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納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傳統(tǒng)的英語語篇理論認為,英語段落的構建是直線型展開的,它通常是“主旨句+擴展句+結論”的模式。這種模式也因此成為段落連貫的基礎,體現(xiàn)了英語族人的思維走向,現(xiàn)在仍然應用廣泛;但是,人們對它們的描述似顯粗略,不能完全說明現(xiàn)代英語語段結構的實際情況。我們經??吹剑⒄Z論述性和說明性段落具有不同層次的概括性,而正是這些不同層次的概括性使段落形成流動感,產生連貫性。Coe 的語段分析法對我們進行英語語篇閱讀和寫作教學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值得借鑒。
20 世紀60 年代,美國學者Kellogg W.Hunt 提出“最小可終止單位”(minimal terminal unit,簡稱Tunit),目的是衡量在語法上被認為是句子的最小詞語組合,并不考慮這個詞語組合是如何標點的。Tunit 最初被用來衡量英語族人的寫作水平。其長度可作為衡量句子復雜性的指標。自Hunt 之后,不少學者對T-unit 進行了研究,其中以Coe 對T-unit 的研究最為深入。Coe 拓展了“主旨句+輔助句+結論”的語段模式,增加了上下義概括性層次。
Coe 語段分析法對語段中所有句子間的并列、從屬和上下義三種層次的概括性做了可視的描述,對語段中句子群之間的邏輯和語義的聯(lián)系做了有效的分析。Coe 分析法首先將語段劃分為可終止單位,并按順序編號。根據可終止單位與語段主命題和其他可終止單位的關系,確定每一個可終止單位與語段中其他句子是并列、從屬還是上下關系??山K止單位自左向右的編號表示順序;概括性層次通過編號位置的高低表示,同一個概括性層次可包含若干可終止單位。橫向線條上的編號表示可終止單位間有邏輯關系或修飾關系;縱向線條上的編號表示可終止單位的概括性層次的高低關系。
語段可以理解為在語義上有邏輯關系、在結構上銜接連貫的句子組合,以一定的語法手段為組合標志。也可以定義為幾個在意義和結構上有密切聯(lián)系的各自獨立的句子組成的語言交際單位,即由前后連貫共同表達一個中心意思的幾個句子組成。廣義的語段指任何語篇交際單位,它可以是詞、詞組、短語、句子、一組句子、段落,是介于句子與語篇之間的中間層次。我們這里所說的語段是指連續(xù)的、有邏輯關系的句子組合體。
語段的作用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語段中句子間的語義關系有因果、并列、遞進、轉折、解說、承接等。語段間的毗鄰關系構成言語結構的相關度。如:在下文語段中,發(fā)話人與受語人的話語表現(xiàn)出不同的關系。
(1)A:Jenifer is bright.B:I agree with you.(陳述,認同)
(2)A:Is his mother a teacher?B:Yes,she is.(提問,回答)
(3)A:Why didn't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B:I did finish it.(埋怨,申訴)
(4)A:Let's meet at the station.B:OK.(提議,贊同)
(5)A:Good afternoon.B:Good afternoon.(問候,問候)
(6)A:Can I leave now?B:No problem.(提議,同意)
(7)A:See you on Monday.B:See you.(告別,告別)
(8)A.Here is a letter for you.B.Thank you.(幫助,感謝)
Coe 語段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對構成語段的句子進行可終止單元切分。每個可終止單元應是一個完整的表述,代表一個命題的句子。語段中,除了起統(tǒng)領作用的句子外,可終止單元之間可以呈現(xiàn)三種關系:并列關系、從屬關系或上下義關系。經過編號的可終止單元按照先后順序用橫向或縱向串聯(lián),并且自左向右平移、下移。位于橫線條上的可終止單元表示它們有某種邏輯關系(并列或從屬),位于縱線條上的可終止單元表示概括層次的高低(上下義關系)。最終形成一個該語段的可終止單元的圖解。語義上連貫的語段的可終止單元的圖解是完整的。語義上不連貫的語段的圖解會有缺陷。換言之,若編號與線條出現(xiàn)缺口,就說明該語段不完整或不連貫。
以下文為例說明Coe 語段分析法的運用。
①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rapidly developing in a world where we live.②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requires all the scientists to exchange their ideas and thoughts frequently.③However,the scientis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usually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④So they need a common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each other.⑤On the contrary,we want to know what other people's experiences and what they are doing,and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to improve our work.⑥However,there are countless languages in the world;we can't learn all of them.⑦Fortunately,English is such a language commonly used by people the world over.⑧In addition,most of the scientists can speak English and write in English,mo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eetings use English as working language,and most of the key academic journals are printed in English.⑨If scientists master English,they can exchang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difficulty.⑩Therefore,we can say if we want to study science we must learn English well.
該語段平面示意圖如下:
根據Coe 的語段分析法,語段①~④用以說明情況,并提出第一個問題;語段⑤提出了第二個問題;語段⑥提出第三個問題;語段⑦是統(tǒng)領除⑤和⑥之外的帶有概括性的命題。由于該語篇起始時沒有明顯的對其后的語段起概括統(tǒng)領作用的主命題句,因此造成了三個概括性層次之間缺乏連貫性,使得語段⑤和⑥與其他語段出現(xiàn)缺口。語段⑧⑨和⑩為概括性語段⑦提供輔助說明。通過Coe 的語段分析法分析結果顯示:這個語篇的結構缺乏連貫性。如果剔除⑤和⑥,該語篇則具有連貫性了。
Coe 語段分析法可以對語篇的結構進行定義性描述和分析。在語篇分析時,可以利用該方法呈現(xiàn)語篇的結構紋理,對語篇連貫性做出有說服力的解釋;因此,該方法對語篇建構和語篇分析可提供一個視角,對英語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有很大幫助。
[1]Coe,Richard M.Towards a Grammar of Passages [M].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P,1988.
[2]劉春艷.科氏語段模式分析法在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