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勇
夢想有虛幻與科學之分。虛幻的夢想可能是善的、美的,但由于缺乏求真屬性為依托,只能陷于空想;科學的夢想既展示著真、傳遞著善,又散發(fā)著美,是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體??茖W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告別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特質,正是由于其綜合了革命性之真、人民性之善、真理性之美的屬性。世界各民族都有著向往真、趨于善、追求美的夢想。習近平指出,“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xiàn)。……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fā)展煥發(fā)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保?]其中,就包含著中國夢展現(xiàn)趨美氣派的歷史邏輯,進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實踐方向。
當前,十三億中華兒女最偉大的夢想便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中,“復興”一詞便蘊含著濃郁的歷史氣息。既然是“復興”,便意味著在飽受欺凌、侮辱的近代中國之前,中華民族有著驕傲的、興盛輝煌的歷史時期。其實,翻開世界經濟千年史,我們可以看到,從19 世紀向前看,中國歷代王朝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水平及其政治影響力都是任何一個亞洲或歐洲國家不可比擬的。就文明的發(fā)展程度而言,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各民族;中華文化典籍汗牛充棟,其影響波及四鄰,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圈;歷代王朝代代相襲,形成了中國古代社會良好的教育模式和人才選拔機制,使中國社會的內聚力不斷增強,也使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不曾中斷。13 世紀后半葉,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在元朝任職并居留中國達17 年之久?;氐揭獯罄螅瓿闪恕恶R可·波羅游記》一書?!恶R可·波羅游記》是第一部向西方人展示中華器物文明和道統(tǒng)文明的著作。在書中,馬可·波羅不吝溢美之詞,高度贊揚了中國的地大物博和禮儀昌明,從而激發(fā)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向往和崇敬。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蘊含著潛在的歷史邏輯——對歷史榮耀的崇敬、向往和回歸。走向民族復興的征程,也正是一次向歷史榮耀致敬的回歸之旅。中國夢所彰顯的中國氣派中,必然蘊含著中華民族對歷史榮耀的崇敬之美和回歸之美。
共筑中國夢,彰顯中國氣派,讓歷史榮耀走向現(xiàn)實回歸的必要途徑,就是要在價值倡導和觀念培育雙重路徑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的價值追求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作為導向,倡導全體社會成員以此為核心價值追求,實現(xiàn)每個人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理想,同時也把個人發(fā)展同國家、民族命運連接在一起。從傳統(tǒng)價值觀的視角來考察,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不僅包含了傳統(tǒng)倫理價值當中關于“修身為本”的要求,也為當代人的自身發(fā)展和人際和諧的構建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在社會整體價值引導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引導整個社會趨向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我們社會整體進步的過程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缺失或者欠缺,不僅會損害我們追求社會全面進步的成果,而且也與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背道而馳。從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念的視角來看,社會層面的價值導向自然而然包含著傳統(tǒng)價值觀念當中關于“齊家”的要求。因為在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念系統(tǒng)當中,只有個人在修身之外,有余力者可向外彰顯,即將自己的才能、品德、良性行為貢獻于社會,讓社會中的他人來感受個體品德修養(yǎng)的成就,從而造就一個其樂融融的社會場景。在當前意義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便是造就這種其樂融融的現(xiàn)代社會場景的必要價值要求。國家方面的價值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設定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如果從傳統(tǒng)倫理價值的視角來看,實現(xiàn)了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也就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天下大治”。以修身為起點,到天下平為終點,傳統(tǒng)價值觀念系統(tǒng)當中的層級分布同樣以現(xiàn)代的方式映射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和培育當中。可見,中國夢的實現(xiàn)旅程,自然而然地蘊含著中華民族在前行路程中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精華的追尋和回歸。這同樣也是對于歷史榮耀的崇敬和追索。
在歷史榮耀的啟迪之下,走向現(xiàn)實回歸之路的中國夢愈發(fā)顯得美妙和讓人充滿期待。2008 年之后,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經濟特別是外向型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近年來,中國經濟發(fā)展開始平穩(wěn)減速,進入了新常態(tài)狀態(tài)。在此情形下,我們積極謀求產業(y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中國經濟發(fā)展依然保持著令世界其他經濟體羨慕的中高速增長速度。而且,由于中國已經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總量很大的基礎上,保持中高速平穩(wěn)增長,其增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艾F(xiàn)在許多國內外學者和國際機構的研究認為,中國經濟很有可能繼續(xù)保持快速增長,到2030 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其他不同文化體系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也將充滿活力,共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二十一世紀將會是全球經濟多極增長的世紀。”[2]
歷史榮耀彰顯出來的中國氣派是美的;中國夢帶給我們的向往和期待是美的。但是,我們愈發(fā)需要明確的是,歷史之美是由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出來的;未來之美也需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匯聚無比強大的現(xiàn)實力量才能造就。與此同時,也需要我們帶著審慎的態(tài)度來迎接未來的風險和挑戰(zhàn)。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風險。改革相當于是一場革命。在此過程中,既有的利益格局的變動勢必帶來一定程度的動蕩和不安定,如果這種動蕩和不安定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同樣會損害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這就需要我們精心設計、周密安排,將全面深化改革的風險降到最低,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之路。二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當中要面對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只有我們黨有決心向自身軀體的腐敗部分開刀,才有能力帶領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只有相信群眾,相信團結的力量,相信智慧的合力,擺脫封建帝王式的集權、特權和專制思維,才有能力和信心擺脫黨的建設當中的“四種危險”。彰顯中國氣派之美的中國夢必將在實踐中凝聚中國力量,集聚中國精神,在堅定地行進在中國道路上圓夢。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斗中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意味著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shù),意味著中華民族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的真誠意愿?!保?]夢想從來都是美好的,中國夢匯集著億萬中華兒女的熱切期盼和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所向,寄托著整個中華民族對自身歷史榮耀的崇敬和回歸,因而散發(fā)著歷史榮耀與現(xiàn)實回歸和諧統(tǒng)一之美。
[1]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3-3-28(3)
[2]林毅夫.中國經濟發(fā)展和文化復興[N].光明日報,2011-11-14(15)
[3]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N].人民日報,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