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霞
低年級寫話是中高年級寫作的重要基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寫話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但事實上,學生的寫話態(tài)度、寫話習慣和寫話能力等存在明顯差異:部分孩子害怕寫話,句子不通順,標點不會用,更談不上寫真情實感了。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我認為,只有著眼學生多元發(fā)展的需求,通過情境化、生活化、實效性、個性化的方式,才能逐步探索出快樂寫話教學之路。
一、著眼學生多元發(fā)展需求,樂在“情境化”
“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蓖ㄟ^創(chuàng)設與寫話主題相應的系列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提高學生寫話能力。如中秋節(jié)那天,我先請班上的“故事大王”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再誦讀與月亮有關的詩歌,接著圍繞感興趣的話題——“吃月餅”進行熱烈的交流。最后老師根據學生需求提供了主題鏈接,促使學生進行對話和寫話練習。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本脑O計的節(jié)日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學生筆尖流淌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句話都是那樣鮮活有趣。
二、著眼學生多元發(fā)展需求,樂在“生活化”
1.寫話內容從生活中來
學生的生活中處處蘊含著寫話的素材,四季交替、風霜雪雨……如金秋十月,我們鼓勵孩子去大自然感受秋葉的變化,收集五彩的落葉,制成創(chuàng)意葉貼畫。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了,寫話也就水到渠成了。
2.寫出各自不同的生活
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他們的經歷感受也不同。命題寫話過多,有時會限制學生的表達,我們嘗試自由寫話,想些什么就寫什么,寫自己最想寫的。沒有了話題的束縛,學生就會自發(fā)地去生活中尋找和表達,身邊的花鳥魚蟲、自己的喜怒哀樂,稚嫩純真的筆觸總會讓人深受感染。
三、著眼學生多元發(fā)展需求,樂在“實效性”
1.積累指導重實效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笔紫纫笇W生學會積累詞語。學生“變身”為勤勞的小蜜蜂,在浩瀚的書海中自由采擷自己喜歡的花粉——詞語,如表示顏色的詞、表示心情的詞等。課堂上的小組交流和評比,日積月累下去,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積累習慣,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其次要指導學生使用標點?!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能“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標點符號是很抽象的概念。我們可以變換教學形式:標點王國里的小精靈邀請同學們去游玩,認識的新朋友“卡通標點”進行自我介紹,讓學生記住新朋友的名稱和用法,并通過標點游戲大闖關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標點的基本用法。
2.方法指導重實效
低年級寫話一般包括看圖寫話、想象寫話、續(xù)編故事、寫春天、寫喜歡的水果(動物)等等。這些類型的寫話的指導方法應由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和感悟。比如,我是這樣指導看圖寫話《可愛的動物》的,讓學生品讀范文,討論作者寫了動物的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為什么這樣寫?你最喜歡哪一句?通過討論感悟動物的一般方法,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寫動物外形,再寫它的本領或小故事等等。這樣寫話時學會努力做到言之有序,前后連貫,表達生動。
四、著眼學生多元發(fā)展需求,樂在“個性化”
對于害怕寫話或是寫話能力較弱的學生,我們可以降低要求幫助他們領悟到寫話就是寫身邊的事,寫自己想說的話。具備認真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思想、個性化的語言都值得肯定。第一步:自己朗讀修改,目標是句子正確通順;第二步:同伴(老師或家長)評價,提出修改意見,目標是句子更加生動。第三步:博客展示,大家學習評議。個性化的欣賞感悟、嘗試模仿、靈活評價、自由表達、展示評議,在這種更為開放自由的寫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寫話能力也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