教師追隨的標桿。2010年10月16日,我和本校的五位數(shù)學老師懷著激動的心情遠赴廈門,觀摩了教育專家吳正憲、許淑一等名師的示范課,并聆聽了他們精彩的講座。特別是吳正憲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無不讓人由衷地贊嘆,讓我受益頗豐。吳正憲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是用數(shù)學的真諦來撥亮孩子們的心靈,更是用自己的愛心來感染孩子。她的課,知情交融,師生互動,充滿了童趣、樂趣。四十分鐘的數(shù)學課,像磁石一般吸引著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把時空有限的課堂變?yōu)槿巳藚⑴c、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我細細品位她的課,有四點值得我們?nèi)W習和借鑒。
一、善于引導,恰當評價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笨梢龑Ъ夹g的好壞對于一節(jié)課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吳正憲就很善于引導,能有效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成就課堂的精彩。在吳老師的《解決問題》一課中,當她出示小猴摘桃的情境圖時,問學生看到了什么?有位學生回答看到了猴子,還有位學生回答看到了桃子。當兩個同學沒能說出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時,她不是由著學生漫無目的,不著邊際地說下去,而是立刻改變問題的問法:“孩子們,睜開你數(shù)學的眼睛看看,還看到了什么?”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便睜開了“數(shù)學的眼睛”順利地說出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弟弟采了4個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個桃子。這時,吳老師馬上評價:“你不僅看到了桃和猴,還發(fā)現(xiàn)了重要的數(shù)學信息,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世界。你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吳老師在她的講座中也提到,教師的恰當評價很重要,你怎么評,學生就怎么走,你的評價反映了你的教育價值判斷。
二、個性的交流,睿智的對話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數(shù)學課堂是活動的課堂,更是師生交往,交流互動的課堂?!痹凇督鉀Q問題》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剛開始還不會質(zhì)疑提問的時候,吳老師反復提醒學生:“你問問他,為什么……”反復問幾次以后,學生就慢慢學會了提問。如:當課進行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時,出示題目:弟弟采了4個桃,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個,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多少個桃?”學生甲只列一個式子:4+7=11(個)。吳老師說:“會問話的站起來?!睂W生乙就問:“你的7怎么來的?”學生甲說:“我心里想的?!眳抢蠋熞补室獯钋唬骸皩Π。倚睦锵胫趺床恍邪。俊睂W生乙接著質(zhì)疑:“你沒寫出來,人家怎么知道?”吳老師抓住契機說:“這個問題問得好,數(shù)學是一種重要的語言,我們要讓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黑眼睛、藍眼睛的人都看得懂,數(shù)學是全人類交流的工具?!焙唵蔚膶υ挘瑢W生學會了數(shù)學學習也要守規(guī)則。整節(jié)課吳老師除了引導學生學習質(zhì)疑以外,沒做任何的講解,但學生學的似乎比老師講解更明白。在吳老師引領下,課堂上展現(xiàn)出學生個性的對話,成就了課堂“生成”的精彩。
三、巧妙疏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痹诮虒W過程中,吳正憲老師非常尊重每一位學生,她從不輕易否定孩子們的選擇和判斷,也不強迫他們?nèi)フJ同,始終讓學生站在學習主人的位置上。她在講例題“弟弟采了4個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個,他倆一共采了多少個?”有一個學生自始自終堅持他的列式:3+4=7(個)。他倆一共采了7個。面對這樣一根筋的學生,吳老師此時此刻并沒有放棄反而表揚他“不錯,你能堅持自己的觀點,我欣賞你。”這句評價語是在這個學生出現(xiàn)“一根筋”的時候說的。更可貴的是,吳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真心的,沒有一丁點兒諷刺的意思,聽起來很受用。接著她向等于11的學生主動向他提問:“我問你,第第采了幾個?”“一根筋”說:“3個?!毕虻扔?1的學生又問:“哥哥采了幾個?”他說:“3加4等于7個?!痹俳又鴨枺骸澳且还膊闪藥讉€呢?”他大聲地回答:“7個?!比珗鰮u頭,這下該怎么辦?真是“一根筋”呀!我們?yōu)閰抢蠋熌罅艘话押?,只見吳老師慈愛地笑著說,“你還7呢?”接著鼓勵他在黑板的右上角畫圖,吳老師先畫弟弟采的4個,問他:“哥哥畫幾個?”她抱起這孩子,鼓勵他畫畫看,“一根筋”先給哥哥畫了4個,吳老師追問到:“還要畫幾個?”他又畫了3個。吳老師慈愛地問:“你給哥哥畫了幾個?”他說“7個?!薄艾F(xiàn)在你能算出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幾個?”這孩子說:“11個。7個表示哥哥采的,現(xiàn)在一看就知道他倆一共采的是4加7等于11個。”吳老師幽默地問他:“你還7不7了?”“一根筋”笑了,心服口服地說:“不7了?!比珗鲱D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吳老師巧妙的疏導,終于引導孩子學會用畫圖的方式理解并會解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在接下來的練習中,“一根筋”踴躍舉手發(fā)言。我親眼目睹一個理解力很差的孩子在她的引導下深刻理解了新知識,她真不愧是教育的藝術家?。∷媚钦嬲\的愛心感染孩子們,貼近孩子們的心。她以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把學生推到自主學習的舞臺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我想,她那慈愛的一笑和循循善誘的啟發(fā),那親切的一抱對“一根筋”的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對全班的孩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因為在總結(jié)收獲時,孩子們總說他們今天學得特別快樂,以前做應用題時,只是隨便算一算,或者老師告訴他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今天的學習讓他們知道了原來學習數(shù)學是那么簡單,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畫圖,就解決了。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真正“授人以漁”
俗話說:“給學生一條魚,還不如教會他捕魚的本領。”吳正憲老師就是這樣實踐她的教學課堂的。在課即將結(jié)束之時,吳老師引導學生回憶這堂課經(jīng)歷了一個怎樣的學習過程:第一步:統(tǒng)觀全局,了解情境中的情況;第二步:做出解題計劃;第三步:實施計劃,畫圖操作;第四步:回頭看。這四個步驟就是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完成了對學習方法的整理內(nèi)化過程,使得學生不但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學習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總之,吳正憲老師讓學生吃“好吃”又有“營養(yǎng)”的數(shù)學。一節(jié)好的數(shù)學課就是要像專家的課那樣教師要善于引導,精于評價,時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多傾聽學生的聲音,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置疑,師生交流,生生互動,有效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成就課堂的精彩。讓學生在數(shù)學思考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快樂,最終實現(xiàn)“愉快教學”。
【參考文獻】
[1]《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
[2]賁有林.《小學教學參考》.中“名師網(wǎng)站”2005.2
[3]北京師范大學《吳正憲與小學數(shù)學》.2007.3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