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彥河北省高邑縣職工子弟學校
談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
王會彥
河北省高邑縣職工子弟學校
作文在語文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水平。然而,有些學生由于語文基礎較差,寫作的潛力發(fā)揮不出來,也有的不善于把思想和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對作文產生了畏懼感。特別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孩子盡管語文的基礎能力或者說水平還可以,在寫作時也是無從下筆。面對這些情況,平時陳舊的作文教學對他們又提不起興趣。
那么,如何做才能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呢?這里,結合我近年來在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來談一談我的一些做法與體會。
作文,就好比修一座房子,要用磚、水泥等材料,這些材料需要平常去積累?!吧钍菍懽鞯脑慈??!币雽懞米魑模捅仨毶钊肷?,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教師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提高觀察興趣,訓練觀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學會用語言總結自己的觀察、探索的內容。學會在自然界中觀察動物,觀察大自然,在課上觀察科學實驗,生活中有意識地觀察熟悉的、喜愛的事物,如書包、玩具、文具盒等靜物。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由遠及近,從上到下等,并動腦分析、比較,然后記下來,作為寫作材料。
我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非常重視觀察,重視寫真實內容。因此,每個星期的作文課,我都利用一定的時間帶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寫作,有時在校園里觀察校園植物,觀察竹子、樹木、花草,有時在周末時間到野外參觀,進行野外寫作,領略秀美的自然風光。經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積累豐富的題材,寫出真實內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在教學中,碰到不少學生平時很少看課外書,特別是語文課外閱讀方面的書籍,有的甚至除了課本以外,沒有一本課外閱讀材料,很少讀書看報,寫作知識貧乏,甚至連句子都寫不通順,寫作文時想一句寫一句,感到無話可說,無物可寫,或者剛開了頭敷衍了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對作文望而生畏,為了能改變學生害怕作文的現(xiàn)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平時要多進行閱讀,多積累寫作素材?!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是寫作的基礎。
我在平時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以至熟讀成頌。通過閱讀課文或別的優(yōu)秀文章,讓學生學習理解內容,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達意的方法。通過閱讀,要使學生懂得怎樣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譴詞造句。讀文章時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仔細認真,勤思多想的習慣,最好的方法是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對照閱讀:文章拿到手,自己先想一想:這種題目是什么體裁的文章?中心詞是什么?有什么限制?讓我寫應從何入手?讀文章的過程中,想作者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讀完后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與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異等等。通過琢磨咀嚼,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一開始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易于動筆,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這實際上就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不受文體束縛。學生普遍怕作文,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給他們充分發(fā)揮的空間,寫他們自己最拿手的文體:日記、書信、童話、寓言、散文、小說、應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學生的真話、實話、心里話,老師都應該肯定和鼓勵,哪怕在老師看來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貴的。因為不受文體限制,學生就有話可寫,易于動筆,從而消除了寫作的畏難情緒。
引導學生善于續(xù)寫、擴寫或補寫。有的課文結尾意猶未盡,耐人尋味。教學時,我常引導學生對重點情節(jié)為續(xù)寫的起點,聯(lián)系課文或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順著課后的思路,進行續(xù)寫故事的結尾。有的文章由于一定的原因,省略了有關的情節(jié),或在過渡環(huán)節(jié)上,對人物情節(jié)寫的十分簡練。遇到這樣的文章,我指導學生想象,補寫一段相關的情節(jié),進行擴寫練習。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興趣濃,樂意寫。同時注意假寫,假寫是直接結合課文內容,提出假設,再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寫一篇或一段話。通過實踐研究,利用課文進行想象做訓練,一舉多得,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了寫作內容,滲透了品德教育,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還提高了學生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寫作能力。
讀書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可以升華人格的魅力,產生一種深廣的道德境界。
師生共讀,可以給學生一種榜樣的力量,用教師閱讀的興趣去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走進書海之中,感悟語言及生活。師生共讀一本書,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師生擁有更多更廣的共同語言;師生共讀,可以使教師變得更為充實與睿智,會讓學生不斷成就美好品格,教師與學生共同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師生共寫,同享成長快樂。教師和學生應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學習生活,在寫隨筆(日記)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反思自己,促進超越自我。當然寫只是形式,以寫帶動的卻是閱讀,是思考,是實踐。閱讀滋養(yǎng)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只有師生共寫隨筆,才能共同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營造豐富的人生,同享成長的快樂。
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手段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指導學生習作,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寫作,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