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躍 王敏玉 楊潔 彭德忠 廖品東 趙征宇 劉元華
【摘要】制定“以學生為主體,相同手法標準化、特色手法多樣化、教學模式標準化”的“三化一體”教學模式。通過對比同一教師、同一層次班級模式制定前后兩學年的推拿學手法操作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驗證,從而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三化一體 教學改革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YB20100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230-01
目前,全國高等中醫(yī)院校由于地域的不同推拿手法均有不同,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均有各自地區(qū)的不同推拿手法和實驗教學方法。甚至同一所學校推拿教研室的老師的推拿手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就造成同校、同專業(yè),甚至是同班不同組的學生所學的手法和接受的教學模式都不及相同。以至于在臨床中和就業(yè)過程中手法五花八門或不被認可,甚至造成推拿在科研上的一大瓶頸:操作方法的標準化問題。所以,從“以學生為主體,相同手法標準化、特色手法多樣化、教學模式標準化”的“三化一體”教學模式入手,規(guī)范推拿手法,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1.研究方法
1.1模式制定
“三化一體”教學模式是指:①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在推拿手法實驗可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提問;②相同手法的標準化:相同手法要以全國公認的標準進行統(tǒng)一,然后再教給學生,避免不同老師同一手法的差異;③特色手法多樣化:避免在標準化的前提下造成手法單一和僵化,充分發(fā)揮不同老師的特色手法,激發(fā)同學創(chuàng)新手法;④教學模式的標準化:制定推拿手法不同手法教學時理論講授時間、學生的練習時間、特色手法演示及答疑時間的標準化流程,提高教學質量,避免教學差異,使學生對各類手法都能掌握相同的知識量。最后以光盤形式形成方案(推拿手法大全)。
1.2實驗對象
分別以教研室五位老師所上同一專業(yè)層次新模式制定前后兩學年的推拿學手法操作考試成績作為研究對象,如針灸推拿2008級于2010年秋季學期學習推拿手法,針灸推拿2009級于2011年秋季學期按新模式學習推拿手法,為同一老師教學,五位老師以此類推。
A組(新模式制定前):五個班級推拿學手法操作考試成績(每個老師一個)。
B組(新模式制定后):與A組相同專業(yè)的下一年級、下一學年推拿學手法操作考試成績(分別由同一老師教學)。
1.3一指禪推法“三化一體”教學舉例
1.3.1以學生為主體
提前布置預習任務,對手法進行自學自練,在上課時理論講解前進行提問自學不能理解的內容,大家進行思考和討論。
1.3.2手法標準化
一指禪推法是一指禪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此手法流派傳人目前多于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因此以本教研室曾在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進修學習的老師為主要標準,參考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參與主編的手法教材,制定一指禪推拿的標準化操作方法如下:用拇指指端或螺紋面著力,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通過前臂的主動擺動,帶動拇指運動,使產生的功力持續(xù)不斷地作用于人體受術部位。
1.3.3特色多樣化
在一指禪推拿熟練的基礎上,進修一指禪偏峰推、纏推、靠推、跪推等多樣化一指禪操作方法,可應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療,亦有著廣泛的臨床適應癥,激發(fā)學生對手法的創(chuàng)新應用。
1.3.4教學模式標準化
①課前預習、自學自練
②上課理論講解前提問討論
③理論講授手法操作要領和標準化的依據
④手法標準化演示及練習
⑤手法多樣化拓展練習
⑥總結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軟件對兩組(各五個班級的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研究結果
3.小結
所謂標準化[1],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發(fā)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tǒng)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戰(zhàn)略方針的調整和用人單位對高等學校畢業(yè)生臨床動手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從本科教育開始加強推拿手法實驗教學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保證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質量,在高等中醫(yī)院校的推拿手法實驗教學過程中采用“三化一體”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崔艷,郭興杰,李發(fā)美.標準化教學在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08,24(4):44-48.
作者簡介:
馮躍(1984-),男,博士研究生,講師,從事針灸推拿治療疾病的機理研究。